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新聞早發布」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18年7月28日 農曆六月十六

天氣 晴 20~32°C

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

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進行時

本期內容提示

■ 奈曼旗召開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

■ 旗政府副旗長鄔君明主持召開全旗殯葬改革試點工作調度會議

■ 重點關注:包商杯“炬惠三農”助力精神扶貧暨東明鎮第二屆廣場舞大賽開賽

■ 信息速覽

■ 精準扶貧在行動:楊文剛 “扶貧政策好,自己也需努力”

奈 曼 要 聞

7月26日至27日,奈曼旗召開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會議採取邊看邊議、邊察邊督方式,實地察看、現場推進30個重點項目。旗委書記張華在項目施工現場強調,全旗各級組織和各級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貫徹“五個結合”打造九大全產業鏈戰略決策部暑,深刻認識和體會這次會議“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幹些什麼、幹成什麼?”,紮實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開放、大落實”活動,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全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帶頭轉變工作作風,攻堅克難、敢為人先,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戰勝挑戰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努力實現項目建設大幹快上、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強勁態勢。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7月27日,旗政府副旗長鄔君明主持召開全旗殯葬改革試點工作調度會議。會上傳達了《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安排部署我旗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明確,我旗做為國家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責任重大,任務艱鉅,如何在保持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把改革向縱深推進阻力很大。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對改革工作中遇見的問題,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克服畏難情緒,相互配合、發揮職能,切實將殯葬改革工作抓細抓實抓好,努力營造綠色殯葬、文明殯葬的良好氛圍。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以上信息由旗委辦綜合整理)

重 點 關 注

包商杯“炬惠三農”助力精神扶貧暨東明鎮第二屆廣場舞大賽開賽

為大力倡導鄉村文化振興建設,促進鄉風文明發展,7月27日,包商杯“炬惠三農”助力精神扶貧暨東明鎮第二屆廣場舞大賽在東明鎮廣場舉行。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廣場舞不僅是當地群眾的重要文化娛樂項目,也成為了當代新農村助力精神扶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此次比賽的35支參賽隊伍共700餘人分別來自東明鎮各嘎查村。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近年來,東明鎮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堅持扶智與扶志相結合,讓鄉村文化活動活起來,基層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通過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豐富農民文化生活,促進群眾身心健康發展,通過正面引導樹立典範,堅持精神扶貧與物質扶貧,提升群眾自主脫貧精氣神兒。

信 息 速 覽

●7月25日,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的9名學生來到大沁他拉鎮光明村開展“鄉村振興 青年作為”科技支農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通過制定的微信平臺,幫助農民使用互聯網查詢農業生產信息。在公眾平臺的基礎上,還為光明村建立了微店,引導村民們利用這個平臺把自己剩餘的農副產品及手工產品放在平臺上進行銷售,從而增加經濟收入。學生們還走進莊稼地,體驗田間勞作,把課本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奈曼旗交警大隊聯合旗運管所、旗城管大隊,自7月24日起在奈曼旗大沁他拉鎮主城區集中部署開展電動三(四)輪車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行動日當天,大隊共出動警力40餘人次,出動警車、警用摩托車10餘臺,查扣違法電動三、四輪車24輛。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全旗新任嘎查村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班在旗委黨校開班。旗委黨校教師宣講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幫助新任黨組織書記明確工作內容,瞭解工作職責。

精準扶貧在行動

楊文剛:“扶貧政策好,自己也需努力”

7月27日,《通遼日報》以“楊文剛:‘扶貧政策好,自己也需努力’”為題,報道了東明鎮東奈林村貧困戶楊文剛夫婦靠養豬,改變了一家人的生活,為貧困戶作出了示範。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在奈曼旗東明鎮東奈林村,貧困戶楊文剛夫婦靠養豬脫貧的事兒被村民傳為佳話。“這兩口子能幹!靠養豬讓自己和爹媽都脫了貧。”東奈林村書記劉劍兵說。

楊文剛原本在外打工,收入比較穩定,父母身體健康,也能自給自足。然而一場變故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舉步維艱。母親患上了腦血栓,他則在打工時因事故砸斷了雙腿。

楊文剛失去了勞動能力,這個家庭也就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母親和自己的醫藥費成為楊文剛難以承受的負擔。一無技術,二無資本,楊文剛的生活一時失去了方向,讓當時只有30多歲的他生出了許多白髮。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楊文剛看到了希望。2016年,他家被認定為貧困戶,原本就想養豬的他用1.5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買了12口豬,在自己家院子裡搭起豬圈,兢兢業業地搞起了養殖。

目前,楊文剛養了1口種豬、5口母豬,每口母豬每年能下兩窩小豬崽,一年下來就是70到80只,一隻小豬崽能賣500—600元。豬飼料大部分都是自己家地裡種的,基本能夠自給自足。

隨著楊文剛身體的慢慢康復和夫婦倆的辛苦勞作,他家的耕地每年也能帶來不少收入。“去年賣豬收入1萬多塊錢,糧食賣了3萬多塊!”說起收入情況,楊文剛的妻子露出了笑容。

除了養豬和種地之外,夫妻倆沒放過任何能賺錢的機會。他們在自己家房後不到2分地的小院裡種上了蔥,每年靠賣蔥也能收入2000多元。“咱們國家的扶貧政策好,但是想要脫貧自己也得努力。”楊文剛感慨道。

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後,去年,楊文剛幫父親養了7口育肥豬,連著地也一起幫忙照料。今年,他父親被認定為低保戶。在扶貧雙軌制的基礎上,通過楊文剛夫婦的幫助,他的父親也脫了貧。

在楊文剛家房後,整整齊齊地碼著許多紅磚,問起這個,楊文剛又打開了話匣子:“我用去年賣豬的錢買了3萬多塊磚,琢磨著再蓋個二三百平方米的棚舍,擴大養殖規模。”他笑著說。

扶貧先扶志,只有扶起脫貧的志氣、挺起脫貧的腰板,才能真正激發出持久的脫貧致富動力。楊文剛夫婦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一家人的生活,為貧困戶作出了示範。

【2018端午活動精彩瞬間】

「奈曼新聞早發佈」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攝影/卻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