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都在拋售美債,是誰在接盤?

文武之道78


有國家在拋售,就有美國盟友比如法國等國家在逢低買入美國國債。

各國拋售的美債,基本上都是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的,基本上都賣給了美國銀行,機構等投資者,或者是美國傳統盟友比如法國等國家,或者是看好美國國債走勢的其他國家投資者了。

一、美國國債的情況

1、美國國債定義

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美國國債,通俗的講就是美國政府以國家信用發行的債券。是以美國國家信用做擔保的債券。一般情況下,只要美國還存在,這個債券基本上是不會違約的。

美國國債除了本土投資者外還面向全球各個國家,一般往年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億美元。

2、美國對於國債拋售的承受力如何

有消息人士稱“就算一個國家大幅減持了美債,也一定會有其他國家補缺,美債市場受到的影響有限。但對美債持有國來說,如果想以此為武器大規模拋售美債則更多會使自身受傷。”

從長期趨勢來看,美國金融市場也擁有充足的流動性。自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後,美國先後實行了四輪量化寬鬆政策,因此美國整個銀行系統內部有足夠充足的流動性消化上萬億美元拋售所帶來的流動性暫時縮減。

3、美國國債的投資價值如何

美國國債,最大的購買者是美國機構投資者,美國銀行,美國個人投資者,這部分大概佔美債發行量的60%左右。美國30年國債的利率基本上是3.1%左右,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在3%左右。

也就是,有國家在拋售,就有美國盟友法國等國家在逢低買入美國國債。這個大家都看明白了。

最近的拋售已經讓美國國債收益率從2%左右已經上升到了3%。說實話,美債收益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了。

美國債券的最強有力的擔保說白了,除了美國的超強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之外。就是美國的超強大的遍及全球的軍事實力,包括美國的戰略核潛艇及陸基核威懾力量,還有遍及全球的美國海外軍事基地,日常遊弋在全球的十餘支龐大的航母編隊。軍事實力不衰敗,美國就不可能倒下,美國不倒下,美國債券基本上就會有一定價值的。

二、2018年以來美國國債持有者持倉變化情況

2017年10月17日,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繼續增持美國國債,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北京時間2018年3月17日,美國政府稱,美國國債規模首次超過21萬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2018年5月15日消息,3月中國繼續增持110億美元美國國債,使持有的美債總額達1.188萬億美元,創下2017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2018年4月,中國和日本分別減持58億和123億美元,共有19個國家在4月份拋售了美國國債。拋售國債的行為是在公開市場上進行的,聽著數目較大,但是實際上美國國債一直以來交易量都還是挺大的。

2018年5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12億美元,持有總額達到1.183萬億美元。中國仍然是美國國債最大的境外持有者,共持有5.66%的美國國債。

2018年5月,日本淨買入約170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量排第二的日本持有1.049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結束了連續三個月減持的趨勢。

排在第三位的是愛爾蘭,持有3010億美元美國國債,巴西以2990億美元緊隨其後。

法國排在第17位,持有896億美元美國國債,一年內增加了20.75%。

總的來說,2018年5月外國投資者淨買入267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三、國外投資者持倉比例情況

截止到2018年6月,外國投資者共持有41.59%的美國國債,而一年前這一比例為43.69%。

中國雖然購買美國國債的量比較大,達到了1.188萬億美元左右,但是美國國債總額大概有21萬億美元的樣子,中國持有量在美國國債的總體量裡也只是冰山一角,大概佔比5.66%。

其實美國國債最大的買主仍然是美國國內的銀行、機構和美國人民,這部分大概在60%左右。美國如果要賴賬,要故意貶值,沒等中國不同意,他們自己國內的公司和老百姓一定不同意,拿肯定就先鬧開了。

因此,中國和其他國家拋售的美國國債是在公開市場上售出的,可能都讓美國盟友或者國內銀行或者機構投資者或者個人投資者買去了,也可能讓那些看好美國國債收益的國家買去了。


