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日記:《聖經》

今天上午九點半鐘,兩位女士如約來我家送《聖經》。她們說這是我妻子想要的注著漢語拼音版的新世界譯本《聖經》。她們走後,我翻閱這版《聖經》,竟然想起了和《聖經》絲絲縷縷的往事。

硅谷日記:《聖經》

三十多年前,因為愛好文學,也想尋《聖經》讀一下,可是怎麼都沒有原版的,只有一本聖經故事選,也如獲至寶。讀了之後,並不過癮,覺得這並非像人們說的那樣了不起,只是一個西方神話故事而已。那時真的幼稚,沒有信仰,也沒有宗教觀念,把一切都看成神話。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本《聖經》,朋友借朋友的,只能借來看兩天,《創世紀》沒看完,就被拿走了。等到書店能夠買到《聖經》的時候,心態卻變了。雖然買了一本,十幾年都沒有讀完,因此關於《聖經》的點滴,一直都停留《聖經》故事的層面上。

硅谷日記:《聖經》

2008年到美國的阿拿巴馬州奧本大學帶孫子,遇到傳教的義工送我一本《辯明聖經的真理》,細讀之後,才知道《聖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知道耶和華和耶穌的區別。再後來,又讀《聖經》,才感到優美動人,博大精深。不僅讀完了《聖經》,和《聖經》相近的幾本書也一口氣讀完,它們是《天路歷程》,《黑山窄門》,還有,英國作家寫的《花園幽徑》,和《聖經》一樣是西方家庭閱讀量最多的書。《聖經》,它被常常放置在案頭。既是敬重,也是信仰。美國人結婚要用《聖經》,一些州的州長宣誓也要《聖經》。它至高無上的地位,沒有一本書可以和它比美。這本新世界譯本《聖經》從2004年至今已出各版總數1億7805萬6837本。《聖經》全書語言的譯本除了我們熟知一些國家外,還有阿拉伯語、埃菲克語、奧賽梯語、北索托語、波蘭語、丹麥語、法語、芬蘭語、俄語、德語、格魯吉亞語,甚至阿萬達語等九十多種語言,在近百個國家傳播流行。世界上每天還有數萬名傳道者在各個國家傳播宣傳《聖經》,以此為神聖的職業,終身不悔。

硅谷日記:《聖經》

“自覺有屬靈需要的人有福了,因為天上的王國是他的。”

“性情溫和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承受大地作為產業。”

“對於正義如飢似渴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得到飽足。”

“心地純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看見上帝”。

硅谷日記:《聖經》

耶穌歷盡生死去傳道,他之前的故事和他說的話,他的故事和他門徒的故事成了《聖經》;群眾按耶穌說的話,去修為去自律,成了信仰。

無論你信不信基督,《聖經》都是值得你一看再看的書。


2013.12.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