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將重點向哪個方向拓展城市空間?

老家鄭州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看到下面很多同行說未來鄭州發展會向東和南部發展,個人覺得無可厚非,但是個人覺得未來鄭州重點發展方向應該是西邊。

西邊已經被鄭州忽視了數十年

西邊就是如今所說中原區和高新區部分,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面鄭州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北邊和東邊,如今北邊發展已經到了黃河邊,東邊已經到了中牟地區。西邊呢?還在4環附近,根據《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中的要求未來鄭州發展的總基調是“東擴、西拓、南延、北聯、中優”其中“拓”字不難看出政府對於西邊的態度正在轉變,而市政府的西遷和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和現代傳媒中心的建設使得西區在實際行動上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應該說拓展更為恰當)。西邊雖然多山地但是一個“拓”字說明了西部全面發展的開始。

鄭州要想騰飛必須東西均衡發展

從鄭州市地圖來看,在過去這些年鄭州的城市框架已經明顯的往東邊偏移了,鄭州目前就像一個大鵬,右邊重左邊輕,或許是對西區獨有的偏愛,如果鄭州要想展翅高飛西區發展不容忽視。而在行動綱要中也提出了“西拓”的目的就是為了以規劃建設鄭上組團為抓手,發揮山水資源優與鄭東新區相呼應,實現城市均衡發展

西邊具有其他區域所不具有的優勢

位於鄭州西北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作為1991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至今已經有28年時間其企業發展和培育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國家科技部2015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顯示,鄭州高新區在全國116家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由16名提升至第12名。可以說發展已經得到了國家的認可,擁有這麼大產業優勢和高新技術人才的情況下,西區發展不起來都不可能。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各位留言或者關注勇勇雜談壹貳叄。


勇勇雜談壹貳叄


你好,魔飛公寓來回答您的問題!


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公佈了《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2017年修訂)》,小編的朋友圈瞬間被同類消息刷屏,可見大家對鄭州的發展期待度都非常的高,那到底這次鄭州市總體規劃的調整相對初版來說哪些內容變了,容小編給各位看官一一道來。

變化一:城市性質

初 版:河南省省會,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通訊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修訂版:國家中心城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會。

從城市性質的變化來看,鄭州市在國家城鎮體系中的地位獲得了大幅的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的名號不是白叫的,厲害了word大鄭州!

變化二:城市規模

初 版

人口規模:至2020年,市域總人口1100萬人,城鎮人口880萬人,城鎮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區城市人口450萬人。

用地規模:至2020年,市域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內,人均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內;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內,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內。

修訂版

人口規模:至2020年,市域總人口1245萬人,城鎮人口1025萬人,城鎮化水平82%左右。中心城區城市人口610萬人。其中,主城區470萬人,航空城140萬人。

用地規模:至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583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設用地95.6平方米。其中,主城區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4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設用地89.4平方米;航空城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63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設用地116.6平方米。

修訂版相對於原版來說中心城區人口增加了160萬人,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增加了183平方千米(主城區僅增加20平方千米,航空港劃為中心城區),主城區基本飽和,未來航空港可能會成為最大贏家。

變化三:市域城鎮體系

初 版:“一心四城、兩軸一帶”的城鎮佈局結構

修訂版:“一主一城三區四組團”的城鎮佈局結構

鄭州未來難道要開啟雙城記模式?不過航空港是未來鄭州的命脈所在,港興鄭興,此次提高港區的地位也是合情合理。

變化四:城市公共交通

初 版:規劃“三橫兩縱一環”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6條軌道交通線路組成,全長218.8千米。規劃“環形加放射”的城市快速公交線網。

修訂版:中心城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15條軌道交通線路組成,主城區包括12條BRT走廊,航空城規劃9條BRT走廊,城市內部路網骨架的結構性主幹路由“九橫八縱兩半環”組成。

修訂版的公共交通線路大幅增加,大大加強了主城區和港區,中心城區和外圍組團間的聯繫,未來東到中牟、西到滎陽、南到新鄭都會有軌道交通連接,鄭州也越來越像一個大都會。


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

(2017年修訂)規劃方案簡介

2010年經國務院批准實施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以下簡稱2010版總規),對鄭州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但同時期,鄭州市內外發展環境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是近年來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出臺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召開,對城鄉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要求;

二是2012年國務院批覆《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要求鄭州在中原經濟區發展中發揮核心和引領作用;

三是2013年國務院批覆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我國第一個以航空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實驗區,規劃面積415平方公里,定位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四是20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鄭州被確定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五是2016年國務院批准設立“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河南省自貿區(以鄭州為主,包括鄭州、洛陽、開封三個片區);

六是2016年國務院出臺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和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均要求鄭州市要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加快相關工作,全面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輻射帶動功能;七是鄭州市社會經濟和城鎮建設超常規發展,2010版總規提出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大部分已超預期進度,部分指標甚至已提前實現。


租房、找房點擊【魔飛公寓】哦,更多租房乾貨、生活趣聞和你分享!


