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陝西匪患

綜觀民國時期,西北各省幾乎無時無匪,無處無匪。就時段而言,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土匪活動最為猖獗;就地區而言,陝南、陝北、關中與綏遠匪患最為熾烈。下面分地區略作介紹。

民國陝西匪患

(一)陝西

民國初期,陝西土匪數量之多,危害之烈,位居西北各省之首。早在1914年6月,陸建章督陝時,大小股匪活動猖獗,勒索綁票,攔路搶劫,鬧得全省"農民不 安.商旅裹足。"①南京政府統治時期為陝西土匪全盛期,大小股匪遍佈全省。至三十年代中葉,匪眾多達十餘萬人。陝南土匪為患尤為嚴重。其中千人以上的大股 土匪有王三春、李剛武、沈笠亭、周壽娃、王志勝等18股,當地群眾戲稱為"十八路諸侯"。百人左右的小股土匪與三五成群的散匪.更是多如牛毛。關中也是土 匪成群.千人以上的土匪有李水娃、韓世昌、玉友邦等股。陝北土匪,千人以上的有楊猴子等股,百人以上的有張庭芝、高懷雄、奇玉山等股。陝北土匪主要雲集於 榆林一帶。1914年,離碩秀匪眾800多人.經內蒙伊克昭盟竄入榆林北鄉羅家灣、烏兔採當等地,姦淫擄掠,無所不為.百姓叫苦連天。1916年6月,黃 龍山悍匪王廷桂(綽號穿山甲)等步騎600餘人.被省稽查員李振甲招撫,意圖來榆安置.不意匪部野性難訓.竟扣留出

城款待之道尹張立德、縣長王叔度、警備營長裴尼臣、營副余天祥、團副高鎮五、士紳自中雄等,要求交付快槍200支,軍衣600套.大米10石,銀幣1萬 元,如不交付,回~I斯票破城,後遭警備營突襲,狼狽逃竄。王匪於途中被擊斃。1922年,包頭灘上的土匪馬二營騷擾沿邊,榆林難民紛紛進城,後該匪被陝 北鎮守使井嶽秀收編,但駐防安邊寧條梁的馬匪部屬在任三海子煽動下,發生兵變,槍殺井嶽秀侄於井清泉.勒索安邊商會白銀6000兩,繼迫士紳交臼銀 4000兩,閉城搶劫三天而去。1931年3月,楊猴小匪眾3000餘人流竄於陝北各縣及榆林西北鄉,1933年被孫殿英收編為師長,隨孫軍進攻寧夏,失 敗後率殘部迴歸察、綏,被察省主席兼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收編為騎兵獨立團,但楊匪野性難改,復醜叛變,流竄於綏陝邊境,蹂躪人民。

關中土匪:關中包括西安、威陽、寶雞、銅川、渭南等地區.人口稠密,土地肥沃。民國以來,政局的動盪,經濟的破敗,往往將大批生活元著的貧民推向當兵吃餉 或為匪行劫的生涯。特別是二三十年代.搶案頻發。如1939年4月17日夜,永壽縣匪首趙老七等土匪至王家莊,潛伏郊外,偵察肉票,乘機搶劫,事發被縣長 帶人捕殺。餘明有籍隸興平,為鹹、興、周、戶四縣邊界有名慣匪,曾於1938年夥同賈老麼、李六娃、趙連印、閻子傑、李毛龍、趙東錘、張得永等人去周至尚 村西莊持槍搶劫,得大洋6元,煙土22兩,衣服幾件。同年衛去祖庵鎮吃增村搶劫.得煙土30餘兩。楊大奇.亦咸陽慣匪.1937年10月,同劉永雙、安生 耀、張鳳岐等搶馬莊南街升茂煙房大洋10餘元,煙土數兩,衣服數件。1938年,又同戶釜玉等三人去禮泉寨於搶包袱幾個.11月復搶馬莊西門上三毛兒頭煙 房大洋40餘元.煙土10餘兩。興平惡匪周彥昌,多次行劫.1938年6月,持械至興平溫湯坊搶大洋50餘元7月至大谷村搶煙土兩老碗(約50兩).大洋 數十元8月至水道穀子李志遠家搶衣服被於,同月衛去南安谷坊牢四家中搶煙土-壇.大洋18元,去鳳令坊搶劫財物若干,至集家莊張老五家搶煙土兩大碗(約 60兩).大洋60元。11月14日下午,周匪竄至咸陽石羊村搶壯丁訓練隊槍械,被發覺捕獲入獄。

