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風采:晚清晉商四大家族富可帝國,磧口古鎮八大商號歷史輝煌

三晉風采:晚清晉商四大家族富可帝國,磧口古鎮八大商號歷史輝煌

九曲黃河第一古鎮

磧口古鎮八大商號

晚清晉商四大家族,祁縣喬家和渠家、太谷曹家、榆次常家被世人所知,但是在山西晉商曆史上有輝煌歷史的九曲黃河第一古鎮磧口古鎮也有八家有著輝煌歷史的商戶!昔日的磧口古鎮是商賈雲集,生意興隆。是一個人氣旺盛的地方。當時買賣做的好也比較有點名氣的商號有八家:

一、“興盛韓”藥鋪。清代乾隆年間韓家老祖宗從河北邯鄲遷徙到磧口鎮打拼,最早開辦“紙、筆、墨”店,後開“興盛韓”藥店,主要經營自制丹、散、膏、丸等中成藥。嘉慶年間“興盛韓”分立“興勝韓”、“新勝韓”兩家分店由韓家三兄弟各自經營。韓家始終以誠信為主,價格公道,薄利多銷為手段,成為磧口鎮上信得過的藥鋪,產品遠銷口外。生意做的紅紅火火,經久不衰!

三晉風采:晚清晉商四大家族富可帝國,磧口古鎮八大商號歷史輝煌

山西喬家的票號

二、“大德通”票號(錢莊)磧口分號。清代光緒年間由祁縣喬致庸出資設立,掛牌以後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滾滾達三江。徹底解決了異地成交而支付白銀的侷限性——攜帶銀子既不方便更不安全。有了大德通票號(錢莊),持大德通的銀票到哪裡都可以購買商品,也可以兌換現銀。票號的成立大大方便了客商們的經濟往來,同時票號也做貸款業務。“大德通”票號磧口分號業務的開辦,為磧口鎮的市場繁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天源居”:醬醋糖果鋪,晚清時期由臨縣馮家會村馮建勳的父親開辦,主要做前店後廠買賣。自己釀造黃酒、黑醬、醋;自己加工糕點、糖果;另外開設高雅餐廳,供富商巨賈就餐。該商鋪開業以後幾易其主,要基輝接手以後,想方設法提高商品質量以及提高服務質量,因此,在民國年間“天源居”出售的黑醬、陳醋、香油、芝麻醬、蜂膏、糖果、供獻品、黃酒、油茶等備受人們青睞,遠近聞名,顧客盈門。

三晉風采:晚清晉商四大家族富可帝國,磧口古鎮八大商號歷史輝煌

互助和股份制是晉商繁榮的原因之一

四、“義生成”藥材鋪。民國時期由太谷縣廣升遠商號在磧口鎮出資設立。在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口外出產的中藥材:寧夏生產的枸杞、蒙古出產的甘草、甘肅出產的黨參、當歸、黃芪等。都是靠黃金水道運到磧口鎮,再由陸路運往晉中平川地帶。“義生成”與太谷的“廣譽遠”在磧口鎮合夥成立的“集義興”商號,兩家商鋪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兩家掌櫃子相互尊重,經常會相互照應並且是常常禮尚往來,掌櫃子精明,夥計們辛苦大家團結一心,每年從包頭、寧夏等地運輸大量的藥材。

五、“義誠信”草帽店。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成立,由天津商人開辦。辛亥革命成功後,西方文明逐漸傳入我國,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服飾也在逐步改變。“義誠信”草帽店專賣洋草帽,兼營時尚禮帽、文明柺棍、眼鏡等洋貨,生意做的像模像樣。

六、“麗源通”——海味店。民國初年由漢口人開辦。主要經營蝦米、蝦醬、海參、魷魚、海帶等海產品乾貨。當時,磧口鎮南來北往的商賈比較多,官府和商賈用海產品招待客人一是稀罕,二是顯貴,三是雅稚。永寧州和柳林鎮經常有人專程趕到磧口鎮購買海產品。北方人對這些海產品,第一是吃不起,第二是吃不慣,第三是不會做。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往磧口鎮的人越來越多,這裡肯定有南方人,或者說居住在沿海一帶的商人,比如說大連人、天津人等,他們接觸海味比較多,所以他們要吃肯定會做。這一點也可以間接地說明磧口鎮經濟繁榮程度。時間長了磧口鎮的有錢人家過年過節也買上一點嚐嚐鮮,慢慢地人們就接受了。所以“麗源通”的生意是生意興隆擋不住。

七、“祥記菸草分公司”:民國十四年成立(公元1925年)。由太谷縣孔祥熙出資派人在磧口鎮成立。主要經營捲菸有“大刀牌、大嬰孩、紅錫包等著名捲菸。這些捲菸對於中國人來講是“洋旱菸”。磧口鎮抽菸的人是不少,但他們都是抽以菸絲、水煙、潮菸為主,可是當時在磧口鎮開設四、五百家商號裡抽“洋旱菸”的人大有人在,因此“祥記菸草公司的生意特別興旺。

三晉風采:晚清晉商四大家族富可帝國,磧口古鎮八大商號歷史輝煌

民國曆史上重要的人物孔祥熙

八、“義記美孚洋油公司”。中國近代的人們把一些沒有見過的進口商品,或者說比較時尚的商品,以及一些仿製品統統稱之為洋貨,比如:洋火、洋油、洋蠟、洋相等等。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孔祥熙出資派人在磧口鎮成立洋油公司,從此以後磧口鎮人用上了洋油燈(也就是煤油燈)。洋油公司一開業給磧口鎮知名商號免費贈送一盞“洋油燈”,即帶玻璃罩的煤油燈。大家馬上感覺亮堂了許多。其實美孚公司送燈是手段,賣油是目的,看看孔祥熙有多精明。抗日戰爭爆發後美孚公司撤走磧口鎮是漆黑一片,直到1953年洋油燈在磧口鎮又重新亮起來。

三晉風采:晚清晉商四大家族富可帝國,磧口古鎮八大商號歷史輝煌

磧口鎮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磧口鎮不僅具有明顯的商業特色,文化氛圍相當濃厚。沿著古香古色的街道行走,懸掛在商號或客棧門腦上的對聯十分引人關注,其中有展現古鎮風土人情,歡迎顧客盈門的:“五湖遊客,嘗地方特產。四方賓客,觀古鎮風情。”有宣傳地方飲食文化,激勵賓客騷人採風舒情的:“酒逸飛香,穿古街老巷,客來攬韻,得明月清風。”有誇耀貨真價實,精工細作的:“天然材質天然美,傳統手工傳統風。”有嵌入名稱“磧口客棧”招攬顧客住宿的:“磧化祥雲,客無俗士清風至,口凝瑞氣,棧有雅情古韻承。”這些對聯詞騷也進一步說明磧口古鎮之風華。

磧口鎮也是一個古渡口,位於山西省呂梁地區臨縣的黃河岸邊。在晉商輝煌時期每天都有幾百只貨船停靠磧口古渡口,數以千計的駱駝、車馬駐足於磧口鎮上,大量西口外出產的糧食、皮毛、鹽鹼、藥材等等源源不斷運到磧口鎮,然後再以馬車隊、駱駝隊運往晉陽、中都、北京、天津、漢口等地。曾經是輝煌一時!20世紀30年代隨著京包鐵路建設,京滿鐵路建成通車磧口古鎮也完成了它光榮的歷史使命。曾經大量商品的集散中心;曾經磧口古鎮的繁榮景象一去不復返,磧口古鎮逐漸退出商業歷史舞臺,被遺忘在這片黃土地的溝壑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