睿思天下


目前已有多個國家競相賣出美國國債。根據美國財政部3月16日的報告,中國今年1月所持美債規模1.168萬億美元,環比再次減少了167億美元。


而第二大持有國日本此前連續4個月大幅減持後,最新持有1.07萬億美元;第四大美債持有國巴西,也在近幾個月減持了33億美元,此外俄羅斯、印度、泰國、德國、開曼群島也在同時鉅額減持美債,就連美國的盟友沙特也大筆減持。


對此,我們認為,這些國家減持美元的數額都非常有限,不足以對美國國債產生多大的影響。目前美債的總量已經突破了21萬億美元,在2017年9月份美債總量剛剛突破20萬億美元。


我先告訴你這些國家為啥大量持有美國國債:第一,這些國家與美國都存在著較大貿易順差,而他們拿了大量美鈔之後,卻不知道去購買哪些美國商品為好,因為在很多領域美國高科技產品是不會出售的。


第二,美國國債信譽最高,流動性好,而且還有一定的收益率,這對於很多國家來說,可隨時兌換成現金,也就是說你大量拋售美國國債時,不會擔心在下面沒有接盤的。美國國債是全球發生金融危機時的避風港。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我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就可以打擊到美國經濟,實際上根本不可能,一方面,如果你大量拋售美國國債,美元就會大幅貶值,這些國家手握大量美元資產就要發毛,而這對於任何國家來說,你手裡握有大量美元,並不希望美元會因集中拋售而出現貶值吧


另一方面,美國國債一旦出現大幅拋售,馬上會遭到美國金融機構的購買,以穩定市場,甚至美聯儲直接把印出來的鈔票來接你拋出來的國債。目前美國經濟形勢還不錯,要說全球各國齊心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恐怕沒這個可能,適當減持美國國債規模,這倒是當務之急。


不執著財經


2018年3月15日, 美國財政部(發行美國國債的部門)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減持167億美元美國國債(為什麼要拋,往下看,歡迎評論互動),持有規模降至6個月新低。不過,中國仍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這是毫無疑問的。

美國國債的收益相對穩定,流動性強,可以隨時拋售。這也是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主要原因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1682萬億美元,降到了2017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當月,美國第二大債權國——日本增持了4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總持有規模增加到1.0658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有人(包括中國在內)在拋售美國國債,

日本則成為了美國國債的接盤俠(之一)。但中國肯定也不會狂拋,如果造成美國國債暴跌,依中國所持的美國國債份額來說,必將遭受巨大損失。

那麼,為什麼有人在拋售美國國債呢?答案在這裡奧,隨著美國利率和通脹水平的上升,美國長期國債的持有價值下降,這令海外市場對美國國債的需求減少。當然了,從總數看,中日兩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佔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美國國債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我們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態度是什麼呢?【小哥哥】告訴您,與其它投資一樣,中國外匯儲備對美國國債的投資是市場行為,會根據市場供需狀況進行專業化管理。原則就是,多元化、分散化,保障外匯資產總體安全和保值增值。

親,【小哥哥打算盤】曾行走美帝一線,目前依然關注中美經貿和美國經濟問題。如果認為回答有道理,點個贊之後,別忘了關注頭條號【小哥哥打算盤】,後續回答,更加精彩奧,麼麼噠。


小哥哥打算盤


誰在接盤呢?如果價格低的話當然是市場在接盤。我們簡單的說一下這個比較基礎的問題。美國國債的一級市場發行方是美國財政部,當然一部分由美聯儲接走了,作為美聯儲的資產項目,所以縮表很大程度上就是拋售美國國債。而其他一些買家是按照拍賣來獲得美國國債的,市場只要有需求,美國國債就流入市場,流入市場之後就進入了二級市場。

美國國債進入二級市場之後,比如在中國手裡,日本手裡,如果你要拋售,市場上自然有人接盤,如果量大呢?當然是債券價格下跌,到期收益率上升。比如1000美元一張的債券,年利率3%,你如果大量的拋售,那麼你就賣980一張,這個時候一年後連本帶利1030元,50(1030-980)美元除以980美元5.1%。你看,到期收益率升高了,當然到期收益率計算還要複雜一點,僅簡單舉個例子。到期收益率升高後市場就會有人做出選擇。一些債權為主的基金,一些資產管理者就會考慮買入國債。因為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如今來看暫時是沒什麼問題。

