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那幾年,習畫。

一窮二白。窮買不起書是二,一是吃不起飯;白是長得白是二,一是餓得蒼白。

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沒資格看漂亮女生的日子,和一般女生也談不起戀愛。二人出入燒錢總比一個人快,荷爾蒙再怎麼強烈,都得憋著忍耐。

富人家孩子不學習,吃喝玩樂泡女生,窮人家的孩子得避而遠之,因受不了莫大的刺激。久而久之,幾個窮小子避進了書店。

幾家小小的書店挨著,竄來竄去的窮酸樣們總是囊中羞澀。

無奈,一不小心就成了懶皮書蟲。

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整整一個夏天,在那裡度過。為了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愛不釋手著每一本書,然後深知不能擁有心情沮喪著離去。

冬日,衣著單薄已去。

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一日大雪紛飛,一日又北風凜凜,沒錢穿好衣服,個個身上披著的都是厚重的軍大衣。

忘記是誰,萌生歹念,將一本書偷回了寢室。群起搶之,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幾日已去,老闆的噩夢降臨。面對津津有味看書的學生們,老闆萬萬沒有想到,書一本一本的隨著他們走出了門而走出了門。

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幾日再去,老闆些許覺悟,面目猙獰。仍有一人斗膽行竊,還沒走出門口,顫動的心和身體將一本書抖落於地。老闆急忙逮住,喝令眾同學集資將不菲書買下。外加一陣長篇的語重心長,簡而言之一句話:讓看就已經大慈大悲了。

從此,再踏。如皇宮六院,戒備森嚴。竊書渺茫,此時想想當年也至少偷了五本以上。

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這一次重創,內心膽怯、糾結。給自己不敢再偷一個很好的理由:偷書不對。可是學習不好也不對,當急需書裡內容的時候,就染生了撕書的念頭。

撕書有聲,演變割書。每人一片發光鋥亮的犀牛刀片,犀利的將需要的那一塊文字或圖畫劃下來。

偷和割有樂趣,也有可恥。這樂趣不妥,內心便不安。

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久年,事已逝。

割書,書疼必然。殘缺之書被買之人,辱罵是自然。若是開明也就少了些憤怒,再若多份憐惜之情,定有寬容,在這代表割書者,表示感激不盡。

對不起被割之書,小寫一篇為愧疚,也為勵志自己。奮發圖強以文字、圖片回饋社會,博取正能,也望讀者引以為戒。對於讀書人,愛書還來不及呢,怎能做出如此惡毒之事。

那年,我們買不起書而割書的日子

在此----向被割過的書籍以及買去的讀者道歉:對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