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雍正王朝》爲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電視劇《雍正王朝》是國產歷史片的巔峰之作,與《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可以並稱為歷史劇的三駕馬車,開播20年來,吸粉無數,人稱“雍粉”。探討《雍正王朝》長盛不衰受人喜歡的原因,可以從很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

先看看網易的評價: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長篇小說,當年在中央一套播出時創下央視收視的高峰,最高收視率16.7%,該劇包攬了該年所有電視劇獎項的大獎,成為黨政機關推薦收看的電視劇,更得到前總理朱鎔基的高度評價。該劇無疑是帝王戲中“嚴肅”一派的翹楚,圍繞權力爭奪這一中心,《雍正王朝》幾乎無暇旁及其他。它以一種甚至稍嫌枯燥的方式,表現了完全是男人之間—特別是有著血緣關係的男人之間劍拔弩張的鬥爭和衝突。詭譎多變的宮廷政治使人們看到了一代王朝史。史冊中的人物形象在劇中刻畫得生動自然,故事情節的一波三折,讓人慾罷不能。

論《雍正王朝》為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題材吸引人、原著經典

​雍正皇帝在歷史上總是不那麼清楚,繼位的不明不白,死的不明不白。關於雍正繼位,有“弒父逼宮”說,“篡改遺詔”說,各種觀點爭持不下,一種十分荒謬的“十改於”之說曾經佔有很大市場。至於雍正皇帝暴斃一事,有自殺說,他殺說,丹藥過量說,縱慾過度說等等,但都沒有充分合理的證據證明。因而,種種傳奇的故事說法可以說吊足了觀眾們的好奇胃口,所以大受歡迎。

關於胤禛的電視劇有很多,“四爺”風靡一時。然而《雍正王朝》與“眾多的穿越劇”相比,帶有一種厚重感。裡面不僅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清代基本的社會生活,又有底層群眾的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顯然這不是靠打感情牌的偶像劇所能顯現出來的,這就與《雍正王朝》的原著小說——二月河寫的三卷《雍正皇帝》密切相關了。

原著分為三卷,分別是九王奪嫡、雕弓天狼和恨水東逝。九王奪嫡是雍正上位之前的爭鬥場面,後兩部則是雍正繼位之後化解政局危機和進行改革的宏大場面。原著採用白話的語言風格,章回體的敘事模式,有插敘、倒敘、順序、補敘等多種寫作手法,寫出了一個為民請命、心懷天下、立志革除弊政然而又剛愎自用、多疑狠毒的雍正形象。做皇帝,對待百姓,一心想要吃飽穿暖;對待政敵,分化瓦解,睚眥必報!這就是原著所顯現出來的雍正皇帝的面目,電視劇在拍攝的過程中考慮到社會導向問題時,刻意的把雍正皇帝狠毒的一面淡化,突出的是正面的形象,據說主演和編劇當時還發生過爭執。

論《雍正王朝》為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雍正是個為人民服務的好皇帝

說雍正為人民服務,有的人可能會說雍正是地主階級,封建帝王,但平心而論,在中國那麼多皇帝中間,雍正是個真正的好皇帝,是個真正為百姓著想的皇帝,真正為百姓服務的人。

雍正皇帝1722年繼位,1735年駕崩,在位短短13年,他的父親康熙在位61年,他的兒子乾隆在位60年。康熙六下江南,晚年怠政,致使政局危機四伏。乾隆六下江南,風流淫逸,坐失了發展良機。和他父親兒子的搞排場相比,雍正真的是艱苦樸素的多。

雍正皇帝的改革措施是真正為百姓著想的舉措。火耗歸公,使百姓避免了層層盤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減輕了百姓的賦稅負擔。攤丁入畝,使沒有戶口的老百姓不用躲躲藏藏。這些改革,阻力非常大,雍正硬是冒著被逼退位的風險頂住了壓力,凡是阻擋改革的都被他或殺、或關,可是這就得罪了既得利益階層,他們散步流言,惡意詆譭雍正,指斥他得位不正,企圖顛覆他的統治,從而使改革流產。

