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影后

張曼玉從1991年開始,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后,之後接連憑藉《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皇朝》《花樣年華》共五次獲得金像獎影后,成為金像獎史上影后中的影后。另外,張曼玉還憑藉《人在紐約》《阮玲玉》《甜蜜蜜》《花樣年華》,四次獲得臺灣金馬獎影后,也成為了整個華語娛樂圈獲得影后獎項最多的人,絕對影后中的影后。其中,《阮玲玉》《甜蜜蜜》《花樣年華》三部電影,幫助張曼玉三次成為金像獎金馬獎雙料影后,1993年的《阮玲玉》是第一次。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阮玲玉》由嘉禾電影出品,關錦鵬導演,張曼玉、秦漢、梁家輝和吳啟華領銜主演,劉嘉玲、葉童、李子雄、符衝、張衝、孫棟光、周杰等聯合主演。1991年11月29日臺灣上映,1992年02月20日香港上映。《阮玲玉》原版126分鐘,2005年為慶祝中國電影百年華誕,第2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放映了《阮玲玉》修復加長版,增加了更多的記錄性內容,共有154分鐘。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這部《阮玲玉》是一部半紀錄片形式的劇情片,一半是張曼玉的精彩演繹,一半是阮玲玉的紀錄片真實回放。因為《阮玲玉》在臺灣和香港不同的時間上映,所以,張曼玉在1991年的第2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獲得影后,而到了1993年的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才獲得金像獎影后。【金馬獎是11月開獎,金像獎是4月開獎】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張曼玉】1964年9月20日出生於香港,祖籍上海,8歲時隨家人移居英國,少年時期在英格蘭肯特郡度過,中學畢業後曾在倫敦一家書店做過店員 。1982年,張曼玉返回香港度假期間被廣告公司的星探相中開始擔任兼職模特,1983年,參加香港小姐選美獲得亞軍及最上鏡小姐而正式出道,從此就留在香港發展。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1984年,張曼玉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青蛙王子》 ,與王晶鍾鎮濤陳百祥鐘楚紅等合作。之後,張曼玉出演了《緣分》《警察故事》《開心鬼撞鬼》《原振俠與衛斯理》《玫瑰的故事》《天賜良緣》《A計劃續集》《精裝追女仔》等十幾部電影和多部電視劇,直到1988年出演王家衛導演的《旺角卡門》,第一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后提名。經過《旺角卡門》,張曼玉一舉擺脫了過往銀幕花瓶的形象,脫變為演技派,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開竅了!”;然後在1989年憑藉《人在紐約》獲得第26屆臺灣金馬獎影后,在1990年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到1991的年,張曼玉主演傳記劇情片《阮玲玉》時,剛剛27歲,但比角色中的阮玲玉仍大了好幾歲。【阮玲玉】原名阮鳳根,1910年4月26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香山縣,曾就讀於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後取學名阮玉英。1926年經張慧衝介紹,年僅16歲的阮玉英中學輟學並改名阮玲玉,進入明星影片公司,出演處女作《掛名夫妻》,從此踏入影壇,開始其電影藝術生涯。1928年阮玲玉轉入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先後主演《情慾寶鑑》《珍珠冠》《戀愛與義務》《桃花泣血記》《小玩意》《再會吧,上海》《神女》《新女性》《一翦梅》《歸來》《國風》等共29部電影,在當時的中國影壇紅極一時。可惜,成名後的阮玲玉陷於同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在1935年3月8日婦女節當日服安眠藥自盡,享年僅25歲。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阮玲玉對電影極度認真的態度及自我要求極高的表演哲學,代表了中國無聲電影時代表演的最高水準;加上過人的表演天分、幽怨的氣質和驚為天人的嬌美容貌,使她擁有眾多粉絲和追求者,這也導致了她豐富精彩卻又悲慘短暫的一生。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1925年,16歲的阮玉英就與母親東家的四少爺張達民同居,這個不學無術的無賴官二代也成為阮玲玉悲劇一生的源頭。等阮玲玉成名之後,東南亞富商唐季珊成為阮玲玉的第二個男人;這個有婦之夫,曾包養過中國第一個電影皇后張織雲,後始亂終棄;對阮玲玉又能好到哪去?最後阮玲玉遇到了蔡楚生,中國早期著名的大導演,曾拍出《漁光曲》《一江春水向東流》等中國電影史上不朽的鉅作,可惜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蔡楚生並沒有勇氣去承受阮玲玉的愛,最後阮玲玉在絕望中離開人世。張達民唐季珊蔡楚生的飾演者,分別是吳啟華秦漢梁家輝,都是演技實力派,並且扮相氣質都非常符合角色特點。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最值得特別點讚的當然是飾演阮玲玉的張曼玉了,阮玲玉作為一代影星,留下的影視和照片資料還是很多的;而在《阮玲玉》這樣一部半演繹半紀錄片的電影中,張曼玉正好不必化妝成和原型一樣,在表演劇情和紀錄片的切換也更清晰明顯,不過張曼玉的整體造型還是最大程度的還原了那個時代,特別是那對纖細修長的柳葉眉。同時,阮玲玉本身是一個電影表演藝術家,從電影中能看到她昔日的表演;而張曼玉飾演的阮玲玉要表演的更多是銀幕外的阮玲玉,相當於是兩代絕世影后在同一畫面中隔空比拼演技,這景象也是空前的。如此設計,阮玲玉這個角色在當年女演員中也非張曼玉莫屬了。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在《阮玲玉》中,張曼玉表演了一段阮玲玉拍攝電影《神女》的片段,記錄畫面中也有這一段;相同的故事場景相同的人物造型,阮玲玉和張曼玉兩個時代的影后,穿越時空實力對話;不同的人表演,不同的味道,讓人感嘆!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1992年《阮玲玉》入圍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張曼玉憑藉此片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演員榮譽的影星。張曼玉通過《阮玲玉》讓全世界知道了阮玲玉,阮玲玉通過《阮玲玉》讓張曼玉走向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