魔飛公寓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它重點拓展的方向在哪個位置呢,其實最近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原城市群頻頻動作不斷,而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鄭州也成為了國家的中心城市,目前鄭州的發展勢頭還是特別足的,而且有很大的人口吸引力。



從大的格局總體來看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統共涵蓋了5個省的30個地級市,而鄭州最先發展的就是鄭州的大都市群,發展以鄭州為中心,以周邊新鄉、焦作、開封、許昌為主體的大都市圈,優先發展鄭州周邊區域,繼而帶動整個城市群。


而從小的格局來看,鄭州的發展方向是往南和往東,鄭州的西區應該算是鄭州的老工業區了,發展勁頭不大,而北邊鄭州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只不過因為黃河的阻隔而不好發展,而今天的鄭州往東大力建設鄭州東區和南邊的鄭州航空港,這也是鄭州給自身的規劃。


豫東散人


作為鄭州城市發展的關注者和建設者,我認為:雖然鄭州看似四面開花乍一看,實則不然,鄭州未來重點的發展方向是向東、向南發展!證據如下:

規劃圖中顯露端倪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顯示:鄭州東部有鄭東新區、白沙組團片區等,隨著城市的發展,不久的將來中牟將會撤縣改區,省政府或將搬遷於此,而南部就更是鄭州重點發展的方向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是國家級航空經濟試驗區,未來將佈局高鐵南站

,未來這裡將是一座與現在鄭州體量相當的現代化航空城!

相比之下,未來鄭州在東部和北部的佈局就顯得十分單薄,不用多解釋,規劃圖說明一切。

產業佈局:重點在東部和南部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顯示:鄭州未來在鄭東新區及東部拓展區域將有序發展尖端製造業和高新服務業,建成國際化區域金融中心、國際文化創意園、國際交往中心、創新創業高地、行政文化服務區、高等教育園區和現代體育中心;南部將高標準、高質量、高規格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新鄭組團,匯聚高端人才、高端產業、高端要素、高端商務、高端居住,建成國際航空大都市、區域核心增長極,推進許港產業帶建設。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未來東部和南部的關鍵詞是國際化和高端,而相比之下,未來鄭州在東部和北部的佈局就顯得十分單薄,不用多解釋,規劃圖說明一切。

“鄭開一體化”、“港許一體化”指明發展方向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顯示:未來鄭州將積極探索推動“鄭汴一體化”,建設雙創走廊;和向南推進許港產業帶建設。熟悉鄭州的朋友應該知道:向西鄭州與洛陽相距太遠,一體化發展阻礙較大,向北有黃河相隔,與焦作一體化發展也有較大困難,所以目前鄭州向東與開封、向南與新鄭、許昌一體化發展倒顯得可行。

綜上所述:鄭州東部和南部有些政策優勢和天然的城市一體化發展條件,未來是鄭州發展的重點方向!

覺得不錯,記得關注我哦⊙∀⊙!


老家鄭州



大家好,我是全球最美丈母孃,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鄭州市多年以前就確定了未來的城市發展戰略!那就是東擴南移!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鄭州北邊是黃河,發展的空間很小,有專家提出過在黃河沿岸發展鄭州,把鄭州建成跨越黃河的國際大都市!讓黃河成為鄭州的一條城中河,由於歷史上黃河在河南發生過決堤事件!這個穿城而過的美好計劃!存在太多不確定性!所以我就放棄了

第二,西邊的滎陽市河上街區在5年,或者說10年前已經發展的很好了,相對來說東邊的中牟還比較落後,新鄭和鄭州市區之間又留有足夠大的發展空間和用地,城市的發展就向東向南也是順利成章和順其自然了

未來30年,中牟,新鄭和滎陽將會規劃為城區,也就是所謂的撤縣化區!

最近出臺的鄭州未來城市規劃,已經確立了這個目標!拉大城市框架,把中牟縣,新鄭市和滎陽市華為城區,鄭州市區人口將增加600多萬,達到1560萬人口!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新一線國際大都市!國家第八個中心城市!直接上圖,不囉嗦!


全球最美丈母孃


重點拓展空間:1.打造國際綜合交通物流中樞,適時啟動機場擴建工程。2.打造現代產業發展高地。3.建設活力都市。4.建設現代化都市。5.建設國際化都市。6.建設文化都市。7.建設生態都市。8.建設幸福都市。建成國際化區域金融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創新創業高地、行政文化服務區、高等教育商園區和現代體育中心。


MSO青青河邊草


作為土生土長的鄭州(鞏義)人來說,新鄭中牟滎陽三縣市首先在地理條件上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新鄭,鄭州大力發展鄭州航空港區的同時也為新鄭及周邊縣市區帶來的經濟旅遊等等領域高速發展,另外新鄭的高校也有三四所。

所以可以看出鄭州規劃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必然會繼續發展新鄭,同時滎陽中牟的發展也會得到鄭州資金資源等等的大力支持。疑似被鄭州遺棄的鞏義,登封,新密也要發憤圖強。緊跟黨的領導,大步向前邁進!!!


吃雞剩手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對鄭州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但國家中心城市並不是鄭州獨有 關鍵還要靠省市的自身發展潛力、政策的連續性和發展方向的正確定位 目前鄭州東部幾個組團發展勢態良好後期發展潛力巨大 加上幹線交通的逐步東移 東部應該是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南部受航空港發展的輻射帶動和區位及交通優勢 也應該是是重點發展方向 考慮河南省和鄭州市經濟實力 那種理想式的均衡發展或全面開花式發展並不可取 因此 個人認為鄭州中期的重點發展方向應該是東部和南部


冰河一舟


鄭州的發展方向,向南發展有著地利和經濟發展兩大優勢。地利是新鄭機場和地勢優勢;其次是新鄭以南是河南經濟高速發展的經濟帶,便於和鄭州產業對接,利於鄭州的發展,只要向南和許昌很好融合,河南的‘’雙核‘’城市有望儘快成形。鄭州、許昌加勁努力吧!!


手機用戶倫


第一,二圖,是東區白沙象湖區域,紫色是省政府預留,後面太平山是現在的象山,前面是象湖,這格局大家思考下。第三圖是白沙未來的效果圖,第四圖是白沙六合CBD效果圖,第五圖是正在規劃的象湖北的科學谷,最後一圖是中牟的中央公園,另外大家可以再看看開封西和中牟中間還有多少公里?共同探討未來白沙,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