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一小區門前地面發生塌陷 原因正在調查中

四川新聞網瀘州7月30日訊(記者 嶽東 攝影報道)

7月29日早上,瀘州江陽區藍田街道藍溪谷小區大門前人行道突發塌陷,最後形成一個面積約100平米、約6米的深坑,初步原因為地下供水主管發生洩露所致,幸在塌陷過程中無人員受傷(本網曾作報道)。7月30日,記者從江陽區宣傳部獲悉,有關單位連夜研究制定施工方案,目前,周邊居民群眾用水用電用氣等均正常。但地下排水管為何會發生洩露?江陽區政府已經成立工作組,邀請專家現場勘察,原因正在調查中。

瀘州一小區門前地面發生塌陷 原因正在調查中

事發現場情況

一輛車剛開走2分鐘 無人員受傷

7月30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周圍已經打圍,施工單位已經進入,一臺挖機正在事發點作業。

回憶起昨天發生一幕,目擊者周先生告訴記者,事發時間為29日早上8時08分,先看到地面水泥塊發生變形,隨後一股黃色泥水從地下不斷冒出,周圍群眾大呼“水管爆了!”

沒有幾分鐘,冒水處開始發生塌陷,隨著塌陷越來越大,地面的兩顆綠化樹也慢慢倒下落入洞中,整個過程只有2、30分鐘。周先生告訴記者,在事發地點,一輛小車剛開走2分鐘,不然,這輛車可能會落下去,幸運的是,當時沒有人員經過。

瀘州一小區門前地面發生塌陷 原因正在調查中

事發現場,挖掘機正在作業

全力以赴保供水 群眾用水用電用氣均正常

記者在現場看到,地洞中有一根供水主管已經斷開,中間還有很多電纜、小水管還相連著。興瀘水務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是一根供往納溪DN600的供水主管壓斷,影響藍田、納溪部分地區供水。

那興瀘水務集團是怎樣保障群眾供水?事發後,該集團搶維修人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並及時關閉供水管上游閥門控制水勢。隨後,公司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協商解決方案。一方面,公司通過合理供水調度,調整供水通道,確保了藍田片區供水不受影響。另一方面,針對納溪供水失壓問題,公司優化供水管網,制定供水方案,新增一根DN400的管道,應急補充納溪供水,解決供水不足問題。

在管道施工期間,該公司針對納溪供水情況,進行了合理調度,儘可能縮小影響範圍,並及時組織送水車輛為受影響地區送水,保障居民用水。據瞭解,為確保納溪正常供水,興瀘水務集團組織施工人員連夜開展碰頭接水作業,已於30日早晨9時完工,有效保障納溪供水不受影響。

除了搶修供水管道外,周圍群眾用電用氣均正常。

連夜打圍施工 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施工打圍正對著的幾間門市關閉之外,其他商家沒受影響照常在營業。其中一餐飲門市老闆介紹,這個小區才入住3年多,這次人行道塌陷是否會擴大,會不會影響房屋安全表示很擔心。

施工方介紹,根據圖紙標註,事發大坑下面是一個收集雨水的涵洞,目前第一步要用挖機將鬆土挖開,檢查涵洞是否安全,然後再修好管道,回填塌陷處。“根據周圍地形勘查,無繼續塌陷跡象。而且房屋處還有堅固的地基,不會對房屋造成影響,為確保萬一,住建部門也開展了監測工作。”施工方介紹說。

30日下午,記者又從江陽區委宣傳部獲悉,事發後,江陽區政府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工作組,邀請瀘州水工環地質勘查院、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13地質隊專家深入現場勘察,調查塌陷原因。組織專家和有關單位連夜研究制定施工方案,並全面排查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組織經信、住建、水務等部門排查周邊水電氣和通訊管道線路,保障居民群眾生產生活。目前,周邊居民群眾用水用電用氣等均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