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古代將軍一旦造反,底層將領和士兵也會跟著造反?

瞭解一些歷史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在封建時代將軍一造反手下士兵也會跟著造反,有的情況下就算是明明知道造反沒有多大的勝算但是底層士兵還是會選擇跟著將軍一起造反,有人說是因為將軍手裡有虎符,誰有虎符士兵就聽誰的,但是這個說法明顯是不靠譜的,虎符只是一些高級將領能看到,底層士兵基本上是沒有機會見到虎符的,將軍總不能在出徵前先讓手下的幾萬士兵,甚至是幾十萬士兵先每人看看虎符是不是真的,這個是不現實的。在加上如果只有虎符才能調動士兵的話,那功高蓋主又何必殺之,奪取虎符不就行了,那麼為什麼將軍一但造反手下士兵也會跟著造反?

為何古代將軍一旦造反,底層將領和士兵也會跟著造反?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從古代軍隊的組成來分析,古代軍制主要有府兵制,募兵制,世兵制幾種,府兵制是北魏時期由宇文泰建立,一直沿用到隋唐時期,府兵制的士兵平時是農民,戰時則是士兵負責征戰,府兵制的士兵都是將軍的私兵,士兵是要跟著將軍姓的,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血緣紐帶和地緣紐帶,也就是說一隻軍隊的組成大都是由血緣關係,或者是同一地區的人,這樣士兵互相之間信度非常高,戰鬥力也會提升,在加上士兵是要跟隨將軍姓的,府兵制對後來的歷史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後來歷史有上岳家軍,戚家軍,等等這些軍隊都是以將領的姓氏來命名的,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已經變得私人化了。

為何古代將軍一旦造反,底層將領和士兵也會跟著造反?

募兵制起源於春秋時代據說魏武卒就是採用募兵制組成的軍隊,招募士兵是有一定條件的選取條件的,但是士兵開始有固定的薪水了,漢武帝時期就採用了募兵制和徵兵制相結合,宋朝時期直接大規模的採用了募兵制,這種情況下將軍一般都會將自己的親屬安排在軍隊的重要位置,還會收很多的義子,重用同鄉,同樣中下層將領也會進行這樣的安排,這樣會形成一個信任紐帶,朝廷給士兵的薪水是由將軍下發的,對於士兵來說誰給薪水就聽誰的,而且士兵有了薪水往往是帶著家眷居住在軍營,同時等於士兵的家眷就被將軍軟禁了。

為何古代將軍一旦造反,底層將領和士兵也會跟著造反?

世兵制創立於三國時期,盛行於西晉,明清時期也有世兵制的存在,世兵制就是將士兵全家的戶口從普通百姓裡遷出來,這些士兵的子孫後代都得參軍,兄終弟及,父死子承,士兵的家屬也統一集中居住在同一個地方,而且不能和平民通婚,只能士兵的家屬互相通婚,這種情況下幾代人下來一隻軍隊裡的士兵都成了兄弟朋友了,在加上互相通婚什麼的,也就是所謂的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這種由宗族關係組織起來的軍隊無疑信任度是非常高的,這樣下來士兵和將軍就不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了,都是朋友親戚什麼的。

為何古代將軍一旦造反,底層將領和士兵也會跟著造反?

通過這幾種分析之後會發現古代的軍隊組成用血緣關係和地緣關係做為信任紐帶的,這種情況下將軍和士兵都是親戚朋友,同鄉什麼的,在加上戰場上構建的情義,只要將軍一造反士兵也就會跟著造反。(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