關中西部之寶雞,本為土匪出沒元常之地。自抗戰軍興,兵商難民紛至.更是搶案層出,剪徑時聞。每至傍晚,城站之間,商賈衰退,一二里內,行旅斷絕。除零星散匪不絕於途外,還有大股土匪,著者有活躍於二三十年代的惡匪王海山。王海山,寶雞縣八魚原姚家溝人。早年投入王六娃匪

夥,後伺機槍殺王六娃,獨攬槍支,自成一夥。寶雞縣長餘鴻知,看到王海山勢力漸大,稱霸一方,不受制約,便以招撫方式.委以第七區地方民團長頭銜,從而使 王海山的搶掠合法化。王匪趁機大肆擴充實力,聯絡士紳,出入官府,甚囂塵上,當地群眾對其恨之入骨。1931年,由寶雞縣民團局何雪

堂負責收集地方武裝,把王海山編為常備第一團,給養薪餉由縣裡安排,負責全縣治安。但王仍自行其是,氣焰更加囂張,其搶劫燒殺、綁票勒索日離不斷。王匪兇 殘如獸.其排長蘇有坤死後.王以蘇妻不樣為由.將蘇妻活埋。連長葉永清給父親做帽材,木匠遲來-步便被槍斃。群眾不堪忍受,聯名控告.楊虎城遂派楊竹松團 協助地方民團圍剿王海山。1932年5月.王匪部攢散,王逃往河南。

陝南土匪:陝南山高林密,地方勢力盤根錯節,土匪活動猖獗,著名悍匪有王三春、袁剛、周壽娃等。王三春素以奸掠燒殺著稱,曾活動在鎮巴、宜漢、寧陝等川陝 邊界20多個縣,極盛時期武裝力量達4個團.5000餘人。1914年.王三春把持大小通江河及大巴山一帶,坐青山,把塌口,掌紅吃黑.坐地拉肥。 1929年,王已有200多支槍,五六百人,並與大匪陳德三句結一氣。1930年,王三春將陳匪趕走.獨佔一方,招兵買馬.和、草屯糧.設稅局、銅元局、 制幣廠等,施行財政獨立,並設立軍械處.製造槍支彈藥。巨匪袁剛,佔據川陝交界的西鄉西南大河壩高洞子,橫行10餘年。他在西鄉漁渡壩私設關卡,巧立名 目,徵收護商、印花、查驗等稅款,同時還暗劫富商大戶,聚斂財富。衛以練"神團"為名,大肆擴張勢力.大河、河西、尤池、駱家壩一帶,均成勢力範圍。周壽 娃,外號"周狼..商縣大荊周嶺人。他為匪10餘年,在商縣大荊、III!寺、板橋、黑龍口及洛南、華縣、渭南、藍田等縣邊界燒殺掠搶,稱霸-方。 1935年,周流竄於馬角山、大荊一帶為匪搶劫,不斷糾集同夥,擴大實力。1937年4月.周壽娃突襲大荊另一巨匠古世珍,奪其槍支100餘支,擊斃古匪 80餘人,於是周便牢牢控制了

