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碼王永民

王码王永民

本文寫於1998年。

王永民,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43年12月15日生於河南省南陽南召縣一個農民家庭。

1962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併發明“五筆字型”,以多學科之集成和創造,提出“形碼設計三原理”,首創“漢字字根週期表”,發明25鍵4碼高效漢字輸入法和字詞兼容技術。在世界上,首破電腦漢字輸入每分鐘100字大關,獲中、美、英三國專利;

1983年後,又以十年之力推廣普及五筆字型,使之轉化為生產力。曾五次應邀赴聯合國講學;

1994年獲“五一”勞動獎章,並獲國家級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實業家等稱號。1988年4月成為國務院命名的十名全國勞動模範之一,1993年當選為北京市十位傑出共產黨員之一;

1994年後陸續發明“95王碼”、“閱讀聲譯器”等五項開創性專利技術。1995年8月赴美學習,1997年5月回國。

“十年磨一鍵”,發明了我國第一個符合語言文字規範,能同時處理中、日、韓三國文字,被專家評價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98規範王碼”,並通過鑑定;

王永民現任中國科協委員、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北京王碼電腦總公司總裁。

王永民在飯館吃飯。一人走上前問:“你是王碼嗎?”王永民起身說:“我就是王永民。”誰知那人連忙道歉:“對不起,我認錯人了,我找王碼。”

王永民出國,海關檢查。王永民遞上護照,海關工作人員看了王永民的護照後,從座位上跳起來,立正給王永民敬了個禮,王永民嚇了一跳,以為自己的簽證出了什麼問題,海關人員畢恭畢敬地說:“王老師,我們正在學習您的五筆字型。”

54歲的王永民回國不到一年,自己開車被警察抓住過九次,其中有七次,當交警得知他就是王碼的發明人王永民時,大手一揮,說句“王老師,你下次可得小心點。”就放行了。

王永民打出租車。司機問去哪兒?“到王碼公司。”出租車司機說王碼公司老闆可有錢了,王永民:“你怎麼知道他有錢?”司機:“王碼公司老闆坐卡迪拉克。”王永民:“你見他坐過嗎?”司機:“想都想得到。”王永民:“你認識王永民嗎?”司機:“我一個司機怎麼會認識他那樣的大老闆。”王永民:“小夥子,你可別這樣說,你是幹活的,王永民也是幹活的。我就是王永民。”司機急剎車,從車上跳了下來,兩手握住王永民的手,淚都出來了:“我沒想到像你這樣的大人物還坐‘面的’,我的‘面的’讓你坐一次真是太榮幸了。”

90年代初期,許多人的概念中,學計算機就是學五筆字型,會不會電腦,就是會不會五筆字型的事。如今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深入,輸入法在計算機領域的耀眼光輝逐漸暗淡了下來,這是無法改變的現實,但因此就把王永民說成為“不就是先入為主地發明了一個輸入法嗎?而且五筆字型也不見得是最好的輸入法”的結論卻有失公允。

王永民的意義決不僅僅在於發明了一種叫做五筆字型的輸入法,他的歷史意義在於,衝破了國內漢字形碼快速輸入必須藉助大鍵盤的思想束縛,首創26鍵標準鍵盤形碼輸入方案,這個意義比五筆字型本身的意義要深遠得多,它開創了漢字輸入能像西文一樣方便輸入的新紀元。很難想象今天我們使用的PC都配上一個漢字大鍵盤是個什麼怪樣子,但是在王永民之前,主流的漢字編碼思想就是要專為漢字輸入設計大鍵盤。甚至到了1983年3月5日,王永民的26鍵五筆字型方案已經做出來了,國內還有專家堅持一定要為漢字專門做鍵盤,而王永民的26鍵方案卻被譏諷為削足適履,畫地為牢——漢字這麼多,為什麼要用、怎麼能用26鍵來處理?

