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縣 產業扶貧開發與農業科技園區創建 不斷推動貧困羣衆發展致富

浦北縣根據自身產業特點,堅持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積極穩妥的原則,以整合各類資金集中建設為主、在原有的基礎上分散建設為輔,採取依託縣城產城一體化開發、城鎮化擴建、工業產業園區建設、鄉村旅遊區創建、產業開發試點創建等發展方式,結合扶貧開發政策,全面提升園區農業現代化、產業化水平,為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可借鑑的模式與示範樣板,著力提高產業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程度。

加強宣傳政策信息,提供科技園區發展資源

浦北縣加大政策的宣傳和引導力度,消除貧困戶發展產業顧忌,貧困村(戶)充分認識到資源可利用性,並自願將農村土地、森林、荒山、荒地、水面、灘塗等集體資產以及個人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進行流轉、合作,直接取得資產收益,形成貧困戶增收和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雙贏局面。目前,浦北縣通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並投入財政資金3388萬元建成浦北佳荔、官垌魚、豐茂林下肉雞、江城街道南國特色水果等自治區級、縣級和鄉級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同時獲得自治區建設獎勵資金630萬元;另外,今年正在申報2個自治區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累計投入資金500多萬元。

引入產業項目資金,促成農民增收及園區發展

自精準扶貧以來,浦北縣用活金融扶持政策,採取“量化到戶帶資入股”方式,建立了五個具備地理標誌、土地流轉、因地制宜、鄉村旅遊、宜於加工特點的扶貧主導產業發展示範點。同時採取以點帶面方式,擴大示範點建設,目前,全縣共打造了22個以扶貧開發主導的現代農業科技園示範點,落實“量化到戶帶資入股”扶貧專項資金3679萬元到優質企業及合作社,各個示範點產業得到不斷髮展壯大。外出創業成功企業家和優秀大學畢業陸續返鄉帶來資金、項目,註冊企業,發展產業,吸收了公司及合作社等社會資金15200萬元,捆綁分紅直接帶動幫扶貧困戶1.5萬多人,推動貧困戶發展效果明顯。

加大“三品一標”品牌建設,拉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浦北縣財政、農業、商務等部門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優質服務,為壽鄉農業特色產業、產品提升扶貧產業品質和檔次。縣委、政府紮實開展扶貧產業供給側改革,實施品牌戰略工程和特色農業產業提升工程,2017年統籌安排產業發展資金3000萬元,用於產業扶持和農業產品品牌建設。今年,縣農業、商務、工商等部門積極組織申報了石祖有機茶、峰茂綠茶紅茶綠色食品、浦生花生油綠色食品、銀來無公害水稻、百香果原產地等一批品牌商標農業,一批壽鄉農產品通過自治區認證了綠色食品、富曬商標。另外,浦北縣相關職能部門還精心組織各類農副產品多次參加自治區、欽州市舉辦的各類產品展示活動,提高了產業的知名度、享譽度,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強化推動電商扶貧,助力農業產品“走出去”

近年來,浦北縣極力組織電商平臺參與扶貧工作,投入財政資金共2550萬元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完善城鎮、農村電商服務設施。目前,全縣設立村級電商服務點518個輻射223個行政村,覆蓋全縣93%的行政村和100%的貧困村。為了有效通過電子商務拉動,服務農村產品銷售,浦北縣商務局採取“合作社+農戶+電商平臺”合作共贏的模式,開設“空店”“空中市場”等,強化農產品包裝,加大農產品上線服務,切實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今年以來,浦北縣農副產品銷售價格連續走高,農戶得實惠,深受群眾好評。目前,全縣已形成富硒水稻、富硒花生、越州黑豬、浦北香芋、百香果、橄欖等一批規模品牌農業。截至6月底,全縣實現電商交易額5.49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交易額2.57億元,貧困村產品銷售0.53億元。在6月份,電商銷售荔枝14萬單,銷售荔枝共70萬公斤,助力荔枝豐收年銷售,農村農民創收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