前段時間美國國債下跌,到期收益率上升,這就是有人在拋售美國國債,這依然是一個市場化的問題。美國要發債,那麼就要保持良好的發債信用,而有人要拋售,不著急的慢慢向市場兜售是可以的,如果急於套取現金,則需要降低國債的價格。所以有人說美國打貿易戰我們就賣國債。請注意,我們可以選擇不繼續買國債,但是在國債未到期的情況下投放市場,一定是虧本的。所以這裡面有人理解上有偏差。

當然國債下跌不是什麼好事情,對於美國也一樣,說明大家不看好。而中國持有很多國債方面,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的,美債至少風險不大,這還能增強美元和人民幣的聯動效應,也能讓龐大的外匯獲得一些收益。


凱恩斯


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2018年4月底,外國政府和機構持有美債規模為6.17萬億,佔美債發行規模的30%,其餘美債為美國機構或個人持有。

我們可以設想,各國拋售美債的情景如何。

部分國家拋售美債,市場將會怎樣

從上圖可以看出,大部分國家持有美債的規模變化不大,只是根據市場情況以及自身收支情況進行微調。

只有俄羅斯,開曼群島,土耳其出現較大規模的減持,尤其是俄羅斯,4月份持有美債487億,同比大幅下降60%。但由於這些國家或地區,持有規模並不大,所以減持對市場影響小。

美國國債市場是目前全球最具深度和流動性最好的政府證券市場。部分國家的減持,基本上都被其它國家或美國投資者的增持所抵消。

各國一起拋售美債,世界將會怎樣

美債發行規模中,只有30%為外國持有。因此,如果各國一起拋售美債,這部分美債也不會無人接盤。實在沒有,特殊情況下,美聯儲也會開動印鈔機購買美債。

不過,如果各國齊拋美債,這就不是單純美債的問題了,而是美元體系面臨坍塌。

基於美元特殊地位和美國的金融能力,美國將各國挾擄進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經濟循環,美債只是其中一環。

一旦各國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意味著美元發生信任危機,美元快速大幅貶值,進而引發全球金融恐慌和市場震盪,原有金融秩序面臨重構。美元貶值還會造成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迅速上漲,造成全球性通貨膨脹。

…………………………………………………………………


史晨昱


大幅度拋售美債的說法並不科學,目前只有俄羅斯拋售美元較多,同時它採取了大量儲備黃金的做法,主要理由是基於盧布貶值。

我們國家今年小幅減持148億規模,屬於技術性調整,也說明我國對於美債收益率還是較為穩定的思路。

美債市場規模高達數十萬億規模,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債券市場,並不是哪一個國家和機構能夠操縱的了的,價格漲跌還是基本受到全球經濟因素影響,短期受到國家政策影響。

近兩年,美國經濟持續向好,為了控制預期通脹,美聯儲採取縮表加息的措施,導致債券價格下跌,但是很多國家持有美債的目的並不是炒作投機行為,而是為了平衡與美國的貿易逆差以及外匯儲備,防止本國匯率大幅波動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所以不會因為暫時的矛盾而採取市場操縱行為。

何況美債市場的交易還控制在美國手裡,按照其國家的法律可以採取禁止甚至沒收的手段你也無可奈何,所以考慮拋售帶來對美國的打擊是極為幼稚可笑的行為,再者說美債暴跌會導致美元的大幅貶值,進一步導致全球外匯市場動盪,而所有國家的貨幣價值都是與美元掛鉤的,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沒有理性的國家會採取,何況美國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一旦報復得不償失。

所以每個國家交易美債都是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的,市場承接美債的國家和機構也不在少數。





王紅英金融教育


這樣的偽問題真不想再回答了,哪有什麼各國都在“拋售”美債呢?

