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唐代宮廷的西安市鄠邑區北鄉鑼鼓 文

起源於唐代宮廷的西安市鄠邑區北鄉鑼鼓 文/李景寧

起源於唐代宮廷的西安市鄠邑區北鄉鑼鼓

鄠邑區北鄉鑼鼓是指流傳在陝西省西安市的戶縣北部鄉村的傳統鑼鼓。戶縣北鄉鑼鼓起源於唐代宮廷音樂,傳承於宋元,自明代以來,在迎祭城隍活動中,鄠邑北鄉鑼鼓得以充分的發展和交融,形成了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的藝術風格。是陝西省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歷史悠久的鄠邑北鄉鑼鼓與古代的祈年、社祭、逐疫、慶豐收以及迎神報賽等古老習俗相伴生,歷經數千年,一直沿襲至今,是陝西省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渭河平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從渭河流域發掘的陶鼓可以斷定,早在四千年前,這裡已經出現了鼓這一樂器。古代,鼓樂被視為華夏正音,受到歷代朝廷的高度重視。周代已設專門管理鼓樂的官職,名為“鼓人”。隨著渭河流域農耕文化不斷髮展和中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形成,鼓文化也在這裡得到充分地發育。

鄠邑北鄉地處渭河流域農耕文明核心區域,自周文王遷都鄠邑建立豐京後,成為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京畿之地,這種地緣優勢使戶縣幾千年來深受關中鼓文化的薰陶和浸染,具有深厚的鼓文化積澱。鄠邑北鄉鑼鼓正是在這樣的歷史人文環境中孕育和傳承的。

鄠邑北鄉鑼鼓一般都集中在春節期間活動,它是鄉村慶豐年或禳災逐疫的主要形式。同時,戶縣北鄉鑼鼓往往也擔當著聚攏人心,發起組織各種重大民俗活動的重要角色。村社內或村社之間耍社火、鬧元宵等大型民俗活動都是從敲鑼鼓開始的。戶縣北鄉鑼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迎祭城隍。

鄠邑北鄉自明代以來,一直延續著迎祭城隍的民俗活動。五十多個村子分別形成了三個城隍社,構成了三個獨特的文化圈,在一年一度的迎祭城隍活動中,每一個村子都要敲鼓為城隍送錢糧,正是在這一活動中,戶縣北鄉鑼鼓得以充分的發展和交融,形成了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戶縣北鄉鑼鼓在明代以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清代至民國時期得以延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得到充分展示和積極表現。戶縣北鄉鑼鼓從唐代的產生、形成,至明清時代的基本定型,發展至今已相對穩定;今天,它被廣泛地用於各種場合。在逢年過節、歡慶豐收、送兵、祭祀、接城隍、耍社火等活動中它都是最重要的主角,成為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與北鄉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鄠邑北鄉鑼鼓的主要鼓調有“鳳凰三點頭”“十樣景”“一串鈴”“走鼓調”等。

1.鳳凰三點頭

鳳凰三點頭鼓調主要分佈在留南村、定舟村、渭曲坊、元村、祁南村、大王東村、大王西村等村,尤以留南村最具代表性。鳳凰三點頭鼓調共分四個段落,第一段為 “丹鳳朝陽”,第二段為“雙鳳展翅”,第三段為“群鳳和鳴”,第四段為“鳳凰三點頭”。全曲結構嚴謹,環環緊扣,前後呼應。整個鼓調節奏明快,輕重有致,在大氣沉穩中,細節變化非常豐富。

鳳凰三點頭的表演隊伍以鼓和鐃為主體,頭尾各置一面大堂鼓分別領軍和殿後,同時配大鑼四面、小鑼兩面,馬號兩把、梆子兩到四副、夾板四到八副。各種樂器演奏和諧,形成自然的配器效果,產生出強烈的音色對比和強弱對比。

2.十樣景

十樣景是鄠邑北鄉的另一個重要鼓調。它主要分佈在梧村、鑿齒村和孝義坊等十幾個村子。其中以梧村和孝義坊兩村最具代表性。十樣景鼓調節奏明快而富於變化,音樂結構嚴謹而宏大。其鼓調共分為十環,依次為:鳳凰單展翅、鸚哥上架、獅子滾繡球、黑狗跳牆、黑驢滾蛇、二龍戲珠、喜鵲啄食、孔雀開屏、龍虎鬥、大聖翻跟頭。這些名稱或擬聲,或摹形,或表意,生動地概括了這一鼓調豐富多彩的音樂特性和表演特徵。

十樣景鑼鼓現在的樂器有鼓、鐃、鑼、號、梆子、夾板等。鑼鼓隊組成一般是一面鼓配兩副鐃,其規模根據村子大小決定,最少都在二十面鼓,四十副鐃。鑼一般是四面,馬號兩個或四個,梆子四副,夾板四副。據梧村和孝義坊的老人講,過去在鼓隊中有笙、蕭、笛子、胡胡等文樂器。十樣景為場地表演鑼鼓,鼓皆置於鼓架。鼓手和其他演奏人員基本都是原地不動進行表演,可稱為純音樂鑼鼓。

十樣景在鼓的敲擊上,極富變化,非常複雜。它在鼓面敲擊中,加入豐富多彩的鼓槌碰擊和鼓邊敲打,時而鼓槌打鼓邊,時而鼓槌互相撞擊,時而在手上來回顛倒,時而拋空,花樣層出不窮。在繁複交錯的鼓面鼓邊敲擊和鼓槌碰擊中,形成了極其豐富的音色變化和節奏變化。在十環鼓調中,環環不同,環環都有新花樣。而鐃、鑼、號、梆子等樂器與鼓的配合天衣無縫,水乳交融。形成了音色豐富,節奏明快,細膩文雅的音樂風格。

鄠邑北鄉鑼鼓中的《鳳凰三點頭》和《十樣景》到底起源於何時,尚缺史料依據,但從其音樂特點、配器和表演風格等多方面來看,具有鮮明的唐代宮廷儀仗鑼鼓的特點,可以說它是在唐代宮廷禮樂文化背景下產生的獨特的民間文化形式。

鄠邑北鄉鑼鼓經過鄉人千百年來的錘鍊和積澱,其音樂結構嚴謹精煉,配器科學,表演精到,堪稱經典。中國打擊樂學會會長安志順認為,留南村的“鳳凰三點頭”鼓調,加一句則多,減一句則少,環環緊扣,前呼後應,結構非常完美。“十樣景”鼓調把鑼鼓的音樂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十環鼓調錶現十個情景,風格上又能做到高度統一,讓人歎為觀止。它對鼓邊和鼓槌的充分利用,極大地增強了鼓這一樂器的表現力。

鄠邑北鄉鑼鼓質樸自然,率性自在,大氣從容,有漢唐雄風;同時戶縣北鄉鑼鼓的表演在細節上又豐富多彩,極其講究,是粗獷與細膩的高度統一,野性與高雅的完美結合。

鄠邑北鄉鑼鼓自古以來都與鄉土民俗相伴生,它是鄠邑北鄉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鄠邑北鄉鑼鼓自在北鄉一直髮揮著組織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民俗學和社會學研究價值。

起源於唐代宮廷的西安市鄠邑區北鄉鑼鼓 文/李景寧

起源於唐代宮廷的西安市鄠邑區北鄉鑼鼓 文/李景寧

起源於唐代宮廷的西安市鄠邑區北鄉鑼鼓 文/李景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