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的人體相法竟然是通過注視可以攝取、控制靈魂的巫術效驗

由於相信通過注視可以攝取、控制靈魂的巫術效驗,所以中國上古時就有許多人體相法。骨相便為其中一種。王符《潛夫論箋.相列》雲:“人之有骨法也,猶萬物之有種類。”王充《論衡.骨相篇》雲:“案骨節之法,察皮膚之理,以審人之性命,無不應者。”王充還列舉了范蠡去越,尉繚亡秦的例子。說:“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秦王為人,隆準長目,鷙膺豺聲,少恩,虎視狼心……不可與交遊。”都是通過骨相、占驗掌握對方靈魂從而加以避忌的實證。

上古時期的人體相法竟然是通過注視可以攝取、控制靈魂的巫術效驗

可見民間是有“長頸鳥喙”、“隆準長目,鷙膺豺聲”等骨相禁忌的。骨相呈凶兆的俗信原則一旦在民間約定俗成,便不僅適合於別人,也適合於自身。因而自身如有呈凶兆的骨相也會自我諱忌的。當然,這種相論是唯心主義的,但是在民間仍有眾多篤信不疑者。此種情狀,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早就在《荀子.非相篇》中指出了,他說:“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他還列舉了許多實例來論證骨相之法是不可信的,指出“相形不如論心”。

上古時期的人體相法竟然是通過注視可以攝取、控制靈魂的巫術效驗

可見相骨禁忌是屬於俗信的,其中迷信、謬誤的地方,也早已被明眼人看破。不過,民間信仰的存在和發展並沒有因少數智者的覺悟而中止和改變,骨相信仰仍然越來越繁複地發展、延續下來。民間有“上身長,佐君王;上身短,福分淺”、“上身長,坐中堂;下身長,走忙忙”的說法。這是媚上的。還有一種說法是:“上身長,下向短,不吃嘴就是懶”。這是勞動者自珍的俗諺。兩種說法雖有立場的分別,卻也有一致的地方。它反映了對同一骨相不同立場的不同禁忌,也是一種骨相俗信的特例。

上古時期的人體相法竟然是通過注視可以攝取、控制靈魂的巫術效驗

總之,民間對骨頭的靈氣還是崇信的,“骨法為祿相表,氣色為吉凶候”。對意志堅定的強者,民間俗稱之為“硬骨頭”、“有骨氣”。《西遊記》中白骨精能從一堆白骨而變化成人形也是中國民間相信骨頭是有靈性的一個證據。《水滸傳》中武松葬兄以骨,還有今天對故人哀思寄託於其骨灰等等,也都與骨靈信仰不無關係。由於民間存有骨靈信仰,所以迷信活動中,凡骨相不好的人便成為眾人禁忌的對象,對自身骨相不好的,便也深以為忌,想方設法要改變自己的厄運。

上古時期的人體相法竟然是通過注視可以攝取、控制靈魂的巫術效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