王永民是先知先覺者,他在中國生產出第一臺PC之前,就在漢字終端上實現了漢字26鍵輸入,宣判了PC漢字大鍵盤輸入的死刑,避免了中國PC的畸形。

只有瞭解王永民怎樣從188鍵一步一步走到26鍵的艱難歷程,才能理解王永民的意義。

我被髮動起來了

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輸入法是無心栽花。他一開始只是想找一個現成的輸入方案,用這個輸入方案做一個鍵盤來解決漢字照相排版的校對問題。

1977年10月,王永民離開呆了八年、病了六年的四川永川國防科委某軍事部門,回到家鄉河南南陽。離開時,這位中國科技大學的高才生傷感地填了一首詞,“無才西蜀圖相仕,有志南陽學躬耕。”學不了諸葛亮在西蜀成就一番大業,就學諸葛亮在南陽做點實事吧。

回到南陽,王永民被分到地區科委工作。當時,日本人發明的漢字照相排版植字機很流行,南陽引進一臺,但這臺機器的漢字輸入時不能校對,出錯就要重新照相製版,很麻煩。

川光儀器廠花9萬元做出了“幻燈式”鍵盤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地區科委負責這個項目的王永民對這個“幻燈式”鍵盤越看越不順眼,他請問川光儀器廠的總工:“誰能記住24個幻燈片每個膠片上究竟放的是哪273個字,你的姓又在24個幻燈片中的哪個膠片上?”

總工被激怒了:“王永民給我當徒弟,還得再學三年!”“王永民是川光廠不受歡迎的人。”

“與其說這是一次羞辱,還不如說這是一次發動。人遇到一種羞辱,遇到一種打擊,就會產生一種反作用力。我就要比一比,到底是你,還是我王永民講科學,我一定要發明一個鍵盤取代你的東西。”

南陽科委給王永民撥了3000元,讓他搞試驗。王永民要做鍵盤,首先要找到一種好的輸入方案才行。於是,他跑到上海、蘇州、杭州的科委情報所翻閱國內外相關資料,當時,王永民能夠看到的輸入法有王安99鍵的三角編碼法以及國外各種各樣的大鍵盤。“有單字的大鍵盤,也有主輔鍵的大鍵盤——一個鍵上有9個字,然後,這邊有9個輔鍵用來選字,此方案比較流行,中國科技情報所用的就是這種主輔鍵方案。王安的方案我不贊成,拼音的方法,音讀不準以及不認識的漢字怎麼辦?”

王永民得知鄭州有人在研究拆分漢字的輸入方案,就跑去對發明人說:“我用你的方案做鍵盤,你把資料給我,我來把你的方案實現。”發明人說:“我要把資料都給了你,我還有什麼?”碰了一鼻子灰的王永民在1980年找到了《英華大辭典》的主編鄭易里先生,倆人一談,談得很投機,鄭教授說:“我算是搞對象找對人了。”王永民把鄭易里請到南陽,住進南陽最好的賓館,鄭易里漢字編碼是94個鍵方案,當時鄭易里只有一張字根圖,王永民僱了十幾個小姑娘,把《現代漢語詞典》中的11000個漢字全部抄到11000張卡片上,然後根據字根圖編碼。編完卡片一檢查,有800對重碼,而且,該方案還要分上下檔鍵,等於188鍵。

找了半天,沒有找到好的漢字輸入方案,王永民決定自己來做。從此,王永民踏上了壓縮鍵位的艱難里程。138鍵、90健、75鍵、62鍵。1980年7月15日,王永民把鍵位壓縮到了62個,重碼只有26對。“到這,我不再搞編碼了,我認為我已經成功了。”此時,武漢開了一個漢字編碼會議,王永民在會上公佈了62鍵方案,立即引起轟動,被評為國內最好的四個方案之一。王永民大受鼓舞。

編碼做好了,王永民開始著手採購集成電路,畫電路圖。電路機殼設計是王永民的強項。“我進入了一個自由王國,很快把鍵盤做出來了。”

