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輸掉了和微信支付的戰爭了嗎?

聊聊老闆那點事


輸掉倒不至於,支付寶依然是國內市場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只是因為微信也不是善茬,導致了支付寶不再具有絕對的統治地位。

支付寶依然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領軍者

據數據顯示,2018年Q1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支付寶和財付通合併佔據了90.6%的市場份額,可以說支付寶、財付通一起統治了第三方支付,並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Q1,支付寶的份額為49.9%,而微信的份額為40.9%,並且這個差距還將不斷縮小。


微信入局移動支付,其實僅僅只用了一夜之間,2014年春節期間,微信首次嘗試紅包玩法,一夜之間綁卡用戶超過500萬,而支付寶達到這個成績用了整整8年,而微信僅僅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馬雲稱之為“偷襲珍珠港”的事件。第二年的微信準備充分,利用春晚的機會,玩起了紅包大戰,一夜之間參與人次達到了接近5億,單春晚搖一搖福利紅包就達到了5億的體量。這一次,微信又幾乎一夜之間,拿下了30%的移動支付份額。但即使這樣,支付寶依然是第一大第三方支付平臺。

支付寶刨去阿里電商加成數據不算樂觀

支付寶雖然數據亮眼,但是刨除阿里系自己的供血,除去阿里巴巴、天貓、淘寶等阿里系電商的加成,讓支付寶的數據非常好看,你可以想象一下,光雙十一一天時間1682億的交易額,作為全世界交易額最大的電商平臺,支付寶自然享受著這樣的福利。


但是相反的要是除去阿里巴巴電商的體量,那麼支付寶的數據就會沒那麼好看,這是支付寶到現在還依然保持著較大的優勢的主要原因。

回到前面說的微信紅包大戰,微信紅包2015年春晚一夜之間參與人次達到5億,而光春晚搖一搖福利紅包就達到了5億,這個表現可以說堪稱完美。

如今微信體量已經來到了10億用戶,而且社交產品的強大之處不僅在於用戶體量有多大,而更在於社交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圍繞著強、弱社交組成的是一個強大的關係網,這個關係網堅不可摧,參與度活躍度極高。

也正是因為社交產品的特殊性,阿里對這個國內最大的社交產品一直保持著敬畏態度,阿里也曾通過支付寶做過很多嘗試,冒著把支付寶變成一個四不像也要試水社交,不得不說微信來勢洶洶,阿里深知這其中的重要性。


如今來說,支付寶主要優勢還是靠著阿里系的電商的線上優勢,在線下並不佔據優勢,在一二線城市支付寶的佔比還很高,但是到了三四線城市之後,微信擁有較大的優勢。在很多地區,用戶可能沒有支付寶,但一定有微信,這個優勢是支付寶無法比擬的。

兩強相爭其實是比較健康的環境,否則一家獨大那就很可能這兩年的滴滴,移動支付已經改變了我們的支付習慣,也改變了傳統金融、改變了銀行,大大地便捷了我們的生活。


EmacserVimer


支付寶市場統治力下降是個事實,但是,一個那麼大的市場不可能永遠讓支付寶吃獨食,沒有微信支付,也會有其他支付冒出來的。

支付寶現在只是在線下支付市場,吃了點虧。線上理財被分流了一部分。

但是,螞蟻金服在支付寶上做的事情,不僅僅有線下支付和線上理財啊。比如說信用支付,小額貸款等等服務,是支付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主要盈利點。這方面目前還是支付寶遙遙領先的,雖然也有京東金融等對手虎視眈眈,但是還沒有形成氣候。

支付寶如果能用心做好金融服務,別人想打敗它是不容易的。淘寶和天貓海量數據沉澱,是非常寶貴而且極其難以複製的資源。

不過,如果支付寶還是總想著去做社交,類似於線下支付領域的潰敗也許會出現。如果支付寶紅包活動提前一年開展,也許大家線下支付都習慣用支付寶了,也沒微信支付什麼事了。

但是,支付寶那個時候一心做社交,做出個『支付鴇』來,非但社交沒做成,反而讓有用戶基礎優勢的微信支付悄無聲息地奪走了線下支付這塊蛋糕的一大塊。也因為這副緣故,才會出現題主的題目。

