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是一種罪―――閒說村上春樹及《海邊的卡夫卡》

失望是一種罪,讓自己左右為難。

小時候耐著性子讀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十分不解:這就是傳言中的日本的《紅樓夢》?實在是比咱們的《紅樓夢》遜色不止千層樓啊,至多算一個眉目清晰的小家碧玉。從此對日本的文學,就存了一點“看不很起”的心。當然偶也有珠玉,如《春琴操》等短篇小說,如欲語還休的fei句,如個別象川端康成的有天分的作家。

失望是一種罪―――閒說村上春樹及《海邊的卡夫卡》

日本的很多小說,會給人某種陰鬱的感覺。讓人覺著,作者自己活得不開心。

因此,在數年前偶然讀到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時,不由驚喜。這是真正的好作家的好作品,作者有天分,有經歷,有敘事的才華和潛藏的慧心,更有寫作的誠意。能夠予人安慰的感情是好的感情,文學作品亦如此。除了文字的美感,這本書還讓人得到慰藉,為青春的謎題創造了一片浩瀚天空。他回答為何會寫出《挪威的森林時》寫道:我的工作只有一個,把小說寫出來。我連為什麼自己會寫出那樣的小說,都不太清楚。總之那個時候,只能寫出那個。

好的作品都是“呼之欲出”後,仍意猶未盡。

後來又遇見他的散文隨筆集《遠方的大鼓聲》,覺得也不錯。一個作家,用旅行中的寫作來“支持自己繼續寫作”,僅僅這種感覺就挺動人。而他的遊記,寫得非常“村上”,讀的時候會舒一口氣,真的是他在四處走動,他在用文字刻劃。

我不是文學工作者,因此對於文學書不過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閱讀,碰見哪本是哪本。即便對喜歡的作家,亦是如此。就是懷著這種不太上心的欣賞和尊敬,前些天開始看落到身邊的《海邊的卡夫卡》。依然是熟悉的“村上”筆調,依然有非常細緻的心理描畫,還多了一些詭譎的佈局與場景。可我看不下去,就象帶著好胃口來飲湯的時候,屢屢被什麼卡了喉嚨。我說服自己,這是村上啊,或許有什麼奇妙的安排在後面呢。終於斷續看完,有些迷惑。再翻,不得不說,非常,失望。

人物太刻意,挑戰讀者的常識。尤其是14、5歲的少年,因自幼被母親拋棄,又揹負著父親“殺父奸母”的詛咒,一直鬱鬱寡歡。但當他離家出走後,其言語、作派、思維,全是三、四十歲的成年男人才有的。譬如說在旅行車上,他看到鄰座女士乳溝,當時還從未有過性經驗的他居然會很老練地想到該怎樣該怎樣,不慌不忙,泰然自若。真正的少年的思維,再大膽,也還隱藏著害羞。至於少年在面對任何困境時的深思熟慮,也全是“40歲”的模樣。也許村上春樹自己也離少年時代太遠,他以自己的目光代替了書中的人物。

敘事是失敗的,不合常理。不是說村上刻意安排的兩條線索,也不是說不能用各種新奇的手法。而是說,村上春樹在此書中模仿的痕跡太守過明顯,明顯到肆無忌憚。這包括《俄狄浦斯王》、《在流放地》等等。尤其是對卡夫卡小說意境和情結的套用,匪夷所思。可以說,是一流的小說家刻意要避免去被人指摘“形似”的。或許村上春樹自己在寫作此書時,思想也是東衝西突的,他自己都已無法把握。於是,卡殼的感覺不僅在情節上出現,也在文字中流露。

過多的性描寫,絕大多數無助於情節,只讓人疑惑。除了主線中,少年與自己認定的“母親”、圖書館館長佐伯,以及與疑似的“姐姐”較為詳盡的性接觸外,此外還有大量配角人物的性事充斥書中。甚至某個殺手召妓,妓女的容貌體態和行事的前後,都有大量筆墨,細緻到“色情”的地步。小說中寫到性,本沒什麼,但刻意加重這方面的內容,卻有些奇怪。尤其對一個已經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的作家,更令人詫異。曾有人考證,說島國的人對於色情更“敏感”,或許村上春樹有意無意的描述,也有此種心理的外露。但畫蛇添足,卻也是一種浪費。筆墨和紙張,還有讀者的時間和心意。

還有,書中刻意的隱喻實在太多太多。尤其是屢次提及日本曾經經歷的“大戰爭”,以及若隱若現的“穿舊日服裝的士兵”,總讓人覺得村上春樹除了故事本身,還想說點什麼。看了一篇日本評論家小森陽一的評論,終於有點明白。村上將“暴力性的無意志之意志”,埋伏得很深。譬如說,主線少年的殺人與失去記憶的老兵的殺人,都是在自己毫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事後還忘得一乾二淨。聯想到書中關於戰爭的隱喻,原來村上說的是,源於暴力的罪,都是人非常態的行為,可以完全斷絕和遺忘。這也令人可以理解,為何一個有著那麼強的文字駕馭能力的作家,卻會將這部小說寫得如此“卡殼”,需要費力才可讀完。

任何作品,若提前有了個“高於生活”的主旨,或者說帶著某種政治意味,再想打動人心,只能是做夢。

村上春樹還在說謊。他說書中的十五歲少年的經歷,是大家都有的。其實,只是一部分人有的。他們心中裝滿對昔日的罪惡感,無處可逃。村上的樹以美麗的文筆代替他們去遺忘與掩飾,於是有1000多封電子郵件告訴他:自己從中得到心理的治療與安慰。

我很失望,非常非常失望。對村上春樹。他對自己那麼瞭解,他說他的長處不在於才華,而在於對人心的洞察與把握(大意)。是的,他把握住了。以揮霍才華為代價。我的失望,就象看到一個心中有珍寶的人,毫不憐惜地買櫝還珠。善良是一種力量,才華與悟覺是另一種力量。若同時失去,再珍貴的人也變成草芥。

村上春樹生於1949年,將近60歲的人,依然在人前穿T恤和牛仔褲,臉上幾乎不展露笑意。似個茫然面對大千世界的少年,堅強的外殼下有顆柔弱的心。我相信他在《挪威的森林》裡所暗喻的,有些人會因為一些特別的事,永遠停留在少年時代。他自己,就是其中一個。事實上,他所有的書,都帶著《挪威的森林》的影子。當2001年寫《海邊的卡夫卡》時,年逾五旬的他無所適從,卻又深暗讀者心理,於是寫出了這本以成年人的軀殼和心理行事的少年人的奇怪的書。

江郎才盡,如此而已。或者說,江郎才猶未盡,卻要自己如此選擇。這比才盡更令人惋惜,甚至傷心。依然欣賞他,卻不知該不該還尊敬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