論《雍正王朝》為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改革,一種是為既得利益階層服務,一種是為百姓服務。要看是不是真正為百姓謀福利?如果是,百姓會支持擁護你。如果不是,百姓便不會支持你。歷史是公正的,雖然有時候會有烏雲密佈,但總會雨過天晴,只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為百姓真心實意辦事的,歷史自然會給他大書特書一筆,除非不可抗力,不然誰都阻止不了,所謂,公道自在人心。對於雍正這樣的皇帝,當時的百姓可能看不到真實的面目,而我們現在的人則能清楚的看到他的作為,這也是站在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問題。

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好的音樂

《雍正王朝》的導演胡玫女士是一位了不起的導演。1975年,胡玫高中直接考到總政話劇團就開始了跑龍套的生涯。1979年國家已經恢復高考,胡玫聽從父親的話,考取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2年順利畢業,她不僅拍出了《雍正王朝》這樣好的電視劇,《漢武大帝》和《喬家大院》也是她的作品。鳳凰網評價她:胡玫以其霸氣、犀利、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個個生動的形象,創造了一個個收視高潮。在男人的世界裡,她肆意馳騁,在男人的世界裡,她就是讓所有男人折服的女王,在男人的世界裡,她的溫柔成了最有殺傷力的武器。

論《雍正王朝》為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再看看《雍正王朝》的主演名單:唐國強,焦晃,王繪春,王輝,杜雨露,趙毅,杜志國,李定保 ,李穎,施建嵐 ,壯麗 ,賈致鋼,常林 ,楊昊飛,蔡鴻翔,陳昱,徐祖明,劉傑。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單,每一個人都那麼有分量,他們塑造的角色無可挑剔,由於他們的演技太過精湛,本文暫且不作敘述,只把《雍正王朝》所獲得的獎項公佈一下,自然就是有力的證明。

論《雍正王朝》為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胡玫導演也憑藉此劇獲得了,被評為中國十大優秀女導演,雙十佳電視劇導演。

兩段幕後花絮也可以看出演員的敬業:

養心殿拍雍正老年醉酒的一場戲,李穎飾演喬引娣與他配戲。是一場心緒纏綿、內涵沉重的戲。攝影師還在調燈光時,唐國強就忍不住先行進入角色 , 捧著“御酒”(一瓶真正的二鍋頭)憂苦澀地喝起來。他臉頰發紅,尚存一絲清醒,對導演胡玫說他喝了酒了,趕緊拍,唐國強在酒醉的迷幻中完成了劇本對人物的規定情境。之後,他陷入悲天憫人的境地,舉起“御酒”再也停不下來了。害得身旁演李公公的楊洪濤又急又無奈,只好一次次地給他倒酒。再拍時,唐國強幽幽地說:“朕,真的醉了嗎?”引得攝像師和劇照師拍下不少有意思的鏡頭。

上海戲劇學院的李定保教授已60出頭,在《雍正王朝》裡他飾演雍正的瘸子謀士鄔思道。他熱愛這個角色,在一次排戲時,不慎摔到了三角架上,腿部感染髮炎,瞞著導演沒說。戲中鄔思道的道具柺杖也成了他的真柺杖。直到有一場戲導演要求鄔思道盤起腿,李定保腿疼得不行,怎麼也盤不上去,這才“穿幫”。戲拍完了,李定保去醫院,醫生說:“你不要命了嗎?”組裡的人感動地說, 原先是神似,現連形也似了,假瘸子變成真瘸子了。

論《雍正王朝》為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雍正王朝》的音樂也是不錯,主題曲是由劉歡演唱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裡面所有的曲子都是徐沛東作曲的,隨著情節的起伏變化,音樂更加讓人集中。

論《雍正王朝》為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一部偉大的電視劇

​​《雍正王朝》被人喜歡不是偶然的,一部好的作品必須是多種因素共同結合起來的。好的劇本+好的編劇+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好的音樂+好的剪輯=好的作品。

《雍正王朝》在剪輯上也有疏漏之處,比如雍正繼位那天晚上去窮廬的路上有個低頭跑過的男子。字幕也有反的,比如十三爺說了一句“鳥藏弓盡”的話來。能發現這些錯誤,說明看的比較認真,瑕不掩瑜,《雍正王朝》終究是一部偉大的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