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餐飲套路簡史:花萬元僱人排隊一天買10次,蒼井空站台試吃!

一家網紅店背後的套路有多深?也許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5月22日,武漢當地媒體爆料,武漢江漢路地鐵站附近一家鮑師傅糕點店,有僱人假排隊現象。隨後涉事公司在微博上公開道歉,稱公司沒有指導授權店管理人員藉此營銷,這只是一家店的行為,不代表其他家店。

事實上,這家鮑師傅糕點背後的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與最早走紅的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直在品牌商標上存在爭議。

然而,這不妨礙我們以此為窗口,拔出網紅店背後的套路。每天花費上萬僱百人排隊,12小時內排隊10次,放佛成為業內新店引流“潛規則”。而謊言戳破的那一刻,留下的光鮮一面又能持續多久?

12小時內排隊10次

充場排隊,是不少網紅店的慣用營銷套路。

據長江日報報道,一家工頭這次承接的鮑師傅糕點店充場活動,每天需要30人,從上午9點到晚上9點,每人待遇90元。

網紅餐飲套路簡史:花萬元僱人排隊一天買10次,蒼井空站臺試吃!

據工頭介紹,這家鮑師傅店上午人流量不大,需要反覆排隊購買,下午人流量大,也要保證隊伍有三四十人。識別身份的是“撲克牌”,“托兒“需要在100元鈔票裡夾著撲克牌。

對便於保存的糕點,還可以循環利用。”托兒“隨後來到店附近的辦公室,將手中糕點換成原來的100元和撲克牌,再接著排隊,工頭則通知店裡人員將糕點搬回去。

一盒糕點,在多人手中反覆交接,營造出生意火爆客流雲集的假象。有人在12個小時內,排隊購買10次,拿到90元薪資。

充場簡單,也需要技巧,被人識別是“託”就很尷尬了。工頭深喑此道,他交代,排隊人少的時候就多排幾次,點單時不要直接交錢,也要看下商品,裝作不懂一樣詢問店員;而人較多時也不能干擾真顧客購買,假裝接個電話,得找個理由撤退。

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有網友表示“這年頭沒點手段真開不了店啊”,有人覺得“這得多窮的人才去幹啊”,有網友認為“本來口味就不驚豔,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製造好吃假象”。

一個月每天光顧200人次

事實上,2017年6月以來,鮑師傅就多次被曝出假排隊現象。

據中國日報報道,一家鮑師傅店開業第一天,黃牛領著至少70人去假排隊,不同團隊的充場排隊至少持續一個月,有黃牛一天給鮑師傅提供200人次。

而被萬人追捧的喜茶,也多次因排隊過長引發不少爭議。黃牛們對中國日報透露,喜茶的投資更是不遺餘力,“第一天就請了300多個排隊,七點多一早,還沒開門就要站在門口,等中午真顧客來買時,就要讓出位置給他們。”

為了不讓人識破身份,假排隊的人員構成也費盡心思,有著穿著校服的學生,也有衣冠職業化的白領,有匆忙的青年人,也有閒適的老年人。

此外,所有人不能一起到,要分批次來,開業前慢慢聚集在門口。“新店一般來說,一天起碼60人排隊,10天下來,人氣就帶動了,不讓大家根本不知道這家店的存在。”黃牛道出了竅門。

有從業者透露,只要排隊超過50人,必定有黃牛在場,“不怕燒錢,後期我們肯定會賺到錢的。”

網紅餐飲套路簡史:花萬元僱人排隊一天買10次,蒼井空站臺試吃!