所有21萬億美債的平均成熟期不到70個月,就是6年左右吧。也即每過6年所有美債平均都會到期一遍。

一些人說的所謂“許多國家”在拋售美債,僅是因為一些國家的美債總量在減少,而減少的量幾乎完全是因為美債自然到期後,一些國家沒有搶購足量的美債去補充。換句話說,只要不熱情地搶購,所有國家美債持有量就會一直減少,屬於自然減持,但這裡根本沒有什麼“拋售”這回事。

比如日本1萬多億的美債,每年大約會有1666億美債到期,也即每個月都有130多億現金到手。如果日本不持續購買美債,他持有的美債數量就會持續減少。所謂日本“拋售”美債的,你看他們減少了一百多億的持有量,也就是一個月的自然減持量,少買了一點或出價低了沒買到新債就會是這樣。

最近唯一拋售美債的,大概只有俄國,估計是手頭缺美元去支持盧布,只好賣點美債渡難關。前兩年沙特也賣了幾百億債券(各種國家的債券,包括一部分美債),實在是因為油價太低其收入不夠給王子們發工資了,否則也不至於動用債券儲備。最近油價漲上來後又開始增持了。

指望世界各國拋棄美債的,還是洗洗睡吧。


聽我說完好吧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元充當著全球儲備貨幣的角色,並通過美債的形式成為各國央行的核心基礎貨幣儲備。畢竟美債以國家信用做擔保,自發行以來尚未發生違約事件,流動性高和易於變現,可以說是最安全貨幣資產,市場投資者可不會輕易放棄對美債的信任。

1、多國近期鉅額減持美國國債

隨著特朗普政府稅改政策落地和美聯儲進入加息縮表週期之後,目前已有多個國家競相賣出美國國債。根據美國財政部3月16日的報告,中國今年1月所持美債規模1.168萬億美元,環比再次減少了167億美元。

而第二大持有國日本此前連續4個月大幅減持後,最新持有1.07萬億美元;第四大美債持有國巴西,也在近幾個月減持了33億美元,此外俄羅斯、印度、泰國、德國、開曼群島也在同時鉅額減持美債,就連美國的盟友沙特也在大筆減持。

2、拋售的美債不值一提

其實,這些拋售的美債在整個美債總量裡是微不足道的,換言之,拋售行為是在安全和可控的範圍之內。根據美國政府公佈的數據,目前美債的總量已經突破了21萬億美元,在2017年9月份美債總量剛剛突破20萬億美元。

3、拋售美債或為應對國際支付

另外,拋售美債可能是各國為了對應國際貿易或者從事國際投資而套現,很多國家都會有財政赤字的情況,短期需要錢不想跟外界借貸,也不想發債,通過直接減持美債也是能理解的。至於誰在接盤,金十君認為是美國的居民和機構。

4、美國人內部消化美債

目前,美國人持有大約67.5%的美債,其持有者主要包括個人投資者、養老基金、以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等等,因此很可能是它們買的,至少他們對美國保持絕對的信任。再者,可以用相對低的價格購買美債,賺得更多為什麼不做。即便他們不買,美聯儲為了保證美元的穩定性也會出來買,要知道美聯儲“不差錢”。

