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陳東升 泰康人壽養老社區已成行業標杆

成熟睿智之外,還有一顆不安分的心。這是記者對陳東昇感受特別深的印象。

事實上,無論是求學還是為官、從商,陳東昇從來沒有安分過。

翻開他的閱歷,陳東昇身上有許多標籤,“‘92’派企業家”或許是他最受用的一個。

1992年,一大批黨政幹部下海經商,形成了以陳東昇、田源、毛振華、馮侖、潘石屹等為代表的“92派”企業家。

“92派”和1984年前後創業的企業家相比,少了些草莽氣息,多了些家國情懷。

還在《管理世界》雜誌社任副總編的時候,陳東昇領銜組織評選了“中國企業500大”,在當時引起轟動,《人民日報》還頭版頭條作了報道。但是,陳東昇卻在“中國企業500大”和“世界500強”的比較中思考了一個問題:沒有一批世界級的企業,中國的強盛就不存在。

當改革開放的潮水湧來,陳東昇的不安分不言自明。

但陳東昇的不安分是經過長久思索的,是理性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尋找一個行業空白,創造一個行業標杆,帶動一個行業發展,這是陳東昇們的初心。

比如,陳東昇創辦嘉德拍賣,一開始就瞄上了著名的蘇富比,從小到一個表格、一份單據、一個手提袋,大到各項制度、規則,他都以世界級眼光去衡量。

嘉德拍賣成為中國拍賣業的拓荒者。

創辦泰康人壽也是如此。在日本的一次考察經歷,讓他認識到保險公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於是他就想做人壽保險公司。他認定,保險公司可以做成世界級企業。

看似偶然,對陳東昇來說,這是必然。

經過二十多年的深耕細作,截至2017年底,泰康管理資產超過1.2萬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規模已達2.25億人,服務企業客戶超34萬家,累計支付理賠金額351億元,累計納稅375億元,累計捐贈公益善款超過4.3億元,帶動76萬人就業。泰康躋身世界500強。

陳東昇說,做事業就是要把一個企業做好,成為品牌,對社會有貢獻,只有實現了社會的價值才能最終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言非虛。

2009年,泰康成為第一個用保險資金投資養老社區的試點。

對很多投資人來說,大型的養老社區是一個重資產、長週期、非高回報的領域,風險很大。陳東昇帶領團隊考察了全球20多個養老社區,看到老人們在養老社區裡過著充滿活力、有尊嚴的生活後,他決計幹下去:“讓每一個人都能富足而退,優雅老去。”

在保險業,由泰康推動的養老社區已是業內的標杆。十年來,泰康佈局醫養產業體系,至今已在全國佈局12個大型醫養融合養老社區、3個大型綜合醫療中心,還投資了製藥、醫療、人工智能、健康大數據企業,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健康生態體系。

北京的燕園、上海的申園、廣州的粵園、成都的蜀園……一條全功能、大規模、高品質的連鎖養老產業鏈正在泰康漸次鋪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板塊協同發展,泰康已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商業模式,形成了一個閉環的商業生態。”熟悉泰康的人都如是評價。

從評“中國企業500大”到“創世界500強”,陳東昇夢已成真。但是,已是“耳順”之年的陳東昇依然不安分:“我要把過去的六十年丟到一個盒子裡封存起來,開啟人生新的征程。我的人生只有一個目標,用市場經濟的方法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這就是陳東昇!

本文源自上海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