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4字的草書《足下散勢帖》

王羲之草書《散勢帖》

王羲之34字的草書《足下散勢帖》

王羲之34字的草書《足下散勢帖》

王羲之34字的草書《足下散勢帖》

王羲之34字的草書《足下散勢帖》

王羲之34字的草書《足下散勢帖》

《散勢帖》又稱《足下散勢帖》,4行,34字。《澄清堂帖》亦收刻。此帖似訊問服食後的情況。“散勢”、“散患”皆與散發相關。“差”同“瘥”,即病癒。帖中第三行“灼怛”,歷來釋文者有異議。北宋劉次莊《法帖釋文》作“灼怛”,明朝顧從義《法帖釋文考異》作“悒怛”,亦或作“胡怛”。考《晉書》卷九八王敦傳,有王導與王含書,曰:“事猶可追,兄早思之,大兵一奮,導以為灼怛也。”又,《淳化閣帖》卷一晉哀帝《郎君帖》中有“情以灼怛”;於此可知應作“灼怛”,此乃晉人用語。“悒怛”雖不悖文義,卻非有其詞;“胡怛”則不知所云了。所謂“灼怛”,指內心焦灼憂慮。此帖大意為:得知您散勢稍見好轉,這對我的安慰用不著多說,說是氣力使然,又使我焦灼憂慮。想必散發引起的疾患能轉愈,其餘小恙當會漸漸消彌吧!

釋文:

知足下散勢小差,此慰無以為喻,雲氣力故爾,復以灼(胡)〔悒〕怛,想散患得差,餘當以漸消息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