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高精尖武器的晶片是從哪裡來的?

天山徐霞客


事實上,現代高精尖武器中包括很多種芯片,除了比較高端的、大家印象深刻的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像處理器)之外,佔據大部分數量是技術含量沒那麼高、價錢沒那麼貴的芯片。這一點與整體的芯片產業是一樣的,據專家說,僅從產品種類來看,芯片的種類就有幾十種大門類,上千種小門類;如果涉及設備流程的話就更多了。比如說,我們常用的U盤,其中的存儲器就是一種芯片,叫做閃存芯片。

常見芯片中,比較貴、比較高端、控制也比較嚴的主要是CPU、GPU等少數類別,包括最新的6納米制程芯片也主要應用於這些高端類別。佔據絕大部分數量的簡單芯片則要便宜得多,技術也相對地段不少,28納米甚至更低檔次的仍然大量使用,其價格很多也只要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一塊。更重要的是,很多這種低端芯片是可以直接從歐美或者中國購買民用級別的產品的。

另外,俄羅斯自己也有一定的芯片生產能力。要知道,當年蘇聯的科技水平可是僅次於美國的,雖然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日子過得很難,但也不等於真的一點產能都不剩了。同時,俄羅斯也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引進一些相對較為低端的生產線。比如一些國家已淘汰的民用技術。要知道,軍用電子設備的紙面性能往往是落後於民用產品的,因為軍用設備更強調穩定性、抗干擾性和惡劣條件下的可用性。比如,大名鼎鼎的F-22戰鬥機使用的CPU主頻只有66MHz,甚至還不如現在手機的處理器。

總的來說,俄羅斯的高精尖裝備芯片來源主要包括:1、進口。包括民用產品;2、自己生產;3、特殊渠道。當然,由於總體來說技術水平不如西方,所以俄羅斯的新型裝備在電子設備上仍然是短板。T


聯合防務


高精尖武器的“芯”,當然都是俄羅斯自己國家生產的。這些重要的設備指望著進口?開玩笑。沒成想還真就有敢這麼說的,某數據的官方帳號(一個大V)竟然說“俄羅斯這些高精尖的武器芯片來源於歐、美、韓”,哈哈,從來就沒見過這麼搞笑的說法:即便是美國敢賣給俄羅斯高精尖武器的芯片,俄羅斯敢用不?至於歐盟、韓國,有美國在,哪個國家敢賣給俄羅斯?


還大言不慚的說“據俄媒報道”,假如真像這位大v說的那樣,這要是進口的芯片讓人做了手腳,俄羅斯的武器還怎麼用?俄羅斯當然不會拿自己的國家安全開玩笑,在核心戰略工程、俄羅斯自用的武器裝備上使用的幾乎全部都是俄羅斯國產芯片,高精尖武器全部都是俄羅斯的國產“芯”。就是用於外銷的武器,也得獲得購買國的認可,才會用進口芯片。而對於進口芯片在軍事領域的使用,俄羅斯控制得相當嚴格:進口芯片往往部分應用在外銷的武器裝備上,或者是用來研究測試。


進口的芯片絕大多數都是用在民用領域,這是正常現象:俄羅斯的電子工業相對來說比較落後,尤其是在民用領域,為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用性能更先進的進口芯片,這沒有錯。但如果用在軍事領域,這些進口芯片若是被人動了手腳,那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可就成了“問題裝備”了,後果?可以慢慢去想。

軍事強國的高精尖武器的芯片都是自己製造的,這沒什麼好說的,哪怕是自己國家產品的性能不如其它國家的同類產品,也沒有軍事強國會傻到外購。這麼重要的東西依靠外購?這種人不是腦容量太小,就是心太大,所以才會這麼說。不知道,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人什麼都知道。但不知道又跑出來誤導別人,這是什麼意思?