大荊地區。

綏遠土匪•綏遠因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加之官吏貪汙受賄,苛捐雜稅層出不窮,凶年災荒不斷髮生些不逞之徒,相聚為匪。綏遠土匪.漢人稱為"刮野鬼"飛.蒙 人稱為"忽忽拉蓋"\.以棍撐打劫的衛叫.不浪隊代著名匪首有武萬義、張大雙喜、王英、盧佔魁、楊猴小等。綏匪膽大包天,官府、軍隊和洋人都敢打 劫.1923年打死了比利時神父蘇倫.1926年衛偷搶馮玉祥部400餘槍。著匪盧佔魁,雖曾參加過辛亥革命,但民國成立後趁局勢混亂糾集1000多匪 徒.霸佔-方。1913年,綏遠都統張名招撫了盧匪,授盧以統領名義,駐防五原縣一帶。盧匪被收編後,仍不斷吸收各地亡命之匪,擴大勢力,使其防地由烏加 河擴展到搬山一帶,東西長達百皇之遠。在轄區內,兵匪不分,親如一家。綏東土匪張大雙喜(渾名大老漢)• 在集寧、陶林地區燒殺掠搶,作惡多端,鬧得農民四散逃亡。盤踞於東勝縣的匪首格計老五,擁匪眾300多人,曾一度燒燬東勝縣公署。土匪五十四(姓名不詳) 流竄於興和縣北大肆搶劫,綁票勒索.魚肉百姓,用一種特殊的寫字條方式要求某人按限定時間、地點送來財物,否則嚴辦,接字條者,無一不從。興和縣南區大灘 村更有一土匪世家盧氏,從1909年至1949年,盧氏-家常年在興和、豐鎮、商都等地區樵行搶劫,殺人越貨。他們的口頭語是"生而為強盜.做鬼也不 冤.."寧我欺負人.不能受人欺.."年輕不刁人,到老後悔遲..王八水蛋,有錢就是好漢..丈夫不怕死,死後早託生"與其死於病,無聲無息:不如死於 匪,英名千古"。在這種思想指導下.40年間,盧氏家族中祖孫、父子、權伯、兄弟、於侄相率為匪者甚多,其中被軍隊槍決的達到餘人。

(二)甘肅、寧夏的民~

甘肅-部及寧夏自20年代末成為馬步青、馬鴻邃的天下,實行殘酷的軍閥統治。在軍閥體制下,民不聊生,兵匪頻發。馬仲英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甘肅實力較 強的土匪軍隊.部眾多為騎匪,所過之處..肆行劫殺,寡人妻,孤人子,掠人財物,經道河、臨桃,災達隴西、甘谷、武山以及天山.徽成等縣,所到之地,盡成 丘墟。"又在道河、永昌、武戚、鎮番等縣焚掠屠殺,死人無數,其"暴行日著,神人共憤.不第以甘、青、寧三省之漢族悉以死抵抗,即回族之賢能,亦皆群起而 攻"。l931年,馬匪竄據甘涼一帶,時甘肅政局殆危.河西反變,更形險惡,漳關行營主任顧視同令馬步芳痛剿,一舉擊潰馬仲英匪部,收降其餘部。寧夏土匪 多活動於賀蘭山一帶。賀蘭山地形複雜,交通不便,成為土踵滋生的天然場所。著名匪首有郭栓子、周墩子、梁鳳惠等。郭栓子.祖籍平羅縣,賀蘭山巨匪。 1931年.馬鴻逮對郭匿跡行圍剿,郭為自保,經梁鳳惠等匪夥說合,與另一股匪周墩於聯合到一起,以周為正首領,郭為副首領。合併之後.勢力陡增,眶焰更 漲。隨後,郭栓於收買周匪親倍,趁其不備,一舉將其消滅吞併,從此郭栓子就成為賀蘭山的山大王。郭佔據賀蘭山後,到處燒殺掠搶.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平惠 一帶來往商旅為之裹足。1931年.郭匪與張懷忠、牛佔元等率匪徒100多人,搶劫九泉子董生華家,獲自銀1000多兩,大煙一罐,並將董槍殺。1934 年,郭匪又率100餘人洗劫了臺家堡一家商鋪,搶走大量物資。同年冬,馬鴻遙以"若要想太平.必須賊殺賊"的計策.封官許願.招撫郭栓子.郭為升官發財. 技降了馬鴻逮.被封為平羅縣保安大隊大隊長。

