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 文

  “婆,過兩天咱西觀山廟會呢,我和我媽就看你來了,你最近身體好麼?天氣熱滴很,你多喝水,熬點綠豆湯喝……”  剛剛和外婆在電話裡聊了一通,掛了電話,突然心血來潮,很想寫一些關於外婆的瑣事。人總是這樣,等到失去了之後才覺得珍惜。就像我自己,一直想寫一些關於爺爺奶奶的生活瑣事,大概這個念頭在讀高中時就有了,不曾想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竟沒有寫下隻言片語。時至今日,奶奶、爺爺和外爺先後去了極樂淨土,而我也已到了不惑之年。

  外婆家就在西喬山腳下,站在村北的地頭上向北望去,一眼就可以看到山上的廟宇。一年一度的西喬山古廟會在農曆六月中旬,這段日子也是外婆最開心,最忙活的時候,因為母親和三個姨,以及很多親戚都會陸陸續續去看外婆,順便去西觀山看戲。
我的外婆 文/陳文娟


​ 外婆今年八十三歲了,身體還算硬朗,自己可以料理一切家務。記憶中的外婆一直都是那麼慈眉善目、和藹可親。每次我邊進舅家的大門邊喊著:“婆、婆……,隨後就聽見我婆說:“蠻兒咋,趕緊進來,是我哪個狗娃來了?……”  在我婆心裡,無論她的孫子們年齡多大,都是她的狗娃。(狗娃是對小娃們的暱稱)如今我都四十了,她還一直這樣叫我,我不會刻意賣弄我的幸福感,但是聽見我婆叫的一聲“狗娃”,我心裡美滋滋的,彷彿一瞬間就回到了三五歲的時光裡……

  那是春暖花開的晴朗日子,我婆帶著我去坡上的地裡拔草挖薺薺菜,她提著大攀攏,我提著小攏攏,她一邊走一邊給我講故事,記憶最深刻的是孟姜女哭長城。上學後,我從書上看到那雄偉的城牆,就一直在想:孟姜女的眼淚得有多麼厲害啊?那兩股眼淚應該和大口井澆地的水管差不多吧,把城牆都能沖垮半邊……當然這個故事大約只是一個傳說,但卻成了我童年裡最珍貴的記憶。

  至今我都覺得呱呱墜地來人世的我們,如果沒有穿過外婆做的花襖襖和繡花鞋,沒有枕過外婆做的貓娃枕頭,沒有披過外婆做的虎頭披風;滿月時沒有鑽過外婆蒸的圈圈饃,那麼整個人生都不會圓滿。或許我說的有點過了,當然這裡我明顯有點賣弄的嫌疑,因為這些稀罕物件我都有,所以我從骨子裡覺得我是外婆的值錢寶貝,無論我出生在何等狀況的家庭,外婆的關愛,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我的外婆 文/陳文娟

我的外婆 文/陳文娟



​  那是我還未成家的時候,看見母親做著各種花樣的小鞋子和小棉襖,我好奇的翻著看著,母親就說:“這是給你們姊妹幾個以後的娃娃準備的,趁我現在眼睛亮,老早準備好,到時候就不亂了……”應該是同樣的情景:在我母親未出嫁前,在我未出世前,外婆也應該對母親說了同樣的話……這樣的愛,世代傳承,根深蒂固,令人回味。 如今,我們這些所謂念過書、進過城的人,耐不住性子,拿不起針線,試問:我們拿什麼去傳承這樣的愛?真是慚愧啊!這些手工活裡所傾注著滿滿沉沉的愛,和我們的黃土地一樣厚重,值得所有人懷念和敬重。

  “嘟兒呔,羊麻嚡,雞上架,生了個娃,點著燈,會楞楞,頭明跑了個踢騰騰……米米毛,上高窯,高窯高,掏噓噓(麻雀),噗㘄㘄,都飛了,把老貓氣死了……”這是我家兩歲半的小寶最近常常掛在嘴邊的兒歌,我們家鄉話把這些叫口嘙,這些也是我小時候在外婆家學會的,現在母親又教給了我的孩子……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六十幾年前我的母親咿呀學語時由她婆教給她;四十年前,外婆教給我;現在母親又教給了我的小寶,那麼自然,那麼順口,那麼動聽,這些我以後也會教給我孩子的孩子,讓這最原生態的天籟之音和愛永遠傳承下去。

  每次去看望外婆,她老人家總是準備好多好吃的給我們。春天的苜蓿菜鍋盔、韭菜餃子,夏天自己種的黃瓜和西紅柿,秋天蒸的南瓜包子,初冬的火罐甜柿子……這些都是人間美味!
我的外婆 文/陳文娟