1981年,鍵盤通過鑑定,將要投入使用時,發現這個鍵盤缺少編輯功能鍵,王永民被迫拓展鍵盤。“設計功能鍵,把我累著了。要測試功能鍵的代碼,還要研究它的電路,要弄清楚它出來的是什麼信號,我的編碼信號還要和它匹配,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焦頭爛額的王永民突然想到:“為什麼要自己做功能鍵,如果能用原裝鍵盤上的功能鍵該有多好。以前,只想著怎樣把標準鍵盤上的功能鍵搬到漢字鍵盤上來,為什麼不能把漢字搬到標準鍵盤上去呢?我數了數標準鍵盤中有48個鍵可用。62鍵和48鍵也就是一步之遙,如果我能把62鍵變成48鍵,那麼,我就可以用標準鍵盤了,就用不著費盡心力設計什麼鍵盤了。”王永民在總結怎樣跨出這關鍵一步時說,“沒有走投無路寢食不安的焦心煩惱,就不可能產生突破。”從此做鍵盤的王永民,不再想著怎麼做鍵盤了,儘管畫電路圖設計鍵盤是王永民的強項,儘管王永民的鍵盤已經花了一兩萬元做了出來,儘管為著這個62鍵方案,王永民已經編了幾萬張卡片,但王永民此時決定放棄。

62鍵方案變48鍵方案首先要解決重碼問題。王永民找來0號描圖紙,橫向排150個字根,縱向排150個字根,第一位的編碼字全都填在第一張紙上,第二位的編碼字填到第二張紙上,第三位的編碼字填到第三張紙上,然後把三張紙摞在一起,放在玻璃板上,下面用六個日光燈照射,這樣所有的GB字誰和誰重碼,誰和誰不重碼,誰和誰相容,誰和誰不相容,誰和誰相關,誰和誰離散,全都看得一清二楚。原來改動一個字根,要把一萬來張卡片全翻一遍,使用這種方法,很快就能知道:哪些字根能放在一個鍵上,哪些字根不能放在一個鍵上。比如說,“木”和“三點水”,就不能放在一個鍵上,因為這個鍵後加個“工”,是江也是槓。這種用來檢查重碼的方法,現在看來比較土,但是這種方法對於沒有計算機的王永民來說著實幫了大忙,“我現在願意花十萬塊錢買回我這三張紙。”

實現了48鍵,A型血追求完美的王永民又做成了40鍵,這時他又想向26鍵衝刺,“但怎麼做都做不成。”

1982年6月2日,當時任河南省副省長兼科委主任的羅幹把王永民從南陽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裡。王永民給他介紹了半個小時,“他一聽就明白。他問我需要多少錢,我想了半天,告訴他我需要16萬5千元。”王永民笑著對我們說:“沒零不成賬。”羅幹就問管科委經費的田處長還有多少機動經費,回答還有10萬元,羅幹當時拍板:“全給永民了。”“在此之前,南陽科委第一次給了我3000元,第二次給了6000元,我窮得整天吃燒餅。”趕巧,這時日本在鄭州展示計算機,送給了河南省科委三臺計算機,其中最好的一臺PC8801,羅幹當即批給了王永民。

搞了四年計算機漢字編碼的王永民沒有計算機。“一種方案的設計未必需要計算機,這就好像畫一個樓房的圖紙不要磚頭一樣的道理。我很清楚,我給出代碼,通過數碼管顯示出來,比如625335,代碼就能抓到字,只要這個碼唯一就行。”但有了計算機的王永民也把計算機當作寶貝,整天摸,今天算個這,明天算個那,然而這臺PC並不能幫助王永民把漢字輸入計算機,當時PC上還沒有漢字系統。

在保定

1982年隆冬,王永民帶著優化了的36鍵方案來到保定,準備在保定華北終端廠上機試驗。王永民他們花了7萬元定購了一臺ZD2000漢字終端,他們的附帶要求是在這個終端上實現自己的編碼方案。華北終端廠年青的工程師王金梁用Z80編程,花了兩個星期時間把36鍵方案在ZD2000漢字終端上實現了。當王永民用鍵盤通過自己的編碼把漢字敲進計算機的時候,眼淚都出來了。但36鍵方案因為字根佔用了數字鍵,輸入數字時,需要換檔,很麻煩。“我是A型血追求完美,上機成功那天,我就決定否定它!但否定36鍵方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經做了那麼多工作,而且已經上機成功,一切又要從頭做起,有沒有這種能力?我給羅幹立過軍令狀,一年為期,拿出成果,後面,還要編寫科委的成果管理軟件,還有很多事要做;再則,即使用36鍵方案,也可以敲鑼打鼓到河南省科委報喜,肯定沒有問題,36鍵方案已經是國內第一了。”

