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汗藥究竟是什麼藥?

蠟筆丶詩妹灬


所為得蒙汗藥,也就是曼陀羅花提煉出來,曼陀羅花有家種植的,也有野生的。



曼陀羅大多數開的是白花,一棵曼陀羅,肥料充足,曼陀羅能長很大,曼陀羅的枝條也很旺盛,在連雨季節,要進行防澇,曼陀羅太澇了,葉子腐爛,甚至導致死亡。

曼陀羅怕風,因為曼陀羅枝條很脆,風一刮,會把枝葉刮斷的,一般都是用樹技插在地裡,把曼陀羅綁上樹枝上,不容易掛斷。


曼陀羅秋天開花,天越涼爽,開的花越多,早上開花,晚上就可採摘,然後晾乾,儲存起來。

曼陀羅花的葉子,有一種很不好聞的味道,經常聞它的味道,對身體沒有好處,曼陀羅花,可以說沒有病蟲害,不用打農藥。

曼陀羅花,要想留種子,曼陀羅開得最早的花,不要採摘,就可以做種子,種子是圓形的,身上外表長的是刺,長大以後,要每天的觀察,等到種子裂口就可以採摘,如果採摘晚了,種子會從裂口的地方落在地裡,一顆種子的果實,能有一百多個種子。



曼陀羅花它全身都是有毒的一種植物,有人用曼陀羅的葉子,煮水喝,造成植物神經紊亂,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不認識人,住了半個月,才清醒,所以曼陀羅的毒性很大。

有人用曼荼羅花,七個花,泡白酒,身上哪疼擦哪,曼陀羅只能外用,不能內服。


聖伯


蒙汗藥,在《水滸傳》裡,放翻了多少英雄好漢。晁蓋在智取生辰綱時,白勝就用蒙汗藥放倒了楊志等一干人。孫二孃的黑店也差一點把武松放翻。

蒙汗藥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羅花提煉物,主要成分是東莨菪鹼,具有麻醉作用。

東漢末年的華佗做外科手術,先採用麻沸散麻醉病人,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羅花。

史料記載的蒙汗藥

北宋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記載:“五溪蠻漢,杜杞誘出之,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

明朝魏浚在《嶺南瑣記》、清朝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中也有記載:“用風茄(曼陀羅花)為末,投酒中,飲之,即睡去,須酒氣盡以寤。”

東莨菪鹼

具有劇毒和麻醉作用,可用於阻斷副交感神經,也可用作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

東莨菪鹼0.6mg皮下注射,常作為全麻醉前給藥。

解毒方法:用甘草汁


沂藍書院趙月光


 蒙汗藥是真實存在的,它源於古代的麻醉劑。它本是進行外科手術用的,卻陰錯陽差被某些人用來謀財害命。 在中國人的傳說中,“蒙汗藥”總是與神秘莫測的江湖文化緊密聯繫,它是盜賊們慣用的一種神奇藥劑。相傳,被坑害的事主只要服用此藥,便會立即暈倒,長睡不起,沒有解藥難以救治;或等藥性散失後,方能甦醒,但往往已經人去樓空,錢物兩盡了。

      蒙汗藥描寫

      關於蒙汗藥的描寫在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中多次記載,比如在《水滸》第二十七回《孟州道母夜叉賣人肉》中的一段話:“那婦人哪曾去切肉?只虛轉一遭,便出來拍手叫道:‘倒也!倒也!’那兩個公人只見天旋地轉,噤了口,望後撲地便倒……只聽得笑道:‘著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孃的洗腳水!’”這裡“母夜叉”孫二孃所說的“洗腳水”,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蒙汗藥”了。孫二孃依靠此藥將押送武松的兩個差人麻翻在地,虧得武松本人警惕性高,見酒色發渾,起了疑心,不然景陽崗上的打虎英雄,恐怕就真要變成母老虎手中的人肉包子了。