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而前蘇聯的整體科技水平,比美國也沒差多少。儘管在電子技術方面有些差距,但始終還保持著“亦步亦趨”的發展狀態,在某些領域還不比最先進的水平差。比如在電子管上俄羅斯始終保持著世界領先的水平。俄羅斯最新版的Elbrus處理器,一秒鐘可以運算1萬億次,這個水平也沒比其它國家的高端處理器差。在雷達、導彈等控制設備上使用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上,俄羅斯的設計、製造能力都很強——絕對不需要依賴什麼進口。



俄羅斯在民用芯片領域全都依賴進口,所以有人才會有這樣的疑問。那麼為什麼不把軍用的技術轉為民用?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雖然都可以稱為“芯片”,但是軍用與民用兩者對“芯片”的要求不同,或者說是兩者的發展方向不同。本來還想繼續答下去的,看了兩個答案,又遇到個說:俄羅斯連核武用的都是進口“芯”。無語了,以後有時間再繼續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資料,看看軍用是否能直接用在民用上。


結束語,儒道之主提醒大家:網上有些東西純粹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弄出來的,切莫人云亦云。至少,我們可以查查這種說法的依據,是真是假。一個世界第二的軍事強國,核武都能被人說成用的是進口“芯”,不知道俄羅斯人看到了會有什麼反應?自卑?不,他們只會嘲笑。


儒道之主


自造,而且俄國的電子工業實際上並不弱!

W君從頭說吧,算是抖俄羅斯軍工電子的家底了。

對於俄國電子技術差的的傳言主要是來自於別連科駕駛MIG-25戰鬥機叛逃日本的一段軼事。

當年別連科駕駛MIG-25叛逃日本後,美國國家航空情報中心的專家對Mig-25進行了拆解,發現其主要電子設備是由老式電子管為核心的。

這就成了俄國最先進的飛機使用了過時的電子技術,俄國電子設備不行一個口實,但實際上——很多讀者斷章取義了。

在後來的研究表明,MIG-25 foxbat戰鬥機的設計師是比狐狸還狡猾的人。利用電子管制造的航電具備強大的輸出功率在當時是無法被電子干擾的。此外真空管不會燒燬可以有效的抵禦EMP攻擊所帶來的影響。以至於如果爆發核戰爭的話,Mig-25將是當時唯一能在核彈EMP輻射過後能在天上飛的飛機。


從蘇聯時期到現在俄羅斯都還在電子管上保持著世界領先的位置,如果讀者們中有音響發燒友那麼應該知道蘇聯時期的軍用電子管用在發燒音響上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此外蘇聯的電子技術有著其自己的特色,有些可以說是可以獨闢蹊徑的。在1958年的時候蘇聯研製成功了Setun系列的三進制計算機。這表明蘇聯的電子技術其實並不落後。


目前俄羅斯軍用計算機主要的芯片來源於Elbrus電腦系統。

在W君前天談到F-22的航電的時候提到了一個關鍵詞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Elbrus芯片實際上也是精簡指令集芯片,並且在最早的產品上就利用了超標量設計。

現在最新的2018版Elbrus處理器一秒鐘可以運算1萬億次也不亞於任何其他國家的高端處理器。——現在知道蘇聯有多大家底了吧。

並且由於俄國長期被北約制裁和禁運科技成長於鐵幕之內,因此會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例如俄羅斯的Multiclet處理器,這是一款真正的馮諾伊曼多核心結構處理器,已經打破了60多年來的計算機架構基本概念。

處理器的核心是可以在運行的過程中動態配置的,這樣每個時鐘週期可以實現傳統計算機CPU的4-5倍任務量,並且還具備超低的功耗。

從Multiclet處理器控制單元和執行單元的動態轉化中可以看出,處理器可以根據任務的不同快速的自動切換電路模型。

哈哈是不是說多了,說的太專業的計算機知識恐怕很多軍迷不懂——總之逆天!