支付寶還沒有輸,但是繼續不務正業,那就不好說了。


錢事不妄


現在的移動支付的風口正在發展,微信和支付寶說將在移動領域佔領一定的位置,現在並不好說,但是從用戶量上來說,使用微信的是要比使用支付寶的有優勢。

微信現在在中國擁有10億的用戶量,其中有8億左右的用戶都在使用微信支付的功能,現在微信和支付寶正在搶奪海外市場,現在微信在海外有接受微信支付的海外商戶與其簽約,使中國遊客在海外購物時仍然可以繼續使用微信付款。

而這一次呢,微信和支付寶都有很高的用戶黏性,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平臺都選擇了在全球併購或尋找合作伙伴來開發當前用戶基礎的路線。支付寶先後在美國與多個利益方如銀行業巨頭、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大通集團、等多家零售商簽署了合作協議,就是為了擴大移動支付的用途。

但比較雷人的是,美國移動支付平臺Citcon在去年宣佈與微信支付展開合作,將京東移動支付的功能帶到北美。其實在美國,微信支付主要就是想從中國人比較所熟知的商店,比如大型商場及奢侈品商店入手。當讓微信支付在這些地點落地成功以後,是會有更好的成功案例,展示來進行下一步的商家拓展。

不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在2018年初與退稅公司簽訂了合作關係,使中國遊客不需要在機場排隊,直接通過手機上的應用軟件便可以進行消費退稅。微信支付還計劃為國外遊客提供店內實時退稅。

現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進入海外市場時,都面臨一個最大的挑戰,怎麼將自己移動支付的方式,與當地的銀行整合,未來該怎麼發展,還是要看他們自己了。


電商EC


雖然個人傾向於支付寶,不過線下支付終歸還會是微信的天下。

首先其實跟人使用app的習慣有關係,微信作為一個社交app使用率上來說要比支付寶多很多。很多人會把微信放在最容易也最方便的地方。這就導致支付的時候會習慣性的打開微信,因為方便。

其次就是大多數人支付寶裡的金額要比微信裡多的多,有很多人為了安全而在支付寶app打開時候設置密碼。甚至還會把支付寶放在手機一個不常用不顯眼的界面上。這就導致支付的時候要比微信繁瑣的多。而微信因為使用強度的問題基本沒人加鎖,不然看個信息就要輸一遍密碼太過麻煩。兩相比較,支付寶更輸一籌。

最後想說的就是支付寶應該從改變人們使用支付寶的習慣入手,光發紅包是不行的。根源不解決很難打贏微信。有時候,勢均力敵時,一個app在手機上的擺放位置可能就會決定輸贏………


一句詩換一場醉


很有意思,大佬之間的戰爭,移動支付的風口,人民支付習慣的改變。是的,沒有錯,你參與的是一場變革的戰爭。不僅是支付寶和微信,還有京東,銀聯的雲閃付,手機廠商也沒有閒著,小米,華為,蘋果都有各自的支付入口。

那麼重點來了,作為所有網絡支付的先行者,支付寶和微信誰才會最終贏得這場新世紀之戰呢。小編只能說現在還沒有定論。

以小編的個人視角來看,很多朋友的份子錢,各種交易的錢都會通過微信紅包的方式在微信的入口流轉。小編的丈母孃作為46歲的網絡落後人士,因為打交道的經銷商都是使用微信,所以根本不會用支付寶,小編的老媽也只會在家族群,同學群裡各種刷紅包,至於支付寶也是甚少接觸。

而小編和媳婦因為工作和餘額寶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一發工資就轉進支付寶,畢竟每天也是有一些利息的。而螞蟻財富作為一款理財平臺,讓小編對工資也能進行一些短期的理財,比如買債券,指數基金和貨幣基金,紙黃金也可以適當參與。還有還信用卡交水電費也是很方便的。

那麼很明顯,因為微信更傾向於社交,支付寶更傾向於對工資進行適當管理。

所以誰勝誰負還取決於在對方領域給予致命一擊。這也是為什麼支付寶拼了命想進軍社交,但是由於微信來自於q的龐大基礎,支付寶在社交領域並未取得很大的成果,不過還好,老馬立馬搞出了釘釘專門針對企業人事,也算是挽回一點局面。而微信也不甘示弱,近期微金融更是可以進行股票交易,在理財方面也是領先支付寶一小截,但是小編試用後,感覺界面真是有點差,盡然是基於微信的平臺,小編認為作為一款理財產品,涉及到錢,還是應該像螞蟻財富一樣獨立出來,不然要是被媳婦看見了私房錢那不是妥妥的要上交嗎。