王永民披著大衣,在房間裡踱來踱去,“手下人不知我發什麼神經。我說你們先休息,整理材料,我在想一件事情。”王永民想了兩天兩夜,最後毅然決定放棄36鍵,搞26鍵!“和我同來的人都愣了,說王老師,你瘋了。”王永民不但要做26鍵方案,而且還要在保定的旅館裡現做!

王永民他們冒著風雪跑到保定印刷廠切卡片。在旅社的地板上,重新抄,重新編,先編一級字3755個,做了一個禮拜,重碼90多對。“重碼沒有超過100對,對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又用了一個禮拜做二級字,整個重碼240多對。原來36鍵六筆字型方案重碼很少,只有40多對,但減少10個鍵,把數字鍵解放了出來,多一些重碼值得。”

1983年元月,農曆臘月二十四,五筆字型第一次在ZD2000上實現了。臨行前三天,王永民又說要加上500條詞組。“我研究編碼空間,哪個空間裡字有多少,我特別清楚,比如,河流兩個字都有‘三點水’,這個詞組的編碼裡包含兩個三點水,可沒有一個字有兩個‘三點水’的,所以,河流這個詞組的編碼在原來字的編碼裡肯定是空的,既然是空著,為什麼不可以用呢?”

1983年8月29號,河南省科委組織鑑定會,來自這個行業的國內第一流的專家幾乎都來了,評價非常高。鄭易里激動地講了一句話:“從今天開始,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文相比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個發明的巨大意義,一時還難以估計。”

1983年12月5日,首期五筆字型學習班在南陽舉辦,包括各大部委在內的60多個大單位參加,王永民將碼本、資料和檢索程序全給了這些單位,讓他們將五筆字型移植到他們自己的系統上,每個單位收1200元。這是五筆字型的第一筆收入,一分不少,王永民把這筆錢全數交給了南陽科委。

在地下室住了兩年

五筆字型轟動一時,被新華社4本“內參”評價為“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偉大發明。王永民被邀請到聯合國講學。從河南的觀點看,希望“金娃娃不要跑出河南”。但王永民認為,河南出小麥,出玉米,在河南連個電腦都找不著,怎麼推廣?“我是個實幹家,我做的東西一定要有用,通過調研,我知道國內亟需輸入法,我們買了日本人很多大鍵盤,簡直是遭罪,而且,錢都讓日本人給賺了去。”

1984年,王永民帶著一臺PC來到了北京,在CCDOS作者嚴援朝的幫助下,將五筆字型移植到了PC上。王永民在府佑街135號中央統戰部的地下室7號房間,一住就是兩年。“非常苦,一天七元房錢,我都出不起。”

王永民推廣五筆字型的方法是一個部委接一個部委講五筆字型,雖然不少部委在自己的機器上移植了五筆字型,但大批人員需要培訓。“誰請,我都去講;中午有飯去,中午沒飯也去;講三天,講五天都行。我全部費用自理,一分錢不要。”每到一個單位,都會遇到人說這個輸入方法好,說那個輸入方法好,“他們要我評價一下別的輸入法,我不去說別人的,我說我都研究過,我只說我自己,我沒有工夫說別人,也沒有興趣說別人。”