在軍工尤其是雷達、導彈等設備控制,很多時候並沒有使用CPU,而是使用的DSP(數字信號處理器),這種芯片是及其簡單的電路。但俄羅斯依舊有很強的生產和設計能力。


很多人如果不知道一個國家在某些方面的實力不可怕,但低估了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才最可怕。


另外——有看過《絕世天劫》的朋友們應該記得這麼一句話,這句話也是真的!


軍武數據庫


目前,俄羅斯電子工業特別落後,現有的電子元件和芯片基本全靠進口,據俄媒報道大約佔99%,涉及軍用和民用領域,只有航天領域的芯片是自主研發。主要來源當然是歐美韓這些主產芯片的地區,全球哪還有幾個國家能產生出高精尖的芯片。

1、依賴國外電子元件嚴重影響俄軍工的發展

電子工業的落後很大程度制約著俄國軍事工業的發展,以俄羅斯最新研製的蘇-57戰鬥機為例,除了技術儲備不足的原因外,自有的電子元件不達標也是沒有成功的重要原因。求助國外更是不可能,結果俄羅斯的研發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嚴重依賴進口電子元件也成為俄羅斯隨時致命的關口,前段時間上線的蘇-35戰機上就有3000種外國組件,其中絕大多數是電子元件。一旦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俄羅斯的軍事生產便會陷入癱瘓狀態,更別說通過軍售出口創匯。

2、迫於無奈的俄羅斯向中國求援

值得一提的是,在烏克蘭危機之後,西方對俄羅斯發動了制裁,致使俄羅斯無法從美國採購電子零部件。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莫伊謝耶夫表示:“美國此舉可以迫使我們走自己發展之路。”但是這談何容易。

面對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不得不尋求中國的幫助,畢竟中國在軍用芯片領域已經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當然民用領域暫時很難匹敵高通這樣的芯片巨頭。俄羅斯擁抱中國芯片,對於發展俄軍事和航天等裝備具有重要的替代作用。

事實上,前蘇聯還是一個電子工業強國,可是當時的斯大林卻把軍工為核心的科研生產體系放在了烏克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便失去了擁有電子信息基地的烏克蘭,相應的人才也被世界大國趁亂爭搶,自此俄羅斯電子工業變成一張白紙。即使俄羅斯重新發展半導體產業,也難以阻擋俄羅斯半導體工業走向沒落的定局。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曾經處在世界一極的蘇聯,擁有僅次於美國的電子工業體系。但蘇聯解體後,曾經完整的工業體系支離破碎,在加上西方國家的不斷圍剿,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淪落到採購中國民用艦用發動機的地步。我們有理由懷疑,今天的俄羅斯還有多少電子產業可以為自己的國家提供產品?

由俄羅斯自己的媒體調查得知,俄羅斯電子元件對外依存度超過90%(有一說是超過99%,基本上全部需要進口)。這裡說的不僅是民有級別的電子元件,還有軍用級別的電子元件。俄羅斯最新的蘇-57戰鬥機之所以進展如此緩慢,不僅有自己技術儲備不足的原因,更有自己配件、電子元件不達標造成的,那怕俄羅斯說馬上成軍,但戰鬥力幾何尚不得知。再加上西方國家已經斷了俄羅斯包括武器級別的高端芯片在內的電子元件,最近印度已經實質性放棄了這個“無底洞”。

那麼俄羅斯軍隊中包括高端芯片在內電子元件水平幾何?對外依存度實際幾何呢?

印度版俄系坦克裝的熱成像儀為法國泰利斯公司生產的,俄羅斯提供的熱成像儀直接被印度扔進了倉庫。印度素來有有什麼用什麼的“神奇國度”,武器裝備那是五花八門,俄羅斯產的熱成像儀連印度都嫌棄,可以看出俄羅斯生產的熱成像儀在作戰效果上有多麼渣。小小的一個熱成像儀就這樣了,你可以想象俄羅斯曾經雄霸一時的電子工業還剩多少,那高端芯片能力還剩幾何?