我的外婆 文/陳文娟



​  外婆總是很上心我們的事,她的世界裡主角從來不是自己。記得我在西安上學時體檢,肝功不好,轉氨酶略高。外婆得知後,跑到大隊老中醫那裡問了問,老中醫說把春天的茵陳摘回來曬乾泡水喝可以平肝明目降火,對肝臟好。從那時候起,我每年正月初三給外婆拜年,她都會把曬好的茵陳給我裝好,還叮嚀我要經常泡水喝。二十年來她一直都不曾忘記。今年清明節我和母親一起去給外爺掃墓。臨回家時,外婆步履蹣跚的跟出來,把一包乾茵陳塞給我……瞬間,我鼻子一酸,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還好隔著車窗玻璃,外婆應該沒有看見。我的轉氨酶正常很久了,但是我還是會帶著外婆曬好的茵陳,我好想給她說:“婆,你腿腳不利索了,以後不要摘茵陳了”,可我說不出口,我想外婆摘茵陳的時候心裡有念想,看著我帶走茵陳她心裡舒坦。我默默地在心底感謝深愛著我們的外婆。

  外婆一心向善,虔誠皈依已經幾十年了,我覺得她就是佛的化身,遇事總是很豁達,時常開解我們。有一次我和外婆聊起家常,隨口說了幾句埋怨老公的話,她便寬慰我:“你是姊妹們裡的老大,懂的事多,帶個好頭。兩口子過日子,不要覺得誰吃虧了,誰不好誰好,這世上的事,看起來你吃虧了,其實都是你的福報,一家人一起生活,不吵不鬧不正常,吵了說了就過去了,記滴多就把人憋死了,忘了不好的剩下的就是好的了……社會這麼好,你們都是好娃娃,都好好滴過好日子……”聽完外婆一席蘊含著深奧真理的話,我自己很愧疚,白活了幾十年光景了,突然覺得人世間的路,我才剛剛上道。

  外婆的經歷很坎坷,可以寫一部長篇小說。在她那個年代裡,吃苦受累根本算不了什麼。她的老家是甘肅的,遭遇年經的時候,她已經嫁人生子了。那戶人家光景不好,在重男輕女的時代,不給她和母親吃東西,還時常飽受家暴,當時母親不到兩歲,外婆覺得她必須去逃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娃餓死。

  饑荒的年月逼得人走投無路了。外婆偷偷的揹著母親,在一個安靜的夜晚逃命去了。試想一下,一個大字識不了一揹簍的女人家,攜帶一個骨瘦如柴的娃娃,從甘肅某個小村莊步行逃難到陝西扶風,這期間經歷了什麼?我不敢想象,更不忍心去想。一路上風餐露宿,沒有食物充飢,一路上靠乞討活命,還提心吊膽怕後面有人追來……

  外婆說,那時候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害怕,她覺得最害怕的是看著自己生的娃餓死……她一直記得給過她一個玉米棒充飢的人,那人看見母親太小,實在不忍心把孩子餓死,就給了個玉米棒,母親當時營養不良,快兩歲了牙齒都沒有長出幾個,外婆把玉米嚼碎餵給她。她還說,有時候運氣好的話就能討到半個黑饃,母親吃裡面軟和的,她吃外面的幹饃皮……就這樣不知道走了多少天,她們逃到了關中。後來經人介紹,外婆和外爺成家了,結束了流離顛沛,開始了新的生活。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冥冥之中有神靈保佑外婆?又或許是外婆求生的信念與勇敢感動了上蒼,才成就了一個這麼堅強的她!她歷經了數不清的磨難,依舊對生活充滿著熱愛和信心,讓我深深的敬佩!外婆就像是一棵參天大樹,一直默默無聞深深地紮根直到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她一生養育了七個孩子,如今四世同堂,家裡時常熱熱鬧鬧、一團和氣。  

 我們孫子輩的就有十七個,大家你來我往、隔三差五的就會去看望外婆,特別是每年農曆十一月外婆過生日和正月初三待客的時候,家裡的親戚要安頓幾桌才能坐下,大家最喜歡吃外婆做的哨子面,坐在一起開心的笑著聊著,外婆看著滿庭院的孩子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線……外婆思維很清楚,身板也硬朗,我覺得是她至苦至艱的經歷磨礪了她,是她的善良豁達,堅強勇敢成就了她,才有如今這甜甜蜜蜜的福氣。

  “馬蹄槓(樹木的葉柄像馬蹄形狀),紅杆杆,我是我婆的心坎坎……”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寧願不要長大,穿著外婆做的繡花鞋,唱著外婆教的兒歌,枕著外婆做的貓娃枕頭,沉浸在兒時美美的夢中永遠不要醒來。。。。。 

 我深愛著我的外婆,願她就這麼一直穩穩當當、健健康康的!

  2018.7.26 扶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