支付和微信的王者之戰尚未結束,銀聯的刷臉支付也在悄悄的佈局。不管誰勝誰負,我想最終普通老百姓肯定是得到了實惠的。


別惹我答你哦



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支付寶是 絕對的首創者,微信的模仿力也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後來移動支付的誕生,兩家的支付戰爭慢慢滴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支付寶和微信在目前移動支付合計比例達到90%多,支付寶佔比為54%左右,微信支付佔比為36%左右,前幾年的支付寶佔比為60%多,只能說支付寶比例下降了,因為線下市場太大了,中國消費市場總額30多萬億,消費場景是多樣化,複雜化,包括餐飲,泛行業,快消,其他行業,一個支付寶是不能全部佔領的。

兩者之間的戰爭,是在微信支付推出微信紅包的時候,局面才發生了一定的逆轉,支付寶的市場佔有率略微下降,微信支付略微上升,通過幾年的拉鋸般的纏鬥,支付寶依然佔據市場一半以上的市場佔有率。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結果形成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微信的社交屬性在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微信的社交屬性,也阻礙了她的世界化進程。而支付寶的國際化進程正如日中天的邁進,香港的區塊鏈技術支撐下跨境支付已經成功。

而,微信支付的底層流量的架構,也致使微信的使用效率偏低,也就決定了微信支付的總額度偏低。

這就是目前兩家的基本情況 ,路途遙遠 且戰且前進著,我們靜等花開花落。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緣分!點贊和關注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支付寶和微信在目前移動支付合計比例達到90%多,支付寶佔比為54%左右,微信支付佔比為39%左右,前幾年的支付寶佔比為60%多,只能說支付寶比例下降了,因為線下市場太大了,中國消費市場總額30多萬億,消費場景是多樣化,複雜化,包括餐飲,泛行業,快消,其他行業,一個支付寶是不能全部佔領的,第二一個原因是支付寶超強的運營能力,以口碑餐飲舉例,比如2017年雙十二口碑推出雙十二活動成都某著名乳業公司合計門店150門店,當天銷售額為170多萬,這個就是運營能力的一部分,微信支付具有強大的社交屬性,當然騰訊系是以強大的產品能力聞名於世,微信的產品也是非常優秀的,方便快捷,前幾年微信提現確實有點慢,現在好多了,第三支付寶的客戶質量是高於微信支付客戶的,並且使用支付寶的客戶在資金上面有更多的需求,金額比較大一點,比如餘額寶,水費電費,信用卡還款,口碑本地生活服務,共享單車ofo,微信上面一般來說會放一些零錢,微信覆蓋面太廣了,從城市到農村,地鐵到公交,當然支付寶也有上述業務哈,總覺得移動互聯網時代擁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國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幸事,雙雄共舞,只會讓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加繽紛多彩,



奇景圓行


從沒用過支付寶 ,一直微信,因為聊天的時候順便支付了 發紅包 轉賬什麼的也微信,就連老闆發獎金也是微信。不知道網上這麼多支付寶粉哪來的。我身邊大多也微信,也不是沒有使用支付寶的,就是感覺不多。 在北京。


手機用戶52454614819


目測支付寶回繼續降低份額,微信社交這塊無敵,用戶從老到少幾乎都在用。然而支付寶年紀大的很少用,沒有微信方便。大部分人每天可能會N次打開微信,頂多一兩次打開支付寶,時間久了可想而知。


陸峰618


支付寶和微信的競爭才剛剛開始,何談輸呀!路還長著呢,單從民心所向和格局來看,還是支付寶更具競爭力,一時的輸贏,或者那一個局部的戰鬥左右不了整個戰爭的格局。也不要僅僅著眼於這兩家的的得失成敗,正如打敗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支付寶一樣。可能打敗他們的不是作為對手的彼此,有可能是一張紙或者別的什麼。從某種意義上說有彼此的競爭才有生機勃勃的生命力,他們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彼此的而是相互促進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