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文殊菩薩的道場

中國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文殊菩薩的道場

《仙經》雲:五臺山,名為紫府,常有紫氣,仙人居之。

五臺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位於山西省忻州市。

五臺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座山峰的頂端平坦寬闊,好象土砌的平臺,分別稱為東臺、西臺、南臺、北臺、中臺,合稱“五臺”,五臺山是華北的海拔最高點。因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臺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不同:東臺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臺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臺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臺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臺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從此以後,凡到五臺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臺頂寺廟裡禮拜,叫做朝臺。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

五臺山佛教組織以寺院為單位,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臺山大部分寺院屬於青廟。青廟中又有十方廟和子孫廟之分。子孫廟按師徒關係實行家傳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擔任職事。歷史上五臺山青廟多屬子孫廟。十方廟可以接待四方來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雲遊,組織管理實行選賢制。根據中國佛教協會頒佈的《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原來的子孫廟均已不實行家傳制而改行選賢制,子孫廟和十方廟已無明顯的分別。

黃廟亦稱喇嘛廟,屬於藏傳佛教。五臺山藏傳佛教均屬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信教喇嘛均穿黃衣,戴黃帽,稱黃衣僧。五臺山有黃廟8處,即菩薩頂、羅睺寺、廣仁寺、萬佛閣、鎮海寺、廣化寺、觀音洞、上善財洞。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酷熱難當,農民們根本無法到田裡種莊稼。還是文殊菩薩碰巧到這裡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於是改變了這裡的氣候。

山中著名的景點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塔院寺:據記載,大白塔內中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五臺山首先都要朝拜這一聖蹟。塔院寺內還有座文殊塔,傳說塔內藏有文殊菩薩的頭髮。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後的靈鷲峰上,傳說為文殊菩薩居住之處,又名文殊寺,也稱真容院。寺前一百零八級石階,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書“靈峰勝景”四個大字。佛家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煩惱,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寺前的每一級臺階就象徵著一個“法門”,踏上一級臺階,就意味著解脫一種煩惱,石階盡處就是超凡脫俗的佛土。

文殊菩薩代表聰明智慧,表大智大慧,求學業的話應該去拜文殊菩薩,五臺山本身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各寺廟均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如果求願,去五臺山是可以的,五臺山終年香火繚繞、梵音不斷,宗教氣氛濃厚。

至於具體去拜哪個廟,可以去殊像寺,有文殊菩薩的真像。

也可以去菩薩頂,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

黛螺頂,被稱為"小朝臺",要至黛螺頂,必登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輔成,全程共計1080個臺階,登上大智路,煩惱頓消,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級臺階,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煩惱,逢凶化吉,一生平順。

五爺廟許願很靈驗,求什麼都可以。

佛教聖地,不能拍照,筆筆在文中只放山中一角的照片以示敬仰之心,如果是許願求佛,五臺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如果家裡有孩子在上學或者自己已經工作,去五臺山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評論區歡迎補充~關注筆筆~今天是嚴肅認真的旅遊地點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