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檔案——更始帝劉玄:撿來帝位,草草而死

帝王檔案——更始帝劉玄:撿來帝位,草草而死


帝王檔案——更始帝劉玄:撿來帝位,草草而死

帝王檔案

帝王檔案——更始帝劉玄:撿來帝位,草草而死

大事紀

劉玄,南陽舂陵(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西漢皇族後裔,漢景帝劉啟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更始政權建立者。更始元年(公元23年),劉玄被綠林軍立為皇帝,年號更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滅亡,劉玄人主長安,成為天下之主。更始三年(公元25年),更始政權在赤眉軍和秀大軍的兩路夾擊之下,土崩瓦解,劉玄向赤眉軍出降,

獻出傳國玉璽,更始政權滅亡。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後劉秀大將鄧禹遵劉秀之意將劉玄安葬在長安附近的霸陵。

帝王檔案——更始帝劉玄:撿來帝位,草草而死

赤眉軍

一、更始稱帝

王莽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遍及全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

綠林、赤眉起義。

天風四年(公元17年),荊州一帶發生饑荒,於是,便有新市(湖北京山縣東北)人王匡、王鳳兄弟聚眾百人發動了反莽起義。他們殺富濟貧,除暴安民,深受群眾擁護,數月間發展到七八千人。他們的根據地在綠林山(湖北大洪山)中,故稱綠林軍。地皇三年(公元22年),綠林起義軍分兩路出山,一路以王常、成丹等人為首,率兵進人南郡(湖北江陵),號稱下江兵;另一路以王匡、王風等人為首,率兵進人南陽,號稱新市兵。又有平林(湖北隨縣東北)人陳牧、廖湛等聚集千餘人響應,號稱平林兵(後與新市兵合併)。還有一支起義主力軍是赤眉軍,其首領是樊崇。樊崇是琅琊(山東諸城)人。天風五年(公元18年),樊崇發動起義于山東莒縣。為了使起義軍與王莽軍相區別,他們用硃色塗眉,所以號稱赤眉軍。

就在各地農民起義接連爆發的同時,漢王室沒落的貴族劉氏子孫也乘機起來。他們打起“反莽復漢"的族號,企圖利用農民起義的力量,在反莽鬥爭中建立自己的勢力,奪取政權。首先是劉邦的遠支皇族劉玄,隻身投人平林軍;其次是劉繽、劉秀,他們是劉玄的族弟,糾集宗族、賓客七八千人,組成舂陵兵,投人新市兵。更始元年(公元23年),新市、下江、平林於宜秋(今河南唐河東南)匯合成一支起義軍,北進大破莽軍,取得重大勝利。

宜秋大捷後,以王匡、王風為代表的農民起義首領,對劉繽、劉秀這夥人早已有所警惕,不願意讓領導權落到劉繽兄弟手中。但是,由於他們又受到“復漢”思想的影響,還是想從劉氏家族中選擇自己的領導人。選來選去,他們便看中了劉玄。在王匡、王風看來,劉玄為人“懦弱”,不像劉繽那樣專橫;劉玄是隻身投人農民軍,不像劉繽那樣有一批自己的人馬。正當劉繽積極準備篡權奪位的前夕,農民將領便於更始元年(公元23年)2月,在洧陽(河南南陽南)立劉玄做了皇帝,建元更始。劉玄就這樣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同年9月,劉玄移都洛陽。同年10月,起義軍攻人長安;更始二年(公元24年)春,劉玄由洛陽移都長安。

帝王檔案——更始帝劉玄:撿來帝位,草草而死

綠林起義

二、短命皇帝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當劉玄遷都洛陽時,樊崇曾率領20餘名赤眉軍首領前來歸附,劉玄僅授予他們一些列侯封號,對30萬眾的赤眉軍則根本未做任何安置,這使樊崇等大失所望,廣大赤眉軍將士也更加不滿。赤眉軍遂脫離更始政權,在河南一帶轉戰,並決定西攻長安。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軍進至華陰,在地主和巫師的慫恿下,擁立當時在軍中放牛的巧歲少年劉盆子(也是西漢宗室)做皇帝,建立“建世政權",與長安的更始政權相抗衡。而劉玄的更始政權則由於政策失誤,在關中立足不穩,軍事上接連敗退,形勢緊急。申屠建、張卯、廖湛等私議,打算放棄長安東歸南陽,遭到劉玄堅決反對,綠林軍內部發生分裂9劉玄先後設計殺死申屠建、陳牧、成丹等人,王匡、張卯聯兵一處,在長安城內與劉玄軍隊展長達一個多月的混戰,最後出城投降了赤眉軍。更始三年(公元25年)9月,赤眉軍進人長安,綠林軍將領大部分投降,

劉玄逃到高陵後走投無路,也只好投降赤眉軍,不久後即被殺掉。


帝王檔案——更始帝劉玄:撿來帝位,草草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