其實,王永民的推廣工作,直到現在仍然在做。他請長征組歌的曲作者生茂先生把他的98王碼助記詞譜成了《還是王碼好》歌曲,請黑鴨子合唱組用流行歌曲的方式演唱。

正當王永民在地下室受窮的時候,DEC掏出20萬美元購買了五筆字型專利使用權。1987年3月6日,王永民從地下室搬到遠望樓賓館。

1989年7月25日,王碼電腦工程開發部成立,當時不讓註冊公司。在這之前,王永民就成立了一個王永民中文電腦研究所,經營他請香港人開發的漢卡,一塊漢卡賣1700多元。“我從小就做過一些生意,擺攤刻圖章,一個圖章五分錢,上初中給人理髮,理一個頭五分錢。我當時有一個想法,與其讓人去移植五筆字型,還不如我移植好了賣給他們。”

剛開公司的時候,王永民兜裡整天揣著兩本支票。公司一共有100多萬元。1992年,王碼公司淨利潤達到1000萬元,可從那以後,王永民的公司開始走下坡路,“這兩年一直在賠本。我沒有那種很寒心的滋味,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王永民認為,使公司走下坡路的最主要原因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一審我們勝了,我去趟美國,這個案子又被翻了過來。今天下午,我的律師還要來,我們一定要再把這個案子翻過來。打官司費了我很多精力,我很煩惱這件事。五筆字型在國內轉讓費收了一二百萬元,國外收的比這個多。我和王選是好朋友,我的五筆字型授權給方正用,沒收錢。全國現有500萬臺電腦,我敢說只有50萬臺電腦沒裝五筆字型。有多少付過錢?說五筆字型是共有財富,難道它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1998年,54歲的王永民感到經營公司有些力不從心,儘管王碼公司很早就生產出了自己品牌的計算機,但王永民認為王碼公司今後不會再做PC了。“我想請一個合作伙伴,我首先不管錢,我不會管錢,外面欠我600萬元,我都要不回來。我要讓我請的人來管公司,我全讓他管。我非常羨慕王選能有時間專心致志搞研究,我還有很多新發明,從美國回來,我申請了十二項專利。比如,翻譯熒光筆,看英文書的時候,不認識的單詞,用這個筆一劃,就能讀出漢語的聲音。搞發明才是我的長項,我在醫院輸液,看到輸液瓶子有許多改進的地方,我總是在琢磨發明個什麼東西,可不願整天琢磨著怎樣管理公司。”

54歲的王永民拿著他昨天晚上做的研究日記對我們說:“我每天都在做研究,現在做大字符集2萬多個漢字的編碼設計。我最近三年半一直在開發軟件,輸入法還有很多理論問題有待突破,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家。我更喜歡做學問。做公司,涉及到許多人的問題,涉及到社會的界面。這個社會的界面問題太多,有待於改善。”

回 答

王永民必須為五筆字型是第一輸入法回答很多問題。誰讓他最有名?

王碼沒有拼音好學。“大家不是在一個基準上比高低。別忘了,你小的時候,學了多久拼音!你小時候,只要拿出一個月時間學五筆字型,就絕對不會認為王碼比拼音難學。”

王碼要記字根,太麻煩。“現在大家都很忙,跳舞、打牌、喝茶、下棋、修長城都有時間,就是沒兩天時間學五筆字型,那怎麼辦?”

王碼不符合新規範。“還是聽聽老百姓的意見比較好,漢字編碼不是書法藝術,更不是造字法。更何況五筆字型老用戶改用98版符合新規範的五筆字型簡直就是舉手之勞。”

王碼佔了先入為主的便宜。“王永民50多歲了,我不能變成30歲。我就是早生了20年該怎麼辦?難題永遠都會有,沒有成績,不能怪這個時代,好像是別人已經做了,妨礙你的成功,不是這樣,只要你的輸入法好,用戶還會接受,人們追求進步,追求完美是沒有止境的。拿破崙說,沒有機會!這真是弱者的最好供詞。關鍵在於你的東西到底做得好不好,好不好絕對不是你自己說了算。”

冷卻非議

誰人背後不說人?既然遭遇非議是我們生存的基本狀態,那麼面對非議大可不必驚慌失措或者耿耿於懷。王永民採取的不加理睬方式就很好,因為王永民很清楚,非議的目的無非是“讓我一事無成,這個賬我算得很透。如果我真的分出精力,拿出時間來對付、批駁這些非議,那麼,我剛好耽誤了時間,亂了自己陣腳。所以,我不理睬,只要我的成果比他忌恨的還要好,非議自己就蔫了。”