寧夏南部山區另一匪首楊白描(綽號楊老二).擁匪眾1∞0餘人,氣焰囂張。1928年10月,楊匪明火執仗,攻打吳忠。吳忠乃銀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 心.有"水旱碼頭"、"小上海"之稱,城防堅固。楊匪久攻不下,乃縱匪擾事四鄉,搶劫農民!Jl馬財物,搜索民間防匪用的大刀、長矛、土槍、土炮和糧食, 以裝備土匪,重新圍攻。楊匪還勾結馬鴻義、馬建升、馬樹華等匪首,相約聯合攻城,坐地分贓。守軍寡不敵眾,被迫撤出城外3土匪入城後,掠搶三日.燒殺奸 淫,毀壞民房、廟宇、官府等建築不計其數,傷亡百姓甚巨。1929年5月.馬仲英匪夥進攻寧夏域,被吉鴻昌部擊潰.萬餘部眾分為六般,各自為政,其中有 3000餘殘匪逃入吳忠市,並在金狽、靈武兩地燒殺掠搶.鬧得當地田園荒蕪,民不聊生。

(二)新疆匪

青海、新疆地廣人稀,多為牧區,土匪活動與農業區迥異。他們常七八人,或十幾人,或數十人,最多可達百餘人,騎馬待刀,往來迅速,兇悍無比。牧匪搶劫,多 在夜間進行,白天化整為零.隱蔽偵探,主要搶劫過往商隊、較富牧戶、有錢活佛及富格寺院。牧民們稱匪恩、瘟疫、火災、鼠害是

牧區四大害。藏語稱土匪為"巨化"和"恰巴格麻前者指規模較大的職業性土匪,與官府勾結,有一定政治色影;後者類似經濟土匪,多為赤貧戶。草原土匪在搶劫 時,一般奉行"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到本部落之外.甚至到外縣去搶劫,每次搶劫牛羊,少則幾十頭,多則百餘頭,甚至可這千餘頭。但草原土匪搶劫-般不 洗劫一空,往往還給被劫者留下些盤纏和乾糧。青海黃南牧區最大的土匪首領有澤庫縣麥秀部落的龍泉爾久賽,夏德日部蓓的公保加知妥,河南蒙族自治縣達參部落 的尼什江東雜,

外斯部落的縈南←熱海和越洛,循環縣剛察部落的宗吾加洛•阿卡江鬥寧等。

新疆地處內陸,各民族雜居,矛盾複雜,土匪滋生往往與民族衝突高關。1939年,盛世才限令北疆青河等七縣於1940年s月將所有的武器,包括刀、槍、於 彈一律上交,並扣壓七個縣的頭目,激起民變,富蘊、青河縣群眾打死了收槍士兵,盛世才派大軍血腥鎮壓,死傷無數.大部為哈族群眾。194呻年5月,大約有 1500人被迫流亡野外,成為土匪。①1940年10月,盛世才派岳父邱宗睿去談判,答應取消阿山領導中的漢人,方才安撫了此事。

新疆還有一些外籍土匪。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批沙皇將領發動叛亂,失敗後潰逃中國,一部分進入黑龍江,一部分進入新疆。進入新疆的自俄匪幫,主要由沙 皇時代的貴族、地主組成,活動在北疆的伊犁、培城、阿勒泰地區。他們時而接受招撫,潛伏一時,時而攻城掠地,肆意搶掠。活動在伊犁的主要是阿連閥夫、杜託 夫等率領的5000多白匪。1920年,阿匪進人烏魯木齊,接連向地方當局索糧,衛向俄國商行派款,還武裝搶劫,引起民怨沸騰;楊增新遂派兵遣將,將其包 圍繳械,阿匪被俘,引渡給蘇俄處死。留住博樂的杜托夫部舉行暴亂,燒殺焚掠,被當地駐軍平息.匪首被擊斃。1921年10月,臼匪巴赤齊率8000餘人竄 據珞城,新疆省政府元力抗擊,只能聽任其住在塔城,並供給糧草。巴匪惡習難改,不斷襲擊中國駐軍,還南犯烏蘇、綏本(瑪納斯).其"經過蒙古哈薩克各遊牧 部落.焚燬

