滿腹憂愁不見愁——品味宋之問的鄉愁

題大庾嶺北驛

唐 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此詩是宋之問被貶欽州,途徑大庾嶺所寫。大庾嶺梅花眾多,又稱梅嶺,古人認為梅嶺是南北氣候分界線,十月時,北雁南飛,至此不再向南。故稱“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陰月,農曆十月。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我的行程尚遠,沒有到停止的時候,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大雁到了此嶺即可北返,而我卻沒有歸期,思鄉、憂愁融入其中。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是名句,寫眼前景,以“江靜”反襯內心的不寧靜,以“林間瘴氣”類比內氣的怨氣,此句對仗工整,場面恢弘又跌宕開合,巧妙以反襯寫景寫出內心的情懷。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直接抒情。寫出被貶,思鄉之情,此處引用典故,南朝梁人陸凱有這樣的詩“新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何所有,聊贈一枝春。”詩人借典抒懷: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此詩情致哀婉綿長,全詩充滿一個“愁”字,卻未見一個“愁”字,對比、類比、寫景、抒情,將濃情融於詩句之中。真可謂“雖近景者,絕去形容,略加點綴”“罷言情者,吞吐深淺,欲露還藏”(陸時雍《詩鏡總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