俄羅斯現役最強的蘇35戰機上需要超過3000種外國組件,包括很多芯片及電子元件;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表示在包括高端芯片在內的電子元件和模塊建造方面俄羅斯船廠對外國元件的依存度超過65%;在俄羅斯衛星領域包括高端芯片在內的電子元件超過70%需要從西方國家採購;最為勁爆的是:俄羅斯的核彈使用了外國的電子元器件……不愧是戰鬥民族,膽子真大!不知不覺中俄羅斯對外“承包”那麼多的工程……這就是俄羅斯包括芯片在內的電子元件對外的依存度。

俄羅斯自己沒有進口成為唯一的選擇。雖然還有少量的國家給俄羅斯提供芯片等電子產品,但等級也會被美國等西方國家規定的死死。中國已經開始向俄羅斯提供包括宇航級CPU等在內的眾多電子產品,這些產品用來代替美國或者歐洲的產品。雖然中國的產品與美國、歐洲的同種產品還有差距,但中國提供的產品要優於俄羅斯自己生產的產品。

最後我們聊聊T1芯片。其實這款芯片和很多民用設計的芯片一樣,都是購買授權集成SOC。只不過前者從MIPS購買IP授權,後者從ARM購買IP授權。雖然這款芯片對俄羅斯十分重要,但其中的俄羅斯技術十分有限。因為T1只是集成了兩個MIPS P5600 CPU核心,而且還不能保證從MIPS購買的P5600 CPU核絕對沒有後門,就是不知道這款處理器會不會用到俄羅斯軍事裝備方面?


昨思今明未武


若說俄羅斯在高精尖武器級芯片自己製造的,想必會引來很多讀者的“褒獎”,但客觀來說這就是現實!



不過俄羅斯軍用的“高精尖”芯片不見得比一些傳統的電子強國又或是我們這樣的新興電子強國的同類產品高端,甚至還比較低端,但卻是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而且相對也足夠用了!



現代軍用芯片是每個國家尖端武器的大腦,這是公認的事實,同樣的俄羅斯也清楚這一點,雖然蘇聯時期相對落後於世界水平,甚至連戰敗國日本都不如,但俄羅斯始終保持跟隨態勢,這一點不僅僅我們在搞,蘇聯/俄羅斯也在幹,在蘇聯解體後大量的科研單位解散,也有大量的科研人材被挖走,但俄羅斯人也有愛國的,他們選擇了就在國內與國家一起度過難關,而在普京上臺後,將能源行業收回國有後,又趕上小布什反恐的戰略發展期,俄羅斯已經系統的恢復了科研院所的工作,更何況關乎戰略核心的芯片呢!



蘇聯/俄羅斯有著非常強大的間諜網絡克格勃,普京正是出身於這個組織,他們不光是諜戰片中的打打殺殺,他們還負責蒐集技術和工業情報,而冷戰之後德法英層一度與俄羅斯關係密切,普京時代更是與布萊爾、默克爾等關係密切獲得幾塊高性能的芯片那也是很容易的,而對於俄羅斯而言同樣是逆向工程的強國,若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蘇聯早期的坦克與美國的很像(蘇聯二戰前的坦克正是購買美國坦克的技術),蘇聯早期的轟炸機幾乎和美國的B系列也很像(蘇聯二戰後期至冷戰時期的轟炸機也是逆向工程當年美國報復日本轟炸珍珠港而採取的自殺反擊,一部分落到了我國,而也有一架落到了當時的蘇聯,蘇聯正是逆向該飛機造出了自己的遠程重型轟炸機),更不用說二戰後噴氣式飛機和火箭技術(同樣源自二戰德國的噴氣式飛機和火箭技術),那麼有相當技術實力的俄羅斯仿製出性能差不多的芯片也不會有多大難度!



當然俄羅斯也不會在自己的核心戰略工程中使用外來的芯片,尤其是武器級別的芯片更是嚴格,若有技術漏洞被預留監控窗口,俄羅斯的軍事裝備豈不透明?因此俄羅斯肯定會使用自己的芯片,即使能獲得高性能的外來芯片,要麼用於出口,要麼用來研究測試!