喇嘛廟宇,搶掠部民牲畜"將部民"數十年精華搶劫-空,豪哈頭目之未盡脫逃者,勒令分向部眾辦供牲畜財物,並派員持槍到處直接強索。各地農商與牧民因此損失慘重。

除白俄土匪在北疆活動外,在喀什還有英籍土匪。1935年5月.馬仲英匪部馬佔倉攻下喀什葛爾漢城(疏勒縣).著匪烏斯滿(柯爾克孜族〉也攻入喀什。不 久,有"和闌王"之稱的伊敏與沙化提大毛拉亦率部開往喀什,幾路人馬各懷鬼胎,都想做喀什王。英國僑民胡南本哈直在此混亂之飢.到處招兵買馬,自立山頭, 充當土匪蕾長,肆無忌憚地搶掠民眾財物,然後在7月間流竄到葉爾羌-帶。1936年,胡眶擴充至500多人,遍佈喀什各縣,到處搶劫殺人,弄得人心惶惶, 秩序混亂。鬍匪"強迫群眾供給他們驢馬、牛羊、糧食和女人,不遵命者立即拘押,輕者受到皮鞭抽打之苦,重者殺頭。"(3)為消除匪患.1938年1月,盛 世才成立了邊卡大隊.經多方努力,終將英籍土匪根除,穩定了南疆的局勢。三西北土匪對鄉村社會的嚴重負面影晌長時間、大範圍土匪的不斷侵襲和破壞,在相當 程度上撕裂了民國政權的地方權力網絡.削弱了國家對鄉材社會的控制力,進步加劇了西北鄉襯的失範狀態和社會危機。一些地方劣紳、土豪、惡霸地主趁機勾結土 匪形成新的權勢網絡,有些鄉忖甚至是土匪、地主、商人三位-體。這種狀況對西北鄉村社會的變遷過程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基層權勢更遠的短暫性和殘暴性

在傳統的鄉材社會里,士紳作為一種權勢力量,發揮著管理本地部分公共事務的重要功能,扮演著政府官員與平民百姓中介人的重要角色,有時也會對地方政府的施政提出批評以至反對和抵制

本穩定和緩慢發展。民國肇建以來,軍人"變成了政治鬥爭的主角'咆,政局動盪,戰搞不斷,使士紳這一鄉村精英階層逐漸被推向了社會邊緣。在土匪的頻繁騷擾 下,→部分士紳流向城市,而另一部分則被迫與土匪合作甚至合流,這就引發了鄉村社會權力結構的逆向變動和權勢的轉移。借重學銜、功名、身份、社會地位等主 導鄉忖社會事務的開明士紳.不得不讓位於以暴力為於段的劣紳。隨著鄉村精英階層的退出鄉村事務的中心舞臺.鄉村社會的治安狀況便急劇惡化下去。代之而起的 是一個土匪、土豪、劣紳和惡霸地主的世界。一些土匪直接控制著一個或幾個鄉村,留居村裡的土豪、劣紳和惡霸地主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種關係網,重新構 築自己的權勢範圍。有些鄉村裡甚至土匪與劣紳含而為,形成紳匪統治的局面。據1940年對陝西省7縣60個鄉(保)長的調查.其中出身軍人、土匪者佔 28.3%哇。而

同年的另一份調查則顯示,陝西退伍軍人也多與土匪有密切關係,有的本身就是土匪出身,如退伍將宮中的李憲臣、孫輔臣、沈笠亭、韓世本、趙翰章、薛子敬,退 伍校官中的張子厚、韓於芳、張志強等①。這種情況表明,獲得鄉村極勢的主要因素已由原來的"功名學歷"轉換到"暴力資本"上來,暴力成為建立鄉村威望的重 要資源。土匪勢力對鄉村的滲透,鄉襯社會中暴力權勢階層的崛起,意味著更加野蠻的掠奪和更大的壓迫與剝削,使鄉村的自我治理和修復功能大部喪失。匪紳依靠 暴力所建立前鄉村權威,隨著土匪之間的爭鬥火併而不斷改換門庭,使其與鄉村社會的公共利益關係極度弱化,這又導致了基層權勢更迭的短暫性和殘暴性。

(ι)阻礙歹鄉村經濟的發展,如深J鄉村社舍的贊困化程度

土匪是-群無業遊民,他們一不做工,二不務農,三不從事正當的經商活動,為聚斂錢財、維持生存,只有去搶劫、綁票、攤派、販毒。這些非法活動對原本就十分 貧困的西北鄉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嚴重阻礙了鄉村正常的經濟發展,加深了西北鄉村社會的貧困化程度。以綁票為例,土匪頻繁

