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1

相信對於抗戰史多少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有個“黃泛區”的概念。當年老蔣為了抵擋日軍南下,將鄭州以北的花園口大壩炸開,以至於黃河以南的位於黃淮流域的,豫皖蘇3省44個縣成為黃泛區,其影響一直到長江以北。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被人為掘開的鄭州花園口大壩,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傷亡

從人道的角度來看,這足以讓蔣介石永遠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不過這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要關注的重點,我們所需要清楚的是,人為製造黃泛區在歷史上畢竟是少數。歷史上黃河由於自身的原因決口改道才是不計其數。僅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史書第一次記載黃河改道以來,直到20世紀50年代的這2500多年間,有記載的決口氾濫就有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30次,洪水遍及範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可以說整個華北平原都在它的影響範圍之內。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近代兩次黃泛區示意圖(銅瓦廂和花園口決口後)

事實上,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黃河下流的走向,也僅僅形成於19世紀中葉。在此之前的歷史當中,黃河無數次的以山東丘陵為中線,上下襬動。時而從山東丘陵北部流入渤海灣,時而又南下覆蓋淮河,並反客為主“奪淮入海”,流入黃海(可憐的淮海現在被搞得只能流入洪澤湖,而沒有天然出海口了)。

黃河這樣的反覆無常在地緣上所造成的後果有兩個,一是使得華北平原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這使得在整個華夏文明史上,治理黃河都成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成敗與否甚至直接關係到政權的穩定性;另一個後果是,黃河從黃土高原上所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淤積在入海口處,使得華北和蘇北平原的海岸線逐漸向東推進,這一進程至今仍在進行中。

我們可在地圖上大致勾勒出廣義上的黃河流域。這與現在所認定的黃河流域的區別主要在下游地區。目前我們習慣於將黃河以北的華北平原稱之為“海河流域”,以南的區域稱之為“黃淮流域”。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黃河流域示意圖

不過在歷史上,這兩條黃河的小弟弟卻無數次被這個喜怒無常的大哥塢佔鵲巢。這也讓華北平原的部分地區也被黃土高原上的黃土所覆蓋了(主要是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南地區)。

最後附一張“黃河故道圖”供大家參考一下。需要注意的是,這上面僅僅是標註了6次比較著名的改道事件,其中包括傳說中的大禹所治的那條“禹河故道”。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黃河故道分佈圖

2

既然說到華北平原的水患,以及東亞文明的初始,我們就必須先解釋一下當時的氣候情況了。

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大規模降溫的情況,地質學家們稱之為“冰河期”。目前的證據表明,最後一次冰河期大約在1萬年前結束了。隨後氣溫開始回升。從那時起,人類進入原始文明時代。氣溫回升的高峰期在約8000—5000年前這一段時間,這一時期也是東亞地區新石器發展的黃金時段,隨後氣溫開始有所回落。直到3000年前的商周交替時期,氣溫大幅降低。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的古中國核心地區,氣候由亞熱帶氣候向暖溫帶轉變。其後又經歷過幾次波折。但大的氣候己經無法逆轉了。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根據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初步研究》繪製的氣溫變遷圖

黃河的水患在周以後,很大程度是由於黃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過於嚴重,而造成下流的河床不斷抬高。當河床高於兩岸的堤壩時,河水就開始漫出,甚至決口改道。而在此之前,黃河(包括從發源於太行山,流經華北平原的幾條河流),實際上也還是在不斷的將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帶入華北平原,只是沒有後期那麼嚴重罷了。

這主要是由於黃土的特性決定的。黃土顆粒細小,質地疏鬆,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可以參看陝北那些“光山”上的溝壑)。因此很容易流失。如果上層有植被覆蓋,情況還是會好很多。但可惜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黃土高原都是東亞人類活動的中心。這加速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典型黃土塬地貌,上層平展下層溝壑縱橫

在3000年以前,黃河流域還屬於亞熱帶氣候時,水患同樣是存在的。這很大程度是因為氣溫過高,以至於青藏高原的冰川加快了融化速度。使得黃河中下游的水量過大,在黃土高坡上的那段黃河,也就是黃河中游地區,由於屬於高原山地區,因此水量增大對地形地貌的影響不大。但在華北平原情況就不一樣了,這裡的大片土地長時間處在不穩定的沼澤狀態,特別是在那個扇面衝擊區內。

