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帶病」電梯真不少 阻出行還存隱患

8月8日,記者調查了臨沂市區部分小區的電梯現狀,發現部分高層小區電梯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個別小區電梯甚至經常發生故障,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和安全隱患。

临沂“带病”电梯真不少 阻出行还存隐患

泉府公館小區6號樓電梯三天兩頭壞。

泉府公館小區:電梯三天兩頭壞 上下樓太不方便

8日,在北城新區南京路與沂蒙北路交會處附近的泉府公館小區,業主張先生向記者反映,6號樓的兩部電梯總是頻繁出現故障,“也不知道為什麼,電梯總是三天兩頭地用不了,雖然維修很及時,但電梯發生故障的頻率太高了,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由於物業在維修電梯時並未出具告知書,因此6號樓的居民至今不知道電梯故障的具體原因,往往是業主們發現電梯壞了,上報給物業,物業及時修復。

6號樓業主王女士告訴記者,最嚴重的時候,電梯一個星期就壞了三次,“有一天我早上上班等了半個小時,晚上下班又等了半個小時,心裡十分焦急但也沒有辦法,畢竟33層的高樓,總不能爬上爬下吧。”

榮盛錦繡外灘沂河郡府小區:電梯按鍵壞了 拖了一個月沒修好

河東區智聖路與鳳儀街交會處的榮盛錦繡外灘沂河郡府,小區12號樓2單元負一層一部電梯外按鍵損壞,小區業主報修給物業近一個月都未修好。

“我們這棟樓負一層是地下停車場,7月初,負一層電梯外面的上行按鍵失靈,電梯在負一層無法上行,我們只能在停車場停完車後,先走樓梯到一樓,然後再從一樓乘電梯回家,非常不方便,我們給物業報修過,但到現在都快一個月了,也沒見修好。”

對此,眾多小區業主很氣憤,“我們要求很簡單,電梯能夠及時得到維修,方便我們正常出行。”

蘭山交警支隊家屬樓:曾發生“墜梯”,業主很憂心

蘭山區前十街蘭山交警支隊家屬院高層1號樓在今年7月底曾發生過一次“墜梯”事故。

“當時我是在小區業主微信群中看到有業主遭遇了電梯下墜的事,具體時間我記不清了,後來報修後物業很快就聯繫電梯維保公司修好了。”小區業主楊先生告訴記者,小區電梯故障發生的頻率不算高,“一年最多發生過三次,每次有故障,小區物業會及時修復,總體感覺物業服務還是可以的,但電梯的故障問題還是挺讓人憂心的,要是電梯能不出問題就最好了。”

水榭華庭小區:電梯困人,業主驚魂

蘭山區清河北路與濱河大道交會附近的水榭華庭小區,也曾出現過“墜梯困人”的情況。

小區3號樓的住戶王女士向記者講述了被困電梯的經歷:“大概是在7月20日下午,我乘電梯回家,在上行過程中,突然所有按鍵燈和顯示樓層的顯示屏不亮了,當時我也不知道是在幾樓,只是感覺到電梯往下墜,我當時撥打電梯應急電話,工作人員也沒有及時接聽,按了電梯裡的緊急按鈕,鈴也沒有響,我當時就感覺自己被困在了電梯裡,特別無助。大概過了幾十秒,電梯門自行打開了,我趕忙下了電梯改走樓梯回的家。”

小區其他業主也紛紛表示,“小區電梯出故障已不是一次兩次了,有時電梯門一關一合就是關不上,最嚴重時還會把人困在裡面。我們給物業反映過,現在就盼著趕緊把電梯問題全部解決好,別存安全隱患。”

新城花園小區:電梯故障已3天 物業“慢動作”急壞業主

位於河東區解放東路與蘭亭路交會的新城花園小區3號樓二單元在8月5日出現了電梯停運情況,報修三天,仍未修好。

據該小區業主反映,小區的電梯也曾出現過幾次故障,但是每次報修給物業後,物業都能及時處理。“之前電梯出了故障,基本上一晚上就能給修好,但這次電梯出現問題後,物業一直沒有任何反應,我們業主經過多方聯繫,物業才在7日下午出面聯繫維保公司維修,但因為一個配件一直未被送達所以電梯故障無法維修,現在電梯還是處於無法使用狀態。”小區業主表示,“電梯換個零件應該也不算什麼難事,但總是這樣拖著,電梯也不能使用,我們上下樓都很不方便,現在我們就希望電梯能早點修好。”

沂蒙晚報記者 袁文瀟 實習生 於婕

新聞鏈接

我市近3萬部電梯105家維保單位 電梯維保市場存低價競爭亂象

電梯是八大類特種設備之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主要承擔著對電梯的安全監管職責。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目前,全市電梯保有量已達29904臺,有105家電梯維護保養單位,由於目前電梯維保許可門檻較低,造成近幾年大量電梯公司進入市場,對整個電梯維保市場造成極大的衝擊。

電梯是特種設備的一種,其生產(包括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必須嚴格遵守《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山東省特種設備安全條例》以及相關電梯安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的規定。但非公共場所安裝且僅供單一家庭使用的電梯不作為特種設備管理。自2010年以來,我市電梯數量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比例增長。全市電梯數量主要集中在蘭山區,蘭山區共有電梯13251臺,佔全市電梯總量的44.3%。目前我市有1家電梯製造單位,有105家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其中本地單位43家、外地單位62家,共有2869家電梯使用單位。據瞭解,我市電梯的保有量、年增長率均在全省前列,總量相當於棗莊、萊蕪、日照三市總和。

目前電梯維保行業呈現惡意競爭態勢,我市目前共有接近3萬臺電梯,卻有100多家電梯維保單位,導致部分維保單位採取了惡性價格競爭的方式來搶奪市場。參照外地維保經驗,結合我市經濟發展水平,每臺電梯每年維保費用應當在4000-5000元/年較為合適。但我市目前維保價格普遍在2000元左右,甚至個別公司降價到1000元。惡性降價競爭,只能通過其他途徑來換取利潤,比如平時只忙於應付電梯故障,不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正常的維保項目進行維保,故意損壞正常使用的零部件來騙取換件費用等等,這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另外,有些電梯維保單位維保質量不高,人員業務水平差。由於電梯維保單位不需要取得電梯製造廠家的授權就可以進行維保,因此多數維保單位什麼品牌的電梯都敢接手進行維護保養。電梯製造廠家授權的公司就如同汽車行業的“4S”店,只維保自己品牌的電梯,技術能力和業務水平都很高,但其他維保公司就如同路邊的汽修廠,什麼牌子的電梯都敢維保,但電梯的核心技術掌握不了,人員的維保水平也不高,造成好品牌的電梯也經常出故障。

沂蒙晚報記者 王泓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