評判之於現實總是存在著左右兩個價值標準和取向。聰明人追求左右逢源,但好事者如果決心非議,再聰明的人也有被非議的理由:不偏不倚,謂之中庸,沒有立場;忽左忽右,立場不堅定,更為人不齒;在“左”或者在“右”都是偏執,總之,是不對。又何必為了不遭非議而不斷地調整自己或者找個理由和他爭論呢?正如王永民分析的那樣——這豈不是正中了非議者的下懷。

不會有人對一隻雞的一舉一動橫加指責,因為它不重要。世人喜歡非議第一。對話是分級別的,非議第一者希望通過非議第一把自己提升到和第一一樣高的位置。所以,一定要把成功的人說成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是撞上了大運或者名不副實;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產品說成是和微軟競爭的產品,說微軟的產品有那麼多不符合中國文化的缺陷;所以,一定要對第一說不;所以……非議第一的潛臺詞無非是“彼可取而代之或者咱們可以相提並論”,面對這種非議為什麼要它得逞呢?

王碼的今天是王永民社會活動能力強的結果。“活動能力也是本事。我的社會活動能力在我的事業裡絕對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科學的本質,是科學的實體。”

………

面對各種各樣的非議,王永民總是不加理睬。“我清楚地知道,非議的最終目的是讓我一事無成,這個賬我算得很透。如果我真的分出精力,拿出時間來對付、批駁這些非議,那麼,我剛好耽誤了時間,亂了自己的陣腳。所以,我不理睬,只要我的成果比他忌恨的還要好,他自己就蔫了。”

採訪手記

王永民接受過很多記者的採訪,所以他知道不做廣告的廠商想左右記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修改記者已經完成的稿件。因此,我們採訪一開始,王永民就問採訪能不能在30分鐘之內結束,我們說不能。王永民說:“我會給你們很多資料。”我們說不行,資料不可用。王永民說:“那麼,寫完以後,要給我看看。”我們說可以,會尊重你的意見。王永民就再沒了時間限制,一直談到我們沒有問題為止。

王永民是那種進攻型性格的人,王永民說A型血的人性格暴躁,倔強,他就是A型血。採訪開始,我們客氣地說,我們想採訪您已經很久了,只是您一直在國外。王永民不客氣地說:“我已經回來10個月,如果生孩子也應該生下來了。”我們說您的故事寫出來,一定很好看。王永民也不客氣:“肯定有人看。現在有人想出我的傳記,寫我童年的故事,我奮鬥中的坎坷,實在是沒有時間,有時間,我自己早寫了。”我們請王永民先回顧一下過去的歷程,王永民說:“要具體問才行,否則不知從何說起?”當王永民自豪地說,聯合國的中文打字員只有一個用拼音,剩下全用五筆字型時,我們就問他一共有多少箇中文打字員?他這才笑了一下說:“你很聰明,如果只有兩個人,一個人用拼音,那麼,只有一個人用五筆字型,如果有一萬個,就可觀了。聯合國有50箇中文打字員,還可以吧。”反正我們也無法知道聯合國到底有幾個中文打字員。

在我們看來,王永民是那種很會講政治的人,但看過我們的徵求意見稿,王永民並沒有增添我們害怕的“上綱上線”內容,他只說:“使我激動得熱淚橫流。”只為我們的文章訂正了幾處錯別字,他說,你是用拼音輸入的吧?還好王永民嚴格遵循不說別的編碼不好的準則,沒有勸我們改用五筆字型。王永民認為,要堅持有一種好的音碼,有一種好的形碼,形碼和音碼誰也取代不了誰,說到音形碼的代表《自然碼》。王永民說:“有時候,混血兒也很漂亮。”

