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哈德利:轉變對華戰略是美國政府戰略轉變一部分

專家檔案: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 美國和平研究所所長。曾任小布什政府時期國家安全顧問(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防部部長助理。耶魯大學法學博士。

一年多前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後會經歷政策反覆、人員來去、戰略轉變等都是不難預測到的;如今,特朗普政府的在多方面的過渡逐漸完成,到具體的政策出臺、有效實施,可能要到他執政的第3年才看得到效果。而對中國的戰略轉變正是美國政府一系列戰略轉變其中的一個。近年來全球化歷程中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美國政府的戰略轉變歸根到底從此而來;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解決的,並不會因為有人說一聲“你們要去適應全球化趨勢”而不存在。

斯蒂芬·哈德利:转变对华战略是美国政府战略转变一部分

斯蒂芬·哈德利。(徐一凡攝)

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已經有18個月;他上任初期,人們非常擔憂這個非典型的總統、這屆政府會對美國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但其實人們應該給特朗普政府時間。18個月以來,特朗普政府經歷了政策反覆、人員來去、戰略轉變等,這些“動盪”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現在,特朗普政府在多個領域的過渡都逐漸完成,具體政策也開始陸續出臺、實施,而真正的效果可能要到他執政的第3年才能看出來。並不是特朗普執政才給美國社會乃至國際體系帶來問題,而是這些問題本來就存在。一兩年前,能被人聽到的聲音都在說全球化發展一切順利、代表社會進步的方向等等,但實際上美國有許多人認為自己是全球化的受害者,被“拋棄”了。他們也正是特朗普選票的主要來源;這些問題的切實存在推動了特朗普的當選。因此特朗普政府進行比較大的轉向也不令人意外。特朗普政府只是給本來就需要進行的修正設起了一個工作臺。

美國的對華戰略轉變,也正是特朗普政府戰略轉變的一部分。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問題加劇,地緣競爭迴歸——中國確實給美國帶來了挑戰的前提下,美國改變對華戰略是必要的,貿易戰的爆發是其中一項。當然,解決中國的挑戰更應該採取智慧的辦法,而不是“笨辦法”;現在正在升級當中的貿易戰會給美中雙方都帶來巨大損失。

曾經中國一直在向市場經濟的方向發展,但是近年來改革有停滯的跡象,在世貿組織(WTO)當中也是個不透明的經濟體。中國的理由是,自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美國是不同的經濟系統為理由。不過,最近中國開放步伐有所加快,主管經濟的官員劉鶴也表現出希望更多的改革。

從更廣泛的角度說,全球化趨勢及國際秩序的問題體現在防務、貿易等多方面,需要修正;而不是對反對全球化的人說“全球化很好只是你不能理解”,這樣並不能解決問題。要修正國際秩序,解決全球化帶來的問題,美國要做的主要在4方面。一是要從機構層面塑造更合理的全球貿易體系;二是必須處理好和中國的貿易問題,包括中國市場限制太多等,美中貿易需要“再平衡”;三是歐盟在防務方面需要做得更多,因為俄羅斯在軍事方面正在做得更多,如果不去應對歐洲安全形勢會被改變;四是要注重新技術發展對於塑造國際體系的重要性,大力鼓勵創新以適應和中國等國家的競爭。尤其應當出臺恰當的政策,鼓勵美國私營領域著重發展新技術,與政府、別國同行業也要多多進行對話交流。對於國家、社會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修復,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徐一凡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