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個月baby呀呀班-啓蒙教學方案(十二)

一、 Hello時間

目的:學會與人問好,從小培養社交禮儀。

二、 唱名遊戲(社會能力)

目的:培養自信心;激發表現欲,增強本體意識,在與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過程:教師先作試範自我介紹: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在教師的引導下家長幫寶寶做自我介紹並表示年齡。請其他的寶寶拍手歡迎。

詞譜:3 4 5 / 3 4 5 / 5 4 3 2 / 1 -

× × × / × × ×/ 我們 歡迎/ 你

三、 塞物(精細動作)

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及塞物的能力,感知形狀的立體差異。

準備:形狀對對看

過程:1、教師介紹教具,並將形狀散放。

2、將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塞入與其相同的洞孔裡。

3、寶寶在做時,可以先讓他進行圓形的塞物練習。

四、 寶寶睡著了(語言)

目的:培養寶寶理解睡著了的意思。

過程:1、教師示範,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2、語言加動作,教師和家長、寶寶一起做。

兒歌:小樹不搖了,小鳥不叫了,小手放好了,小眼閉上了,寶寶睡著了。

五、 (音樂)

目的:培養寶寶與成人遊戲的交融性。

準備:《小兔兒乖乖》碟片、呼啦圈

過程:1、教師隨兒歌與輔課教師面對面做推拉的運動。

2、站起身來,請寶寶和媽媽拉著呼啦圈轉個圓圈。

3、放音樂隨著音樂有節奏的走。

六、 鑽“山洞”

目的:增強本體意識及大動作技能,促進空間意識的發展。

準備:彩色接龍

過程:將球從洞裡滾過去,教師和父母鼓勵寶寶去拿球,教師還可在另一洞口處放一些小玩具,讓寶寶從彩色接龍的一端爬進去,從彩色接龍的另一端爬出來。

從較小的空間爬過有助於寶寶理解自己身體大小與其他物體之間的關係,促進其空間意識和身體意識的發展。這些遊戲還能夠開發視覺技能,比如對於深度的認識、對明暗度的認識,同時寶寶在鑽“山洞”的時候無法依靠自己的周圍視覺做出判斷,還能增強其自信心。

七、 翹翹板(社會)

目的:體驗與父母親密接觸的快樂,學習聽兒歌做遊戲。

準備:椅子、娃娃、音樂

過程:1、教師示範將娃娃放在腳面上做動作。

2、媽媽翹腿坐在椅子上。

3、讓寶寶坐在媽媽翹起的腳背上,雙手拉住媽媽的手。

4、媽媽翹起的腿一上一下地抬起落下。

5、媽媽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10-12個月baby呀呀班-啟蒙教學方案(十二)

10-12個月baby呀呀班-啟蒙教學方案(十二)

重慶企鵝呆呆兒童遊樂管理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