嘟嘟超



這個就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第一款通用CPU,它叫做“貝加爾T1”水平一般!

蘇聯為解體以前,電子工業不是外界傳說的那樣落後,就算是用電子管的產品在性能上也有其獨到之處,比如說:電子管穩定可靠,抗輻射強、並且功率大不宜受干擾。

但是,進入到1980年代以後隨著電子工業“晶體管”極微型化(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的突起,電子管設備的缺陷越發顯得明顯!所以,蘇聯憑藉當時擁有的一整套雄厚的電子技術科技鏈,採取了緊追歐美的政策,由於舉國體制的作用,蘇聯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水平與美國差距最多在5年,有人會問5年差距也太大了吧?是有些差距,但軍用芯片與民用芯片是兩回事兒!首先,軍用芯片要求穩定!再穩定!!並且軍用芯片輸入與輸出的數據是簡單、清醒的,基本上是簡單的運算,所以它不需要民用芯片那樣支持這個、支持那個的……目前最先進的軍用CPU與民用或者商用的,在性能上至少有10年以上的差距,簡單的對比,處理能力僅相當於“英特爾I3”水平,這已經是最好的了!所以,當時蘇聯與美國差距5年,並不是很大!

但是 蘇聯解體以後由於電子工業的設計和製造部門大部分在烏克蘭或者其他加盟共和國……一下子科技鏈與產業鏈斷了!造成了今日俄羅斯整體電子工業(芯片製造業)落後於世界最先進水平20年!並且需要大量的進口!據統計,目前俄羅斯軍用芯片70%需要進口,民用芯片需要99%進口!這直接造成了俄羅斯武器的不安全性!

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俄羅斯目前打算自己重振電子工業 ,以便減少對外依賴度…但是 現實是比較殘酷的,還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錢!現在芯片製造業不說是最高製造水平,哪怕是中等標準也需要鉅額資金投入!沒有個幾百億美元打底兒,根本沒有效果!問題是俄羅斯哪來的錢?

由於長期的經濟低迷和國家不往裡投入,俄羅斯在軍用芯片製造遇到的問題難上加難,人才沒了,就是有也已經技術老化、沒有比較先進的製造設備、更不沒有太多的錢進行持續投入……俄羅斯要想在軍用芯片製造上有所建樹,似乎是不太可能了!


皇家橡樹1972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以後,美國逐步加強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其中就包括軍用芯片。但是,美國也不能夠一手遮天,還有兩個國家有膽識,法國和中國為俄羅斯提供了部分芯片。

俄羅斯自主研發的Baikal-T1”(貝加爾 T1)

1.法國為俄羅斯提供芯片。驕傲的法蘭西人,一直是自身為歐洲大陸的霸主。雖然德國崛起之後,法國地位越發下降,但並不影響法國人的驕傲。法國人的驕傲體現在經常與美國唱反調,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法國從未像英國一樣,緊盯美國的行動,而是有自主判斷。在美國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封鎖以後,法國依舊為俄羅斯提供軍用芯片。例如,T-90等不少坦克的火控系統中就集成法國的熱成像儀。從芯片的角度上分析,也能理解為什麼法國總統馬克龍如此自信,稱自己與普京“不相上下”,俄羅斯確實有求於法國。

馬克龍接受採訪時稱自己與普京“不相上下”

2.中國也為俄羅斯提供部分芯片。在蘇聯時期,俄羅斯的電子工業家底非常厚實。例如,我們的103計算機是根據蘇聯提供的M-3設計圖紙進行局部修改後研發的。在軍用芯片領域,蘇聯與美國更是不相上下!但是蘇聯解體以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俄羅斯電子工業發展一般,遠沒有蘇聯時間的輝煌。雖然我們在民用芯片上暫時受制於美國,中興通訊因此受到了美國的制裁。但是在軍用領域,特別是航天領域,我們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例如,在宇航級CPU上歐洲響應美國號召,對俄斷貨,於是俄羅斯向中國採購了不少宇航級CPU。

772所研製的抗輻照芯片出口俄羅斯

所以,美國的經濟制裁不是萬能的,俄羅斯有底氣硬懟美國,也是一個好漢三個幫!


