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A股退市新規再升級 如何避開「退市」雷區

公司|A股退市新规再升级 如何避开“退市”雷区

由於監管層加大了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項目的審核力度,“炒殼”已經很難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隨著退市新規的逐步實施,上市公司因前述幾種情況被強制退市的現象正在增多

《投資者報》記者 向勁靜

“出現一家,退市一家”,決不姑息,零容忍。

這是7月27日晚間證監會出臺新的退市制度時對外所宣稱的話語,由此可見,證監會讓不合格上市公司退市的態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堅決。

多年來,A股退市制度一直被投資者所詬病。每年數百家IPO企業,可退市的上市公司卻屈指可數,哪怕是業績虧損得一塌糊塗的上市公司也依然可以“存活”。

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今年以來,先是上交所宣佈*ST吉恩、*ST昆機因業績連續多年虧損甚至資不抵債被退市,接著又因7月被弄得滿城風雨的長生生物事件,讓不合格公司退市的呼聲再度高漲。從種種跡象來看,2018年或許註定將成為A股退市制度改革歷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年。

01

升級版退市新規

7月份以來,隨著長生生物的“問題疫苗”事件不斷在市場上發酵,有不少投資者和市場人士都強烈呼籲,應該將長生生物剔除資本市場,以此彰顯A股市場的“正氣”。

隨即,證監會在7月底對現行涉及重大違法公司的強制退市規則做出修改,併發布《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

證監會表示,將切實擔負起一線監管法定職責,堅定不移地履行退市主體責任,嚴把退市制度執行關,特別是對於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違法公司,堅決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決不姑息,零容忍,以淨化市場環境,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此次退市制度升級,完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確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做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02

0.075%的年均退市率

“有進有出”是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的特徵。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退市率,即退市公司數量占上市公司總數比例,這一數據也常被作為衡量一個資本市場能否充分發揮優勝劣汰作用的指標。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兩大市場的退市股多達186只。從歷史來看,2013~2017年退市股則分別高達288只、320只、374只、464只、368只。以5000只美股上市公司統計來看,近五年美股的年均退市率則高達7.2%。

那A股市場的退市率如何?自2001年水仙電器、廣東金曼兩家公司成為首批退市股以來,剔除吸收合併股票退市情況。A股總共有113家上市公司退市。

公司|A股退市新规再升级 如何避开“退市”雷区

其中,包括98只A股和15只B股。而剔除掉某些因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併而退市的公司後,實際僅有76家公司退市,佔當前A股總數3534家公司的比重約為2.1%。而如果從1990年交易所成立算起的話,28年時間內平均每年僅有2.6家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僅為0.075%。

這76家上市公司的退市原因,主要包括四種,即:連續虧損、私有化、暫停上市後未披露定期報告和欺詐發行。其中連續虧損比例最大,佔比近80%,最近準備重啟上市的央企*ST長油,當初就是2012年退市新政實施後首只退市個股。

儘管欺詐發行的佔比最少,但這也是緣於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所致。當年確定了兩大退市體系,即“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去年,深交所依法對欣泰電氣做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欣泰電氣成為首家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的公司。

03

哪些上市公司有退市風險?

此前A股市場的年均退市率僅為0.075%,這主要是因為A股IPO門檻較高,因此有些公司即使長期虧損,但還可以通過重組等方式“變相賣殼”,一旦重組成功,垃圾股即可能烏鴉變鳳凰。

但這樣的局面也正在改變。由於監管層加大了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項目的審核力度,“炒殼”已經很難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上市公司因前述幾種情況被強制退市的現象正在增多。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買到的股票退市,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因此有必要提前規避一些可能出現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

從年初到現在,A股已經有烯碳退市、退市吉恩和退市昆機三家公司被摘牌。此外,深交所已先後對因涉嫌犯罪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的金亞科技、雅百特依法啟動強制退市機制,再加上如今深陷輿論漩渦的長生生物。2018年剛剛過半不久,但看起來A股年內至少會有6家公司退市。

那麼,2018年退市新規之下,還有哪些上市公司有退市風險?

8月1日,*ST毅達公告稱,由於公司2017年年報未能獲得第六屆董事會審議通過,導致公司不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公司股票已於5月2日起停牌,此後兩個月內公司仍無法披露定期報告,根據上市規則相關規定,自7月2日復牌之日起,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公司|A股退市新规再升级 如何避开“退市”雷区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風險(具體內容詳見表)。■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熱文回眸:(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個維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爐 哪些銀行被客戶瘋狂打call?

中國市值100強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兒了?”(附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