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周瑜帶三萬兵就能取勝,到底是誰的功勞最大?

劉備在樊口,每天都派遣巡邏士兵在水邊眺望孫權的軍隊。士兵看到周瑜的戰船,跑去稟告劉備,劉備就派人去慰勞。周瑜說:“我有軍令在身,不能委託別人代理,要是您能夠屈尊前來相見,就太符合我的願望了。”

赤壁之戰,周瑜帶三萬兵就能取勝,到底是誰的功勞最大?

於是劉備乘坐小船前去面見周瑜,說:“如今你們抵抗曹操,實在是很明智的決策。不知道可戰之兵共有多少?”周瑜說:“三萬人。”劉備說:“可惜太少啦。”周瑜說:“我覺得夠用了,請劉豫州看我周瑜如何打敗曹軍吧。”劉備想要召喚魯肅等人前來一起談話,周瑜說:“我受了軍令,不可以隨便找人代理,您若是想見子敬,就自己另外找時間去見吧。”劉備又是慚愧,又是高興。周瑜率軍前進,與曹操在赤壁遭遇。當時曹操兵馬數量雖然多,已經鬧起了瘟疫,才一交戰,曹軍戰敗,撤退到長江北岸。周瑜等人在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如今敵眾我寡,難以長久與其對峙。曹軍才把軍艦連接起來,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燒船,迫其撤退。”

赤壁之戰,周瑜帶三萬兵就能取勝,到底是誰的功勞最大?

於是黃蓋就調用十艘蒙衝鬥艦,裝滿了乾草和枯柴,並且在上面澆上油,用帷幕遮蓋,上面插著旗幟,預備一些走舸小船,系在鬥艦的尾部。他先寫信給曹操,假裝說要投降。這時候東南風正颳得急,黃蓋讓十條鬥艦在最前方,航行到長江中心,揚起船帆,其餘的船陸續跟隨前進。曹軍將士全都走出營房,站立在江邊觀看,指指點點,說黃蓋果然來投降了。當鬥艦距離北方軍隊兩裡多路的時候,突然同時點起火來,風颳得很猛,火也燒得很旺,船隻航行如同飛箭,一口氣就把北岸的船隻全都燒燬了,還延燒到岸上的營寨。時間不長,到處都冒起了濃煙烈火,曹軍人馬燒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

赤壁之戰,周瑜帶三萬兵就能取勝,到底是誰的功勞最大?

周瑜等人率領輕裝的精兵跟隨在黃蓋後面,如同響雷一般地擂響戰鼓,北方軍隊瞬間崩潰。曹操領兵從華容道步行逃走,趕上滿地泥濘,道路不通,天上又颳著大風,他只好讓老弱殘兵揹著稻草填塞泥濘,騎兵才能勉強通過。那些老弱殘兵被人馬踩踏,摔倒在泥濘中,被踩死了很多人。劉備、周瑜水陸並進,一直追殺曹軍,追到南郡。當時曹軍中瘟疫流行,再加上飢餓,半數以上士兵都死了。曹操只好留下徵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備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備襄陽,自己率領兵馬迴歸北方。周瑜和程普率領數萬兵馬,和曹仁隔著長江,還沒有開戰。甘寧先請求直接去進攻夷陵,得到批准前往後,果然攻陷了城池,就此進城守備。益州派來增援曹操的將領襲肅率領軍隊投降了周瑜,周瑜準備把襲肅的軍隊歸入橫野中郎將呂蒙麾下。呂蒙堅持認為:“襲肅很有膽量,而且是因為仰慕我軍才遠來投奔,按道理應當增加他的統屬,不應當奪取他的軍隊。”孫權贊成呂蒙的意見,就把軍隊還給了襲肅。曹仁派兵包圍了甘寧,甘寧的情況非常危急,就向周瑜求救。眾將都認為兵數太少,不能分兵前往救援,呂蒙對周瑜、程普說:“可以把凌公績(淩統字公績)留在江陵,我和你們一起去解除圍困,救援危難,也用不了多少時間。我擔保公績能夠穩守十天。”

赤壁之戰,周瑜帶三萬兵就能取勝,到底是誰的功勞最大?

周瑜聽從了呂蒙的意見,於是就在夷陵城下大破曹仁的兵馬,擄獲戰馬三百匹而回。江東的形勢就此轉好,士氣增倍,周瑜乾脆渡過長江,屯紮在長江北岸,與曹仁對峙。孫權同時還出兵合肥,以減輕周瑜的壓力。

赤壁之戰,周瑜帶三萬兵就能取勝,到底是誰的功勞最大?

周瑜攻打曹仁一年多的時間,殺死殺傷很多敵兵,曹仁被迫棄城而走。於是孫權就讓周瑜擔任南郡太守,屯駐在江陵,程普擔任江夏太守,治所定在沙羨,呂範擔任彭澤太守,呂蒙擔任尋陽縣令。劉備也趁此機會奪取了荊州南方的四個郡,大本營設在油口,改名為公安。就這樣,荊州最終落到了孫、劉兩家的手中,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