美國觀察室


俄羅斯的芯片主要從三個方面獲取。歐美進口、中國提供、自主研發。

一、歐美進口。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最迅速的時候,蘇聯解體了,曾經技術領先的半導體基地被各國爭搶,俄羅斯電子信息發展出現斷層,不得不依賴進口。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密的芯片封鎖,俄羅斯只能進口次等芯片維持所需,制約了先進武器的發展。其中法國對俄羅斯的芯片供應質量最好,技術最為先進,比如T-90等坦克的火控系統就使用法國進口芯片。

圖片一:法國不顧美國禁令對俄羅斯供應芯片

二、中國提供。我國同樣面對歐美芯片封鎖,但經過不懈努力,我國芯片技術發展迅速。以航天領域的軍事芯片為例,我國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2017年11月發射的北斗三號衛星就全部使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國產CPU芯片,沒有一塊進口芯片。俄羅斯從我國進口了大量航天級別的抗幅照芯片,緩解自身配套嚴重不足的現狀。

圖片二:北斗三號全部使用國產芯片

三、自主研發。大部分軍用芯片首要條件就是穩定性,生產工藝相對粗獷,俄羅斯經過自身的努力,已經可以生產一部分芯片用於軍事、民用領域。比如俄羅斯MCST公司曾經發布了性能強大的四核CPU EIbrus-4C,是俄羅斯擺脫歐美芯片控制走出的一大步。

圖片三:俄羅斯研發貝加爾T-1

俄羅斯通過自主研發芯片自給自足,擺脫歐美芯片封鎖的願望短期之類還無法實現,對中國芯片技術的依賴會大大增強。


俄羅斯研究室




俄羅斯作為名列前茅的軍事大國,其武器門類齊全,種類繁多,特別是航空航天,導彈裝備等高精尖的武器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可以跟美國分庭抗禮甚至個別超過美國。那麼這些頂尖武器都需要控制、指揮的中央處理器,俄羅斯的電子工業近些年相對其他排名靠前的國家落後,他們的中央處理器(也就是芯片或者說CPU

)是從哪裡來的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蘇聯時期很多尖端武器蘇聯和美國比都是不遑多讓的,而這些都是國家的核心機密和國家安全的核心技術,蘇聯是不可能在外面買也是無法買到的。


所以肯定是自主研發製造,肯定有人問了:“俄羅斯的電子工業如此落後,怎麼可能製造出那麼尖端的芯片”?是的,蘇聯解體時連一部像樣的彩色電視機都製造不出來,民用輕工業更是非常落後,其實這也就是其解體的原因之一。

二戰後,蘇聯開始了跟歐美組成的北約全面對抗,所以蘇聯奉行的基本國策是軍事優秀,到蘇聯解體時,其打造了讓世界任何國家或者國家集團望而生畏的龐大軍工體系,幾乎沒有他們造不出來的武器。軍事工業中航空航天導彈等都需要芯片,這只是他們軍工體系的一項基礎技術而已,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將這些軍事技術轉為民用?要知道軍事武器很多都是傻大粗,芯片的微型化不是特別重要,能耗可以忽略不計。應用也比較單一,就是指揮控制武器的基本狀態,反饋各類數據,通訊聯繫和定位導航。


而現代民用芯片越來越微型化,越來越精細,換代越來越頻繁,有些一兩個月就換代了。最重要的是現代民用芯片的應用範圍太廣泛了,比如一個手機芯片,能夠開發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種應用,遠遠超過了軍用芯片的精細度與複雜度。這便是俄羅斯軍事武器非常先進其民用芯片製造卻比較落後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