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赖金普‖乐山李拔家训:惟廉养德 惟俭养心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赖金普‖乐山李拔家训:惟廉养德 惟俭养心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赖金普‖乐山李拔家训:惟廉养德 惟俭养心

李拔(1713—1775),四川省犍为县人。乾隆十六年(1751),李拔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湖北长阳、江夏知县。乾隆二十四年(1759)起,先后任福建福宁、福州、湖南长沙知府。乾隆三十四年(1769),擢升湖北荆宜施道。《李拔传》中“皆以爱人为本、察吏过严”等文字记载,展示了一个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好官形象。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赖金普‖乐山李拔家训:惟廉养德 惟俭养心

李拔任福宁府(今霞浦县)知府期间,做了许多惠民好事,不仅地方志为他立传,而且阖属士民为他立“去思碑”,全文900余字,记述了李拔在位期间的政绩,也表达了老百姓对其感激之情。李拔“劝农桑”,亲自“于内署隙地种桑养蚕”,摸索经验,撰文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他每到一地为官,都“视百姓如家人,视民事为己事(去思碑语)”,努力作为,民得实惠,不仅人心悦服,而且曾五次受到乾隆皇帝召见,慰勉有加。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赖金普‖乐山李拔家训:惟廉养德 惟俭养心

一代循吏李拔塑像

乾隆三十四年(1769),李拔出任湖北荆宜施道,上任之后狠抓辖区内险恶水道整治,“去危石,开官漕,除急漩,修纤路,群工雨集,万斧雷鸣”。新中国成立后兴修三峡葛洲坝水库时,掘土发现李拔诗碑,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即李拔到任后次年题刻,碑长1.85米、宽0.89米,上面刻有李拔写的四首诗。

李拔还写有内容全面的家训家规,教导子孙如何做人做事,在《谱成书训示后》中勉励子孙“箕裘非易绍,儿曹当自强……穷研真义理,洗濯俗心肠”;在《俭箴》中提出“惟廉养德,惟俭养心”;在《崇德斋铭》中告诫子孙“浮名富贵,于世何求”,而应当做人做事都堪称千秋楷模。在严格的家训家规教导下,李拔的一个儿子、两个孙子读书成长,考中进士,包括李拔在内,一门三代四进士,世人传为佳话。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赖金普‖乐山李拔家训:惟廉养德 惟俭养心

谱成书训示后

李拔

祖德蟠根重,家声世胄良。

箕裘非易绍,儿曹当自强。

澄心先洁白,动履叶安详。

性天勤顾諟,器识阔汪洋。

亲师兼择友,黾勉事青箱。

研穷真义理,洗濯俗心肠。

成己与成物,为吾税驾乡。

最忌怀龌龊,多为琐细忙。

处无远到志,出乏济时方。

一味耽安逸,了此醉梦场。

浮生空碌碌,何以留芬芳。

木尚有时秀,草亦有时香。

人为万物贵,岂无尺寸长。

而今甘情废,动为时命伤。

纵有好时命,情废转成殃。

何如早觉悟,努力走康庄。

闻鸡频起舞,慷慨更激昂。

放眼乾坤大,风云思奋扬。

救旱为霖雨,涉川作苇航。

宝玉连城价,明珠彻夜光。

潜见安危系,焉往而不臧。

念兹永无斁,百世定蕃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