      《水滸》中蒙汗藥最淋漓盡致的發揮當屬“智取生辰綱”這場戲。楊志、軍漢、都管等眾人在黃泥岡吃了晁天王等人賣的藥酒之後,一覺從日色當午“直到二更,方才得醒”。而他們所押送的生辰綱早被取了個乾淨。看來,蒙汗藥往往是與酒搭配使用的,自古英雄有哪個不好酒?卻往往因為這酒誤了大事,把蒙汗藥下到酒中催人服下,當真是難倒英雄的絕妙計策了。

      治病救人之良藥

      透過傳說的迷霧,我們大致可以將蒙汗藥的特點做如下總結:首先,該藥藥性極強,人服用後可迅速導致昏迷,經過一段時間後方有甦醒的可能。這中間有何事發生,則渾然不覺;其次,該藥能夠溶於酒水之中,除了酒是古代的大眾飲品,容易得手之外,想必是需用酒色和酒味來掩蓋蒙汗藥自身的顏色與味道。但終有馬腳露出,下了藥的酒往往顏色發渾,味道也變苦,因此只要有經驗,警惕性高,人是可以發現的;最後,根據傳說和小說中記載,和很多著名毒藥一樣,蒙汗藥是有解藥的。用冷水噴面或強灌特製的藥湯,就能使人體內的藥性很快散去,甦醒過來。

      說來說去,蒙汗藥當真是神奇啊,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感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然而,這終究是傳說與文學的描述,以科學的角度來考量蒙汗藥,人們不禁要問:真的有如此神奇的藥劑存在嗎?若有,它的藥物成分應是什麼呢?

      其實,我們可以從中醫那裡找到一些破解蒙汗藥成分的線索。我國傳統醫學很早就在使用與傳說中的蒙汗藥藥性相似的麻藥來治病救人了。史籍中關於使用麻藥的記載,首推東漢三國時期的神醫華佗和他著名的“麻沸散”。《後漢書》中對華佗在外科手術前給病人使用麻沸散進行麻醉做了詳細的記載:“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跨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前洗,除去疾穢……”。可見,在外科手術前服用麻沸散,病人能迅速昏睡,且疼痛全無,即使開膛破肚也不會知覺。由此我們不難發現麻沸散與蒙汗藥之間實在有殊途同歸之妙。

      那麼,中醫中以麻沸散為主要代表的麻藥其成分是什麼呢?有哪些草藥具有麻醉的功效呢?

      翻開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我們找到了答案。《本草綱目·草部》中記載了一種叫做曼佗羅花的草藥具有麻醉的神奇功效。曼佗羅相傳從印度傳入,是茄科草本植物,其花冠可以入藥。《本草綱目》中說曼佗羅花又被稱為風匣兒、山茄子,氣味辛、溫、有毒,可以“作麻醉藥。秋季採曼陀羅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為一會即昏昏如醉。割瘡、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覺痛苦。”可見最遲至明朝,曼佗羅花作為麻醉藥,已普遍為中醫所採用。現代中醫則把曼佗羅花稱為洋金花,明確指出該花有強致幻和麻醉作用,可以作為麻藥使用,並在臨床實踐中,洋金花的效果已經得到了成功的證明。洋金花現已用於麻醉和治療多種疾病。以洋金花配草烏、川芎、當歸等煎湯內服,可進行中藥手術麻醉,術後一般恢復良好。

      麻醉致幻之妙藥

      從藥性特點看,我們基本上可以肯定,蒙汗藥若果真存在,洋金花可能就是其來源。那麼,蒙汗藥裡面到底含有什麼成分,能讓人迷失自我呢?

      通過化學分析,人們瞭解到,洋金花的主要成分有東莨菪鹼、莨菪鹼、阿斯托品等。此三種成分在臨床上都有麻醉致幻的作用。其中洋金花裡含量最高的是東莨菪鹼,這是一種莨菪烷型生物鹼,分子式是C17H21NO4。東莨菪鹼存在於茄科植物中,是一種粘稠糖漿狀的液體,味苦而辛辣。東莨菪鹼可從洋金花提取出來,可以算是中藥中麻醉效果最強的一種,它可用於阻斷人的副交感神經,也可用作人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劑。

