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形意拳重要的樁法之一 降龍樁

形意拳中的降龍樁名稱是取自《性命圭旨全書.降龍說》“離日為錄,中有己土,強名曰龍。”“降之者,制其心中之真火,火性不飛則龍可制而有得鉛之時。”指精神內寄,腎水上升而制火為降龍。這是在氣功學術中的解釋。形意降龍樁是其外形的擰身折腰,拗步回身,雙臂撐圓,前撐後塌的姿式。外練腰臂腿功,內練心意氣。先練外後練內。“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先求外形肢體的姿勢正確合順,在此基礎上再進一點練習內意集中,調節呼吸等。


傳統形意拳重要的樁法之一 降龍樁

(一)降龍樁的具體做法:

(1)立正姿勢,左足橫開一步,兩腳之間距離約為三腳;同時,兩手自體兩側向上抬起,手心向上,兩手高與肩平,手臂微曲,目視前方。

(2)兩足不動,兩手不停,屈小臂,兩手向面前合攏,手心向下,兩掌指相對。兩拳內旋使掌心向外,拇指向下,高與肩齊,兩臂撐圓,如抱球。

(3)左足的腳跟為軸,腳尖外扭。右足以腳尖為軸,腳跟外擰,身體左轉約一百八十度左右。左腿彎曲,約成弓步,右腿蹬直微曲,身體大部重量在左腿;同時兩掌隨身左轉逐漸撐開。右掌在頭部右側方,右臂撐圓,右肘略高過肩。左掌在左膝後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左臂撐圓。頭向左轉目視左掌。此為左降龍樁。

傳統形意拳重要的樁法之一 降龍樁

如欲轉成右降龍樁時動作如下:

(1)接上或左降龍樁,身右轉180度,兩足在原地擰轉,兩掌隨身轉撐抱於胸前,兩掌心向外,與前動作(2)相同

(2)右足以腳跟為軸,腳尖外扭,左足以腳尖為軸,腳張外擰,身右轉一百八十度左右,右腿彎曲約成右弓步,左腿蹬直微曲,身體大部重量在右腿;腰向右轉,同時,兩掌隨身右轉左掌在頭部左側方,左臂撐圓,左肘略高過肩,右掌在右胯後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右臂撐圓。頭向右轉目視右掌,此為右降龍樁式。

降龍樁收式左右相同,先回到2的姿式,然後再兩掌外拖成手收向內,抱於胸前。再收左或右足成立正姿式,同時兩掌下落至腹前,再成立正姿式,收式畢。

傳統形意拳重要的樁法之一 降龍樁

(二)動作要點及要求:

(1)降龍樁起式動作要慢要柔和。動作中間不停,一氣呵成,動作連貫協調。

(2)成定勢時,要注意兩手兩臂的位置。上手臂要有撐勁,下手要有捋按勁,腰身要擰勁。不能用僵勁,拙勁,蠻勁,要放鬆,而保持外形各部的正確,胸微含,頭微頂。

(3)定勢站樁開始時先自然呼吸,注間把姿式調順,調正確。重心安置得當,然後儘量延長站樁時間,左右互換,如欲站樁時間長一些,可把兩足的距離適當短一些,以兩足長的距離,這樣姿式高一些。

(4)首先在保持動作姿勢外形,各部的位置以及間架結構正確的前提下,從上到下,用意調整各部的肌肉要逐步放鬆,不用力。但千萬注意不要使姿勢走形而懈鬆。也就是把多餘肌肉給放鬆下來。用最主要的肌肉參加工作而保持外形不變,這樣能促進氣血通暢,特別是腰部肌肉一定要放鬆,要松而不懈,要沉而不僵,在擰轉中要有彈性,在著勁中今有發勁,在放鬆中要有突發的準備。

(三)降龍樁的功用及意念活動:

由於降龍樁兩腿距離較大,重心較低,故對腿部的力量要求較高,適用於年輕人和身強力壯者練習,年老和體弱者練習此樁可把姿勢調高,擰身的角度調小一些。此樁法的主要目的是為增強腿功,腰功和手臂的撐勁,是三體勢樁功的補充和完善。對腿部的支撐蹬力,腰部擰旋彈力和手臂上撐下塌的勁力,能起很好地鍛鍊作用,較快較好地提高功力。

擰身俯腰有龍折身之意,手臂將上撐下塌有把龍身捋直之意,前腿彎曲後腿蹬直,身形下坐,氣向下沉,有如騎在龍身使其降服之意。隨著一吸一呼身形有稍微的起伏,有如龍在起伏掙扎,而我用意降服。此只是用意而不是用力。時刻注意要“意緊而力松”逐漸體會身體各部的感覺。要感覺舒適得力為佳。

降龍樁,龍是指心神,練功中調身調心神為降龍,所以,動作姿勢擺正確之後,調整心神,充足意念為首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