而初期花在僱人排隊上的投入,也頗為不菲。

2017年7月,南都記者曾調查廣州MOLE CHHA奶茶店假排隊,原本招150人排隊,最終有92人應聘。黃牛要來”托兒“的身份證做抵押後,就開始分批組織人排隊,5組人先後前往奶茶店,以骰子為暗號。排完15分鐘後,”托兒“需要二次排隊,一直循環。

與鮑師傅的套路不同,奶茶店每次刷“托兒”一分錢,一般10個託會分到一杯免費奶茶,一天下來託可以拿到90元。

因為涉及聲譽問題,店家和黃牛對此都十分謹慎。黃牛多次強調,“你們能不能在店裡待五分鐘再出來?”。這種假裝在店裡聊天或玩手機的做法,也是多數顧客拿著小票等待的常態。

值得玩味的是,當天,一個“托兒”女生將用作暗號的骰子含在嘴裡示意,引起了顧客的注意,店家惱羞成怒,直接拍照發給黃牛,該女生當天的薪資也被全部扣除。

南都記者算了一筆賬,因為黃牛會拿回扣,如果以店家支付100元/人花費計算,當天92人需要9200元。而一天下來,每人能拿2杯左右免費奶茶,23-25元不等,180杯奶茶將近45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天找託的總成本在1.3萬元左右。

蒼井空站臺試吃

除了假排隊套路外,不少網紅店都是多線操作。

一方面,通過假排隊製造火爆現象,另一方面,動用飢餓營銷吊足顧客胃口。比如對某些爆款產品限人、限量、限季發售。而買到了稀缺商品的顧客,也刺激了他們分享到社交平臺的心理,從而打出免費廣告。

2017年3月,喜茶稱為壓制黃牛倒賣,每人限購兩杯,且必須實名制才能購買。雖然隨後喜茶取消了實名制登記,但依然引起爭議。喜茶對此否認飢餓營銷,雖然排隊現象依然火熱。

傳播手段是現象的助推器。網紅店一般規模小,主要照顧本地人群,所以本地吃喝玩樂類型的公號成為“香餑餑”。網紅推薦、媒體測評、用戶UGC等方式多管齊下,也能捕捉最精準的用戶群。

如果網紅店足夠有錢,目標瞄向更廣泛的全國人群,明星試吃不失為一種宣傳捷徑。早期網紅店雕爺牛腩深喑此道。

一襲白色蕾絲連衣裙,蒼井空在鏡頭面前低頭微笑,她打著“V”形手勢,胸前的長項鍊掛著一朵粉紅花,背後是“雕爺牛腩”的logo。蒼井空是雕爺牛腩組織網友票選後的試吃嘉賓。

網紅餐飲套路簡史:花萬元僱人排隊一天買10次,蒼井空站臺試吃!

2013年5月第一家店開業前,雕爺牛腩做足了宣傳勢頭,宣稱開業前有長達半年的“封測期”,僅邀請部分明星達人、美食家來試吃,反饋菜品質量再改進。

眾多明星成為雕爺牛腩的座上賓,陳喬恩、蔣欣、陳偉霆、李晨、范冰冰、鄭凱等圈內流量明星紛紛光顧,也在微博上給力推廣,甚至奧黛麗·赫本長子Sean Hepburn Ferrer也慕名而來。

如此看來,明星開的網紅店自帶流量光環,會更受市場歡迎嗎?

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的小麵館、作家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餐館,初期都備受追捧,人流水洩不通,但幾年下來頹勢明顯。“孟非的小面”被吐槽太貴,如今關了四家店,而“很高興遇見你”則因無證經營、鼠患、拖欠工資等風波,頻繁出現在食藥局黑名單和輿論漩渦裡,已有多家店關停。

而曾經火爆一時,估值4億的雕爺牛腩,也逐漸歸於沉寂。有業內人士質疑其更像一個“中式麥當勞”。標榜輕奢,卻菜品單一,更新速度慢,口味也沒有鮮明特色,營銷刺激下給消費者較大的心理落差。

在餐飲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餐飲店開張前期,製造虛假繁榮,背後利用了中國消費者的從眾心理,但過段時間後,還要靠產品和服務說話,餐飲需要口碑的積累。”

有業內人士分析,多數網紅店往往是營銷導向,容易低估供應鏈及店鋪運營難度,忽略行業本質,房租、食材、人工成本高居不下。即使已有部分爆款產品,也要不斷升級迭代,刺激消費者味蕾,不然產品創新跟不上,加上被抄襲風險,極可能曇花一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