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再認識,那些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徹悟自身,也許比了解宇宙還困難,畢竟有"身在此山中"的困境。觀察手段日益豐富,新的觀點不斷提出,就算是專業人士也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人體再認識,與您一起回看生命。今天我們聊聊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人體再認識,那些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溼疹,是不是感覺太稀鬆平常再熟悉不過?但這或許是個您覺得很熟,卻認識挺模糊的病。咱們先提幾個有關溼疹的問題吧。溼疹是因為潮溼還是乾燥才得的呢?溼疹是不是個兒科病?溼疹能根治嗎?得溼疹會不會有健康益處?如果用寄生蟲治溼疹,您能接受嗎?每題20分,沒及格就帶著問題上課吧。

人體再認識,那些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溼疹是一種特殊的皮炎,主要的特點是皮膚髮紅、乾燥的皮膚斑塊、瘙癢、局部出現小水皰,皮損部位被反覆抓撓刺激後逐漸增厚並變色。溼疹的類型有特應性溼疹、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錢幣狀溼疹、乾性溼疹等。溼疹是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但病因尚不明確,內因一般認為與免疫功能異常、系統性疾病、營養障礙、遺傳、獲得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等有關;外因有環境或食品中的過敏原、微生物、溫度和溼度變化、日曬等;心理因素中的緊張或焦慮則可誘發或加重溼疹。溼疹的高發季節是秋天,秋風起溫度降的時候,記下重點喔,溼疹名中帶溼,卻主要是從由乾燥而不是潮溼引起的。

人體再認識,那些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溼疹折磨著全球20%的兒童,但卻不是兒科病,因為還有3%的成年人也為溼疹所困擾,當然,這意思不是說得了溼疹就可以混入寶寶隊伍。兒童溼疹高發,是因為孩子的皮膚結構不完備,總脂質、皮脂腺脂含量、調節水分能力等低於成人,同時,表皮較薄,屏障功能弱,血管及神經反應性高。溼疹不是寶寶隊伍的門檻,但真是皮膚嬌嫩的表現。

人體再認識,那些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全世界目前都沒有可以根治溼疹的特異藥,只能是防護加對症處理。防,就是想辦法找到引起溼疹的根源,並避免接觸,同時,注意皮膚保溼,不用刺激性護膚品。對症治療現在可靠的就是激素藥膏,抗炎、抗過敏,但長期、大劑量使用會有皮膚萎縮、色素改變等隱憂,也可能誘發痤瘡、毛囊炎、真菌感染。

人體再認識,那些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事情總有不同的側面,溼疹也不是有百害而無一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學者就發現,溼疹可以減少患皮膚癌的風險。因為,溼疹引起的免疫應答反應可以促進潛在的癌細胞脫落,從而阻止皮膚腫瘤的形成。當皮膚最外層缺失某些結構蛋白的時候,皮膚屏障就出現缺陷,引發溼疹,但這也為對抗皮膚癌找到了一條新路徑。

人體再認識,那些有關溼疹的誤解和新鮮事兒

特應性溼疹是最難治的一種溼疹,這種溼疹初發於嬰兒期,在青春期或成年後逐漸減輕,病因不明,只是發現有過敏傾向的人,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更易患這種溼疹。日本群馬大學的學者發現,讓有特應性皮炎的小鼠感染瘧原蟲後,隨著感染加劇,小鼠的溼疹症狀得到了改善。其解釋是,瘧原蟲感染增加了自然殺傷細胞,而這種細胞與抗腫瘤、抗病毒感染、免疫調節等有關。當然不能用瘧原蟲直接治溼疹,但這個發現為研發治療特應性溼疹的新藥提供了思路。

是不是有人體很奇妙的感覺?嗯,不總結重點了,自己複習,下課。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