王永民是一個典型的飽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的人,他出身於一個破落的鄉村書香門第,他說,家無三代富,富到極點,肯定會摔下來。王永民從小愛好詩文、書法、篆刻和音樂。他用筆名寫的第三人稱自傳《天生我材必有用》文筆生動流暢,1988年9月分五次在《科技日報》連載。剛10歲,他就參考《四體百家姓》,給人刻真、草、隸、篆圖章。

王永民從小心靈手巧,喜歡做工藝品,喜歡發明創造。他看到母親紡棉花正轉兩下,倒一下,很辛苦,就改進了這個紡車,讓它可以朝一方向不斷地轉。“現在我找到學機械的高級工程師,他琢磨了半天,他都不知道我這機器為什麼能紡出線來。軸是筷子做的,齒輪是木片刻的,這個紡車現在還保存著,我偷閒會把它們重新修一下。”

王永民很自豪自己是農民出身:“我是農民,我很自豪。農活、木匠活我全會幹,是18年的農村生活培養了我的堅韌和吃苦精神。如果我不是農民出身,我幹不成五筆字型。”1997年4月,王永民應邀第五次去聯合國講學,在中國送聯合國的長城壁毯前照一張相,他手裡拿了兩樣東西,一是五筆字型書;一是家鄉的一包黃土。

1962年,王永民以南陽地區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系,學微波天線和激光技術。王永民學習成績非常好,是班上的學習委員。1978年恢復高考後,同學勸他考研究生,當時王永民正在搞五筆字型,他放棄了考研的夢想,為此他還感傷地寫了一首詞:“東風能染庭前柳,何須問,飛紅飄處。”

對於名利,王永民把它稱為過眼煙雲,“給你這個榮譽、給你這個稱號,就像作業做得好,媽媽給塊糖似的,鼓勵鼓勵你而已;如果你認為從此可以不做了,下次肯定就沒有這塊糖了。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科技實業家、北京市十傑共產黨員,這些都是事後我才知道的。”

王永民非常崇拜愛因斯坦。“理論力學發展一籌莫展的時候,愛因斯坦居然能夠一錘定音,解釋了所有的東西,把原來矛盾的東西都融合到一起了。”王永民認為,他的“形碼設計三原理”,在漢字輸入理論上具有《相對論》的意義。

王永民還崇拜拿破崙。“我上大學的時候,《拿破崙傳》我能夠從頭說到底。我欣賞拿破崙的人格和拿破崙的大氣。誰都不敢去毀壞一個城市,但是為了戰役的勝利,拿破崙就敢炮轟土侖,不惜一切。”

寄語:王永民人生感言

(王永民寫於1995年8月1日)

· “一介書生,半個農民”是我的自我白描。

· “五筆字型”是一個科學的過程,是時代的產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沒有“五筆字型”,會有別種技術;沒有王永民,自有後來人。總之,漢字是不會在信息時代死亡的。

· 汽車在不平的路上總會顛簸。開慢車時,小坑坑、小石塊就顛得你難受。倒不如干脆開足馬力,義無反顧,奮力衝去,顛簸反而小了。

· 成就、榮譽、地位、金錢,像電荷一樣,在一個人的身上積累多了,“電壓”就會升高。“高電壓”使別人難以接近,自己也十分危險。解脫的方法是“放電”。比如回到農村老母親身邊,睡上幾天木板床,鑽進煙霧繚繞的廚房裡,像兒時那樣拉風箱幫媽媽燒火做飯,把自己“接到地上”。接地,放電,回到“零電位”,才知道什麼是平靜和平淡。

家鄉農村土地上的一包黃土和父親手工製做的一個鐵釘,在我的衣兜裡一日不離裝了十年,伴我去過新加坡、日本和美國,還五次走上過聯合國的講壇,雖是一份沉重,卻繫著萬種親情。

《蝶戀花》

五筆字型發明十五週年紀事

王永民1997年12月15日寫於北京空軍總醫院

十五春秋王碼路,

老去書生,

冷熱憑誰訴!

過眼煙雲留不住,

歸來把酒約君晤。

華夏文明不老樹,

幾度東風,

廣廈淋甘露。

萬馬奔騰殺聲暮,

紅旗漫卷花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