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暮春橋是古中市河上僅有的橋嗎?有何依據?

小草遍地吾平凡


說到泰州的暮春橋,就不得不說到南唐大學者、廣陵人徐鉉。徐鉉是南唐大臣、吏部尚書;宋滅南唐,他又做了宋朝的大臣、散騎常侍。其人官階很高,但在《宋史》中卻好像無傳。

徐鉉的詩,出自肺腑、情到語流,平易淺切、真率自然;不用奇字、不押險韻,文速則意思敏壯,緩則體勢疏慢,頗近白居易詩風。他提筆即寫,且文思敏捷,無生澀雕琢,而深警不足。


南唐是五代時期南方的一個割據政權,徐鉉出仕吳任校書郎,主管草擬詔命,國主李璟和後主李煜。因與宰相宋齊丘不和,949年,與其弟弟徐鍇同被誣洩機事,貶鍇為烏江尉,貶鉉為泰州司戶掾。

海陵城裡春正月,海畔朝陽照殘雪;城中有客獨登樓,遙望天邊白銀闕。徐鉉到泰州時,應該是深冬季節。常年寒食在京華,今歲清明在海涯。顯然,這是徐鉉到泰州後的第一個清明節。


魂夢悠揚不奈何,夜來還在故人家;香蒙蠟燭時時暗,戶映屏風故故斜。檀的慢調銀字管,雲鬟低綴折枝花;天明又作人間別,洞口春深道路賒。描寫了徐鉉在夢境中與愛人相見的場景,表達了自己對過去時光的追憶。

唯餘遷客淚,沾灑後池旁。後池為泰州郡齋一景,郡齋勝境有後池,山亭菌閣互參差。好在時任泰州知州陶敬宣,與徐鉉有舊,文酒酬會,故人雖為貶來,卻也頗為禮遇之。海陵郡中陶太守,相逢本是隨行舊;乍申拜起已開眉,卻問辛勤還執手。


暮春橋下手封書,寄向江南問越姑;不道諸郎少歡笑,經年相別憶儂無。這是徐鉉寄給京中好友鍾謨,請其轉交給越賓的。多情的越賓者,京中名妓也,收到信後亦多感傷,請鍾謨代答徐鉉曰:一幅輕綃寄海濱,越姑長感昔時恩;欲知別後情多少,點點憑君看淚痕。

可見五代十國時,暮春橋已經存在,徐鉉就謫居在暮春橋附近。暮春橋,又稱豐利橋、高草橋、裡高橋,東臨海陵南路,西接昇仙橋南小街及暮春街,原為磚橋,2002年泰州中市河整治工程中被改建為橋身鋼筋混凝土結構配以白石欄杆的平橋,是中市河上僅存的橋。


《崇禎泰州志》記載,豐利橋自南村負草來鬻者多聚此,俗呼高草橋,此南水門入第一橋也,舊名暮春橋。951年春,徐鉉蒙召還京復為主客員外郎知制誥,回首這座相伴他近兩年的暮春橋,總有聚散紛如此,悲歡豈易齊的越姑之思。

徐鉉《貶官泰州出城作》:浮名浮利信悠悠,四海乾戈痛主憂;三諫不從為逐客,一身無累似虛舟。滿朝權貴皆曾忤,繞郭林泉已遍遊;惟有戀恩終不改,半程猶自望城樓。



淳化二年,廬州女僧道安誣陷徐鉉奸詐營私、與姜氏女通姦,雖查無實據,但徐鉉還是被貶邠州為靜難行軍司馬。這已是第三次被貶了,前兩次在南唐,在垂暮之年,趙宋的打擊尤為嚴重。身心俱疲、環境惡劣,不到一年、溘然長逝,時年七十六。

徐鉉的才華,或許可以做蘇秦、張儀那樣的縱橫策士,惜乎生不逢時,這是徐鉉個人的悲劇,也是趙宋的悲劇。他性簡淡寡慾,質直無矯飾,陸機、陸雲所不能及也。


抱甕何人灌藥畦,金銜為爾駐平堤;村橋野店景無限,綠水晴天思欲迷。橫笛乍隨輕吹斷,歸帆疑與遠山齊;鳳城回望其堪畫,萬門千戶蔣嶠西。

晚清詩人康發祥,有一首竹枝詞:灣頭東去水如煙,最好清明祓禊天;可憶南唐徐騎省,暮春橋下過年年。一朝削跡為遷客,旦暮青雲千里隔;離鴻別雁各分飛,折柳攀花兩無色。盧龍渡口問迷津,瓜步山前送暮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