      洋金花在中國的分佈極廣,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此花遍生原野,可方便了中國人使用,醫生採之制麻藥救人,盜賊也可採之作為蒙汗藥使用。洋金花的藥性特點與傳說、小說中關於蒙汗藥的描繪基本吻合。洋金花自身氣味辛苦,所以要用酒來調和,掩蓋其味道。同時酒精本身就有麻醉作用,與洋金花配合更有相得益彰之妙。

      關於蒙汗藥提煉自洋金花,人們還在明朝人葉郎瑛《七修類稿》這本書中找到了記載,這本書上寫:“又《桂海虞衡志》載,曼佗羅花,盜採花為末,置入飲食中,即皆醉也。據是,則蒙汗藥非妄。”

      綜合上面的證據,我們可以確定,蒙汗藥的主要成分即為洋金花。撥開迷霧見青天,徘徊於傳說與科學之間的蒙汗藥不僅的確存在,而且其神奇功效也絕非杜撰。我們在驚歎祖國醫學寶庫所藏豐富之餘,也不禁對歷史上諸如“白展堂”、“楚留香”之類的“盜聖”、“盜帥”們唏噓不已。中國傳統文化的耐人玩味之處不就在於此嗎?


行者在路上


這個東西我還真是有親身經歷的。十多年前,我在雲南的硯山做高速公路時,認識一個當地的壯族小夥子,姓韋,我們叫他韋小寶。他家裡有一種藥酒,是用曼陀羅泡的。喝一點,可以治風溼病,大約是五錢,過量就倒,不法分子經常利用它拐騙境外婦女。一天中午,我們一行7人,到他家做客,他拿出一瓶這樣的酒招待我們。酒是用可樂瓶裝的,呈淡綠色,我們每人倒了大約三錢酒。酒入口時有一股說不出的味道,很澀,我分兩口就喝完了。同去的一個小年輕,平常也不太喝酒,嚐了一口就放下了。我一看,覺得浪費可惜了,再說也沒有覺得有異常,便接過來一口乾了。大約十分鐘後,我站起來想回宿舍,出門時居然搖晃起來,連門檻都過不了。我跌跌撞撞地回到宿舍,躺在別人的床上,然後就不醒人事了。

到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2點了,躺在一個酒吧的沙發上。聽同事說:我倒在床上,只睡了一會兒,然後就爬起來了,衣服脫光在外面走。他們趕緊把我送到村裡的衛生所救治,醫生說是曼陀羅中毒,她也沒辦法,送縣人民醫院,或許有救。到了人民醫院,醫生聽說是曼陀羅中毒,也是束手無策。他開了一些葡萄糖注射液給我,對我同事說,12個小時內醒來了,就沒事,醒不來,以後就這樣了。中毒後,我可以走路,可以說話,可以吃東西,就是沒有任何思想。他們把我帶到一個酒吧,把葡萄糖注射液倒進酒壺裡,一杯一杯哄我喝…終於,我在晚上12:00的時候,突然就醒過來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心有餘悸啊!


忽然24


雖然我不是毒醫藥王之類的人,但既然您要研究蒙汗藥,那咱們就來一起研究一下蒙汗藥。蒙汗藥這東西吧,其實就是在元明時候的傳奇小說裡經常會出現的一種藥物名稱,當然了,現代的武俠小說裡面也會經常出現這樣的藥名。但是你如果受到了啟發,要去各大藥店去購買的話,那我想你會遭到鄙視的。

也就是說這個蒙汗藥,它其實杜撰的成分更多,說白了,其實就是迷藥吧,專門用來迷暈別人的。說到這裡,呵呵,小哥,你不是要用它來去幹什麼不可告人的勾當吧?開個小玩笑。

在百度方面呢,這個蒙汗藥還是有可查的依據了。據資料顯示,這個蒙汗藥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羅花的什麼吧。曼陀羅花,他有麻痺的功效,對吧,用上了合適的量,它的確能夠有迷醉的作用。

王朔有一本書,有一篇文章,還是一本書來著,名字就叫《美人贈我蒙汗藥》。所以,蒙汗藥這個藝術成分比較高,它是一種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