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青花釉里紅纏枝牡丹紋梅瓶鑑賞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並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元代是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是繼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之後,又一朵盛開的奇葩,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輝煌的一頁,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他一出現,就以色調清新,紋飾素雅,釉色瑩潤,色彩雅緻而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在我國萬紫千紅的彩瓷中獨樹一幟,歷經元、明、清三代,直至今天,繁榮了700多年,依然經久不衰,在中國和世界的陶瓷史、文化史、藝術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鑑賞

局部青花釉裡紅

釉裡紅是我國的傳統釉下彩裝飾之一,它是用銅作著色劑的色料在坯體上描繪各種紋樣,然後施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在釉裡透出紅色的紋樣,故稱“釉裡紅”,始於元代,明代達到成熟期。因燒成合格品很困難,故其產品極為名貴。

釉裡紅有單獨裝飾的,但大多數與青花相結合在一起進行裝飾而稱為“青花釉裡紅”。把青花與釉裡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為一個新的藝術精品,這是元代景德鎮陶瓷藝人的一項創造性成就。其特點既有青花的“幽靚雅到致,沉靜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裡紅的渾厚壯麗,豐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樸實的藝術風格。因此,青花釉裡紅瓷成為我國珍貴的品種之一。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鑑賞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一對)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鑑賞

底部圖片

此對(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曲線曼妙,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整體造型線條優美,通體以青花釉裡紅繪畫,釉裡紅牡丹花髮色清淡典雅,不僅紋飾宜人漂亮,髮色明麗富有層次感,陂得天然之趣,青花纏枝紋、釉裡紅牡丹花互為襯托,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在同時期作品中極為罕見,可見此對藏品的歷史性、藝術性、珍貴性。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鑑賞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一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鑑賞

元 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梅瓶二

青花釉裡紅瓷不僅在工藝上體現它的名貴與成就,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青花釉裡紅藝術瓷是素雅與豔麗的和諧統一。它猶如牡丹,葉青花紅,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它的色調比重具有廣泛的可變性,或濃汝淡抹,或寫實寫意,都意境深遠,巧奪天工,這正是中國儒、釋、道以及伊斯蘭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