的綁票使得鄉村的富戶急劇減少,而綁票的對象也從富戶轉移到中農,導致了鄉材經濟水平的普遍下降。隴縣吳山土匪王友邦常把綁來的肉票押入石洞內,以粗米淡 飯維持其生命,然後派人勒索錢鈔(主要是白洋),當時的白洋以尺、丈計算(白洋一百為一尺,一千為一丈)...一票"索要一尺到幾尺,甚至達一丈以上的白 洋,或者索要大煙土、布匹、綢鍛等貴重物品,如不按時送來,JlIJ要"緊栗子..即拷打肉票。許多家庭為贖出人質,往往傾家蕩產。還有攤派,王友邦在吳 山即直接向梨林川南村徵糧派款.而且隨派隨收,三日之內必須交滑,並有土匪專門催款.稍有抗拒.即遭殺害。陝南商縣土匪周壽娃,1944年一次就派給大 荊、腰寺壯丁費ω00銀元,小麥1000石。寶雞的王海山,除了在寶雞縣私自派糧收款外,還要當地百姓供其四弟上學,寶雞七區30多個村,每襯20塊硬 幣,全年負擔600多元。砸窯更是土匪對鄉村的瘋狂掠奪。1925年4月,吳山土匪王友邦去砸棗林寨.千餘土匪於黑夜潛伏襯莊四周,趁黎明木門柵欄剛打開 之機,蜂擁而入,燒殺搶掠,房屋大部化為灰燼.村民傷亡四五百人.被綁票10餘人。丟條於是土匪較"文明"的一種掠奪方式,他們將寫好的紙條偷偷放入農戶 家裡,指明索要錢糧數額,限期繳納。綏遠土匪"五十四"在興和縣就常以無名帖向群眾丟條子,且以單丟為主,並限定時間讓其送來財物、牲畜、糧食,逾期不交 者.嚴懲不貸。一般百姓在此淫威之下,莫不服服帖帖,按條交納。

(主)衝擊立傳統倫理道混規範.ZETι立社舍風氣

土匪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來自社會的攝底層,他們飽受凌辱和盤剝,內心充滿了對上層社會的憤恨和忌妒。為匪之後,他們就通過瘋狂的燒殺淫掠向不公平的社會進行 變態的報復。這種強烈的反社會性使土匪喪失了社會角色意識,他們元妻元子,缺乏文化教養.無責任感和廉恥感,也沒有文飾習慣,只看重眼前利益.盲目崇拜武 力,行為極端殘暴和野蠻。土匪的意識和行為都脫離了主流社會.在他們的生活世界裡,傳統倫理道德完全失效.反之則形成一種特殊的"犯罪亞文化"並以此來主 導他們的一切活動。在肆元忌憚的燒殺搶掠中,土匪們將這種迷信暴力、藐視倫常的變態觀念四處描徽.嚴重破壞了人們普遍信守的基本倫理道德規範,惡化了社會 風氣。如綏遠興和縣南區大灘材的盧氏家族,世代為匪,其信條就是"不能搶奪人.一輩子*受窮"。在此思想觀念指導下,盧氏家族相繼為匪40餘年。專門從事 鴉片毒品走私販運及搶奪的煙匪,以及販賣人口的拐匪,都對道德的淪喪和世風的敗壞負有不可饒恕的罪責。煙匪橫行,使得鴉片氾濫成災,對社會危害極大。以陝 西為例.1933年至1935年,外運鴉片數量總計達2400多萬兩。煙匪販運的伎倆層出不窮"或溝通姦商,充作製毒原料:或依恃特殊勢力,夾帶入 境"..有由郵局寄遞者.有溝通輪船、火車、水手、司機及民船代運者;亦有用種種秘密方法夾帶走私者。"(1)甚而組成武裝走私團伙.公然販運。搶奪煙土 也是土匪的家常便飯。據{陝西司法公報}載1927年9月.土匪搶去乾縣慈母材王榮煙土300多兩1928年9月,土匪搶去橫山縣韓家岔永盛德等三家商號 煙土1600多兩1929年l月,土匪又在南鄭縣下壩村李潤家中,搶去臼桂華寄存的煙土800多兩。1933年初,陝北悍匪楊猴子事數千匪眾,將三邊地區 民間煙土掠奪淨盡。1939年,陝南匪首周壽娃糾合匪眾2∞多人,佔據商縣大荊鎮,四處搶掠民間煙土,然後武裝販賣。