儘管美債拋售還在持續,但是特朗普可不會停止發售。據悉,特朗普已經簽署終止國債上限規定,並允許美國國債增加的趨勢持續到2019年3月1日。對於習慣以借債發展經濟的美國來說,發債是唯一的出路,不需要管全球的死活。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這問題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總的來說美債在全球來說,是信用度很高的了,因為美國作為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依靠其超高的軍費,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肆無忌憚的炫耀武力,為其經濟利益服務,誰不聽話就打誰!誰不讓利就威脅誰封殺誰!誰不開放市場就制裁誰!所以美元作為全球結算貨幣最大者,是最安全的,不用擔心美國不還錢,顧美債是最安全的,開放度非常高的,體量或稱規模巨大,買進賣出方便,所以各國願意進行投資;再者各國進行貿易往來,大多采用美元進行結算,除非談判另外規定採用某種貨幣結算。作為全球貿易結算貨幣—美元,在各國除了支付正常的貿易外,如果有留存的美元,就是貿易順差,如果相對往年減少了,就是要節約下來的美元進行支付,就是逆差。而美元是美國貨幣,作為有主權國家肯定有自己的貨幣,大多數國家中美元是不能在自已國家使用的,那麼留下來貸幣一美元,如果不用的話,跟廢紙沒什麼兩樣,上廁所都硬了,還佔用金庫來保存,用保安人員來守護;另外節餘美元是進行貿易交易的公司企業與國外的公司進行貿易所得的收益,但結算貨幣大多為美元,匯回國內與所在國的貨幣進行兌付,換回所在國貨幣。而美元則留在銀行,統計各銀行美元餘額,也是貿易節餘,與以來相比,正為順差,負為逆差。正的好說,可以支付國與國正常貿易往來,買國內建設發展所需的設備、技術、產品。負的話就無法就影響國內建設發展所需的設備技術礦產品了,更深的影響國家外在形象與國家間往來。而美元多了麻煩也來了,首先國與國之間貿易爭端產生了,逆差國家要求:順差國多進口它們產品。否則要提高關稅來平衡,也是貿易戰緣由。所以解決結算貨幣不變成廢紙,還要費力費時費財來看守它,只有將結算貨幣返回貿易各國去,讓它變得更多,也是增值。好啦,囉裡囉嗦,這麼多,該說正題啦。中國作為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作為中國人應該感到自豪,因為美債中有你我的功勞,看了前面所述,我們買了那麼多美債,是為了讓美元增值,也相當於往美國市場投放貨幣,影響美國的貨幣政策,為本國經濟發展獲利。你所說的各國在拋美債,意思為全部國家,可惜是不過是少數幾個國家如中國沙特德國等,但不是全部拋售,還有不少在增持如日本;另外除國家外,還有機構公司基金如養老金等,甚至私人投資者。所以有國家拋售,說明有接盤俠,美債規模龐大,美績信用很高,(用強大武力維持)不用擔心美國賴帳不還。況且拋售美債緣由多樣,應對貿易支付,應對增值考量,政治考慮等。應該這樣說明了吧。


牛牛莽


就在3月16日,美國國債總額又創下了另一個重要里程碑,首次突破了21萬億美元,而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9.78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債務和GDP比率為104%。但這才是剛剛開始,有數據預測2019年將發行超過1萬億美元國債,達到1.083萬億,2020年將達到1.128萬億美元,估計未來美國的國債規模將會進一步增大。投資者對於這種高通脹水平的風險和政府欠債上癮的擔憂已經體現在債市上了,使得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到2014年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財政部公佈的2018年1月數據顯示,中國所持美國國債較上月減少167億美元至1.1682萬億美元,為6個月來第3次減持,創下去年7月來的新低,但仍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日本1月則增加持倉43億美元,至1.0658億美元,是自去年7月以來的首次環比增長。1月來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環比減少245億美元,去年全年增加3112億美元,中國以1171億美元的增持總額在其中佔了約37.6%。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美國國債的債務中超過三分之一為中日所持有。

在美國21萬億美元存量國債中,持有份額最多的仍然是外國投資者,規模為7萬億美元左右、佔比33%;其次分別為美國美聯儲、美國養老金、美國共同基金和美國個人投資者;以及美國各級政府政府,美國各大銀行、財團以及保險公司。這些都是美國國債的購買者,美國國債的絕大部分都是在美國內部消化掉。為了保證國債利率穩定,維護美國的信譽,美國是美債的最大接盤者。

美聯儲是政府債券的最重要買家之一,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買下了大量政府債券,這也是向社會提供資金、刺激經濟的重要方式,也是美國境內美債的最大的接盤者。

但在債務處理的問題上,大多數美國人處於在三大陣營中。第一類:完全忽視它。因為這些債務為美國政府所接,與自己無關,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即可。第二類:債務是具體存在,但政府已經告訴我們政府有辦法“消滅”掉債務。第三類:理性的認識到債務在不斷膨脹,總有一天債務回到一個臨界點,處理不當會產生嚴重後果,並對這個後果做出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