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據華為官微消息,華為終端將在今年 9 月份全面支持微信指紋支付。華為的手機用戶只需在 9 月份更新系統版本,就可開啟微信支付支付功能。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是的,你沒有聽錯,眼下 8102 年了,但凡有部帶指紋識別的手機,基本都支持微信支付寶指紋支付。可偏偏就只有華為的手機用戶,至今無法使用微信指紋支付功能,每次付錢不是切換到支付寶,就是在微信支付時手動輸入密碼。搞得花粉們可謂民不聊生,論壇怨聲載道......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而在這一槽點即將被打破之時,有誰明白華為與微信背後的恩怨情仇?而選擇在此時接通微信指紋支付,華為又打著是怎樣的算盤呢?

安卓微信指紋支付的始祖,不料出道即巔峰

在 2013 年,蘋果推出支持指紋識別的 iPhone 5s 並在次年推出便捷的 Apple Pay 之後,國內廠商便開始陸續普及指紋支付這項功能,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商家也開放了指紋支付的接口,使用戶付款更加便捷。

說來有點諷刺,四年前的華為 Mate 7 是世界上首款支持微信指紋支付的手機,那時候的國內市場,指紋識別還沒有大規模的普及。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華為Ascend Mate7

然而,微信的指紋支付據傳需要將指紋信息上傳至數據庫,通過比對吻合,識別正確來進行支付。但在華為看來,這種將用戶指紋信息上傳至雲端的方式並不安全,容易被盜取信息,所以並不同意這一方式。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由於於華為和騰訊在支付安全和用戶信息方面的規範產生了分歧,始終無法達成共識。於是從 Mate7 之後,所有的華為機型均無搭載微信指紋支付這樣一項功能。

隨著微信支付的日益普及和不斷被高頻使用,多家廠商也陸續接入微信指紋支付這一接口,極大地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只不過當你在微信享受指紋支付的時候,華為用戶這四年間都是按著數字密碼過來的。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而如今這兩家巨頭再次握手言和,相信華為也是看到了微信支付良好的表現。不過細想一番,近來的微信和華為並沒有在各自的領域有甚大的動作,選擇在 9 月普及這樣一個友商早已搭載的功能,華為的欲意何在呢?真的放心將華為用戶的指紋信息交到微信手裡嗎?

或許只是一個長期的 Plan B

本月初,華為終端宣佈 Huawei Pay 與銀聯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碰一碰」的支付工具。與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的方式不同,「碰一碰」基於 NFC 芯片感應,類似 Apple Pay,輸入金額後,貼近感應範圍即可完成支付。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事實上不只是華為,各家廠商都試圖把自家的支付系統發揚壯大。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用戶的指紋信息無需上傳給第三方,即提高了支付效率,又保證了用戶的財務安全;同時一旦用戶與自家的支付系統綁定,那麼品牌的用戶粘性一定程度也增強不少,不失為一個圈住用戶的利器。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小米,三星,華為等廠商均在發力自家的支付應用

但從 Apple Pay 入華這兩三年來看,這樣的支付方式,市場接受率並不高,帶有一定的侷限性。不同於微信這樣一個國民用戶的必備軟件,它可以安裝到任何一位用戶的手機裡,從而實現支付。而要把手機廠商自家的支付系統,普及到自家品牌以外的手機裡,想必友商怎麼著是不幹的。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或許也是考慮到上述的原因以及微信支付相對成熟,華為在自家的支付方案沒有明確的前景時,選擇了與友商同樣接入了微信指紋支付。雖說 Apple Pay 的舉步難艱給了國內廠商一個活生生的前車之鑑,但華為在牽手微信指紋支付以及發力自家的 Huawei Pay 上,無疑給移動支付領域增加了更多的變量。

Geek君有話說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利益。雙方達成指紋支付這一共識上,誰也說不清楚誰才是妥協的一方。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入微信指紋支付的支持後,華為手機用戶在支付體驗上會有一定的提升,也算是補足了四年來這一短板。不管怎麼說,既然受益的是用戶,總歸是好的吧。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華為牽手微信指紋支付的背後,是萬千用戶的指紋信息交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