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夢想的企業=找死?!

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沒有夢想的企業=找死?!

馬老師曾這麼說夢想。調侃的方式,很多人也調侃著看待,熱鬧過後,該怎樣還是怎樣,原來怎樣,後來還是願樣。馬老師雁過留痕,而大家一笑而過。

關於夢想,大多數人是既敬畏期待,又覺太高、太遠、虛無縹緲,所以面對自己懷揣的夢想,往往也就是束之高閣,敬而遠之,偶爾拿出來品味品味,好告訴自己也有夢想,而現實往往就是不作為。

我們敬畏夢想,因為那是美好的期許和牽引的動力;我們遠離夢想,是因為自覺實現不了,還是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生活為好,不能好高騖遠,不能在殘忍的現實面前,總是飄著。

一個人在生活中,可以沒有夢想,單純為生存、為活著而前進;但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一個偉大的企業,不能沒有夢想。

沒有夢想的企業=找死?!

正如近期阿里CEO張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一樣:夢想對阿里是最重要的,你必須要有夢想,埋著頭走路肯定不行;同時,一個企業要有夢想,leader就得有夢想,leader沒有夢想,很難想象企業會有夢想。

企業夢想,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對自己使命、價值觀的清晰定位,也就是常說的願景,且要有可實現的路徑。企業夢想彰顯企業個性,是企業展開一切行動的驅動力。當然,不同的時代,以及不同的發展階段會有不一樣的企業夢想,但一定要有。堅守企業夢想,不代表著固守傳統,缺乏創新。

為什麼一定要有企業夢想?

要有夢想,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不然大多數企業的願景從哪來。但難的是,一路的堅持和堅守。

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其邊界會不斷擴張,和外部世界的聯繫會越來越複雜,也會不斷髮生改變;在這期間,很多企業往往會慢慢忘了企業夢想,脫離企業願景而行動,隨著市場的演變和推動而逐流前進,可能只是為了賺更多錢,可能只是跟隨他人步伐。

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可能就是造成眾人對企業產生模糊的印象,失去清晰定位,最終就會失去用戶,失去市場,被人遺忘。這就和我們做廣告一樣,一定要挖一個清晰的賣點,不能一鍋燴,否則很難達到效果。

沒有夢想的企業=找死?!

商業領域,從不缺乏熱鬧,但你必須時刻保持清醒。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騰訊沒有夢想》,引起了很大反響和思考。文章指出騰訊正在失去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雖然阿里的投資併購範圍也越來越大,但基本還是圍繞一個業務目標而去行動,而騰訊則變的像水一樣,哪裡有賺錢的點,就往哪流,哪裡有機會就往哪投資。同時,文章作者認為騰訊是一家沒有強烈夢想的企業,沒有願景支撐的決策很容易變成機會主義,他只有繼續擴張的慣性而沒有繼續偉大的方向。

作者的觀點是否正確,暫且不論,但我認為它確實有一定的借鑑、思考價值。

市場競爭異常殘酷,但競爭的過程中不能失去理智,不能為遏制他人、贏得短暫的小勝而不顧一切;競爭是手段,而讓服務的目標群體滿意、讓企業創造價值、讓社會某一領域進步,是目的。一個有態度、有夢想的企業活著是為了發展,而發展是為了社會創造價值。

成就物流人的夢想,是路歌的使命

阿里的夢想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此阿里創建淘寶天貓平臺,構建快速送達全國和全球的物流體系,搭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新零售業態。

而路歌的使命則是成就物流人的夢想,通過創新的技術應用和服務模式打造良性物流生態圈。為此,路歌搭建了服務於物流全產業鏈的以無車承運為支撐的“互聯網+物流”平臺;建立了圍繞卡車司機“生產、生意和生活”而服務的卡友地帶移動社區;啟動了扶持小微物流企業生存的、讓誠信先行的路歌誠信物流聯盟,等等。

沒有夢想的企業=找死?!

當初,被千萬物流人日復一日“盯著”的、支撐著我們整個社會迅速增長的流通需求的公路物流運輸,沒有規範的法規環境,沒有大資本的投入,沒有先進的管理體系,甚至沒有相稱的社會認可。行業秩序的混亂和低效無時不在消磨物流人的時間和財富,而無處不在的行業潛規則每刻都在踐踏著物流人的尊嚴。

而為了改變陷入黑暗泥潭的行業境遇,拯救殘酷角鬥場中被無休止壓榨和博弈的物流人,路歌不惜花費數年時間佈局建立基於“透明誠信”的物流信息平臺交易模式,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破除信息不透明,讓每個物流人都可以在業務信息鏈條中建立和積累自己的誠信力,在行業信息平臺中呈現表達自己的誠信高度,從而用誠信發展生意紐帶。

從2002年到2018年,入行16年來,不管是最初的物流軟件服務公司,還是升級後現在的綜合型的“互聯網+物流”公司,路歌服務物流人、成就物流人夢想的初心從未改變;扭轉傳統物流效率低下、散亂現象,推動傳統粗放型物流向現代化集約、智慧化物流轉型升級,構建良性物流生態圈的初衷,也不曾改變。

企業夢想,路歌在堅持。路歌創始人兼董事長馮雷在企業致辭中說過:我為物流人的勤勉而感動至深,同時我更為物流人的艱辛而無限悲憫;為了物流人的福祉,讓我們共同努力!

你的夢想,路歌在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