拐匪在利潤的驅使下.使用最奸詐、最虛偽的謊言.以索債、誘賭、誘酒、誘食、說詐勒索、介紹職業、合夥開店、強行綁架等種種手段.將無辜的婦女兒童以至老 實鄉民拐騙他鄉。特別是在大災之後,被拐婦女、兒童成倍增長。如陝西1929年大早後..兩年內由陝賣出之兒女,在風陵渡山西方

面,可稽者四十餘萬。"①她們中絕大多數都被拐匪賣到妓院,成為娼妓.有的則賣給有錢人,做小老婆,結局十分悲慘。當然,情況也不是一刀切的。土匪總的來 說是-股作惡的勢力.但不可否認.土匪中除了任意劫掠式的惡匪之外,還有一種劫富濟貧式的"義匪也就是霍布斯鮑姆所說的"社會土匪"。霍氏認為"社會土匪 (俠盜)往往出身於農民,政府與地主鄉紳視其為罪犯,但民眾卻把他們當作英雄來崇

拜。在民眾的眼中,他們是勇士,是復仇者,是獻身正義的元畏鬥士.甚至是自由的領路人,他們由此而得到敬仰和幫助。"Ql就西北來說.劫富濟貧式的"義 匪"即是有名的關中刀客。刀客起源於關中農村,以打富濟貧、反抗官府為目標,決不禍及百姓。著名刀客領袖嚴孝全就宣稱誰替老百姓辦事,我就跟誰t,,@可 見,奉行替天行道.打富濟貧義舉,是刀客規範自己活動的標誌。刀客前期首領王獅子為貨主護商漸富.且行俠仗義,保商抗宮,聲名遠揚。蒲城刀客首領李滿盈、 郭東生,朝邑刀首甲午兒等亦慕名投順。

楊虎城也曾是刀客的活躍人物,曾發起組織"孝義會民開展抗暴抗捐鬥爭,後因打死稍城惡霸李幀,拖槍為"匪"武裝反抗官府。王獅子、嚴孝全、楊虎城的行為,充分表現了刀客同情貧民、敵視官

府、匡扶正義、打抱不平的特點。

結語

從本文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民國時期的西北地區,軍閥割據,政局動盪,戰禍連綿,吏治腐敗,災荒頻仍,整個鄉村社會呈現出持續的生存危機。大量農民被迫流離失所,弱者轉子溝蟹,強者怪而走險,或直接淪為劫匪,或吃糧當兵攢散後拖槍為匪,說明生i1無著的流民是土匪的主要來源。

(2)民國近38年間,西北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以及綏遠各省兒乎無時元匪,無處無匪,尤以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為土匪活動的猖獗階段,陝西和綏 遠的匪息最為熾烈。與-般農業區有所不同,西北牧區、民族雜居區的土匪則多為事j悍異常的騎匪.邊疆地區也有-些外籍土匪。西北土匪大都是任意劫掠式的惡 匪,但也不排除有少數行俠仗義、打富濟貧的"義匪"後者常常會發展為農民武裝反抗官府的抗暴抗捐鬥爭或投身於民主革命行列,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 而論。

( 3 )凡土匪都具有天然的叛逆性、反抗性和破壞性。民國時期西北土匪的綿延不絕,既是西北鄉村符續生存危機的產物,也反映了廣大農民對民國地方政權的嚴重不滿 和離心傾向。而土匪的不斷侵襲和破壞,衛進一步加劇了西北鄉襯的失範狀態和社會危機,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西北如此,全國亦如此。不消說.民國時期的社 會病所在多有,土匪不過是民國肌體上衍生出的致命的社會毒瘤之一罷了。

(4 )土匪的極端反社會行為,一方面彰顯丁民國時期鄉村社會矛盾的尖銳性、鄉村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則說明社會變革(無論是革命與改良)極其必要,只有社會變革才能使鄉村社會整合與道德規範重構成為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