最終的結果就是無論是黃土高原上的“原始西羌”族,還是處在東部沿海地區的“原始東夷”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大規模的向這一地區滲入,雙方基本在各自的區域獨立發展。這一情況大概持續到距今約5000年左右的時候。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歷史時期黃河下游河道變遷形成的扇面區隔離了原始西羌和原始東夷族群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認為,兩大族群在此之前就沒有過交流,畢竟阻隔雙方的並非象白令海峽那樣的天塹。只是由於地理的分割,雙方尚不至於產生衝突,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融合罷了。

事實上關於“原始東夷”的的族屬問題,一直也是一個爭論話題。從人類遷移的角度看,雙方最初肯定是一源於一族,只是在確定在什麼時候分離罷了。從後期雙方的融合情況來看,似乎並沒有遇到很大的障礙。因此雙方很有可能就是在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時,也就是大約10000年前,開始向不同的方向遷徙。這種遷徙並不僅僅限於東西兩個方向,只是這兩個區域所最終形成的族群成為了中華文明的直接起源地罷了。

3

由於雙方在不同的區域獨立發展,因此“原始東夷”與“原始西羌”在生產力方面也一定會有差別的。就目前所發現的情況看,東部的發展程度顯然要比西部更高。我們知道“玉”和“龍”是中華文明的兩大象徵。而兩樣東西基本可以確定是源於東部。在前面所確定的三個“原始東夷”聚落區中,處在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和處在環太湖流域的“良諸文化”是己知的兩大玉文化集中區。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龍山文化玉豬龍,融進豬的形象,被譽為“中華第一龍”。距今約5000年

就時間上來說,遼河流域的文明史無疑是最長的。在西遼河地區發現的“紅山文化”距今己經有5一6000年了,而良諸文化比之要晚上將近一千年。因此現在史學界也有一個觀點,即中華文明的源頭並非在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上,而是在遼西地區。

如果說是否將遼西地區定位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尚屬於一個爭論話題的話。那麼將遼西地區定位為東亞地區的幾個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卻是不爭的事實。事實上,如果將古中國核心區定位為一個單獨的地理單元,將古人天下的概念完全擴張到幾個邊緣地區。我們會發現,遼西地區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樞紐地區。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遼西戰略位置示意圖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遼西地區不止一次的成為幾方爭奪的戰略要地。從它的位置我們就可以看出,遼西地區正好被夾在蒙古高原(遊牧民族)、東北平原(漁獵民族)、華北平原(農耕民族)、朝鮮半島(農獵民族)中間。而這幾個地理單元上的族群(特別是前三個族群)長期以來就是東亞歷史舞臺上的主角。誰如果佔據了遼西地區,誰就很有可能佔據主動。

之所以要現在分析遼西地區,並非是要詳細解讀它在後世所發揮的地緣作用。而是因為在這裡雖然較早的誕生的原始文明,卻在距今約5000年的時候讓出了文明中心的位置。在隨後的原始文明史中,山東半島的那片丘陵地區,成為了東部族群的中心地。

為什麼會最早擁有文明的遼西地區會最終沒落,是考古學家感興趣的話題。一般的解釋是因為原始農業是採用輪耕的方式,這種燒一塊種一塊的耕種方式,對植被的破壞力很大。因此遼西,特別是西遼河地區的環境被破壞,以至於部分地區沙漠化(現在己經是科爾沁沙地了)。這種情況下,人類自然要尋找更為適合的生存環境了。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今人想象的刀耕火種場景。這在東南亞和南美的部分雨林地帶還留存著

不過這並非是問題的關鍵,因為在原始文明中,各個地區所採取的農業方式基本是一樣的,燒荒種地現象並非只是在西遼河地區存在。事實上即使是在上個世紀上半葉,你仍然可以在西南地區見到這種原始的農業方式。

問題的關鍵在於西遼河地區所處的位置,我們知道蒙古高原是東亞惡劣氣候的發源地。在東北平原中北部,由於有著大興安嶺做為屏障,因此並不會受到蒙古高原上風沙的影響。而在遼西地區,恰巧處在南北向的大興安嶺和東西向的燕山山脈中間的接口之處。 地理上的接近使得蒙古高原上的風沙可以輕而易舉的對這一地區產生影響。因此西遼河地區的黃金期不能長久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央之國系列2|黃河與最初的地緣單元

大興安嶺整體地勢平滑,最高峰黃崗梁也僅剛超過2000M,對風沙和後世的邊緣民族而言,可謂門戶大開

(待續。下一節主題 從傳說開始:炎黃之爭)


原文:溫駿軒 重編:程澄

本文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