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熟識的第一步

“介紹”,是人們相互之間從陌生到相識的紐帶,是社交活動中重要的溝通環節。介紹分為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兩種。如何進行合理的介紹,是每一個人都應瞭解的禮儀常識。

一、自我介紹的禮儀

在社交場合中,初次相見的人一般都要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時,首先應向對方點頭致意,得到回應後再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單位,同時遞上事先準備好的名片。

自我介紹時,表情要坦然、親切,注視對方,舉止莊重、大方,態度鎮定而充滿信心,表現出渴望認識對方的熱情。如果見到陌生人就緊張、畏怯、語無倫次,不僅說不清自己的身份和來意,還會造成難堪的場面。

作自我介紹,應根據不同的交往對象,介紹的內容應繁簡適度。自我介紹總的原則是要簡明扼要,一般以半分鐘為宜,情況特殊也不宜超過3分鐘

介紹,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熟識的第一步

在介紹的時候應留意觀察對方的神色,如對方表現出有認識自己的願望,則可在報出本人姓名、供職單位、職務的基礎上,再簡略地介紹一下自己的籍貫、學歷、興趣、專長及與某人的關係等。

在進行自我介紹時,應該實事求是,既不要把自己拔得過高,也不要自卑地貶低自己。介紹用語一般要留有餘地,最好不要用非常極端的字眼來介紹自己

自我介紹除了用語言之外,還可藉助介紹信、工作證或名片等物證明自己的身份,作為輔助介紹,以增強對方對自己的瞭解和信任。

在交際場合,如果想結識某人,可採取主動的自我介紹方式。例如:“您好!我叫xxx,見到您很高興。”也可採取被動的自我介紹方式,先婉轉地詢問對方:“先生/女士您好!請問我該怎樣稱呼您呢?”待對方作完自我介紹再順勢介紹自己。

自我介紹要以自己的誠實和坦率的態度,獲取對方相同的感情回報,使對方願意結識你。

介紹,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熟識的第一步

二、介紹他人的禮儀

在社交活動中,有的時候,你需要以中間人的身份,把一個人介紹給另一個人認識。

在為他人作介紹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一)介紹順序

介紹人在介紹之前必須瞭解被介紹雙方各自的身份、地位以及對方有無相識的願望,或衡量一下有無為雙方介紹的必要,再視情況而定。介紹的先後順序中,被介紹雙方中更受尊重的一方有權先了解另一方,如應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晚輩介紹給長輩,把客人介紹給主人,把職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把個人介紹給團體等。

(二)介紹人的神態與手勢

在介紹他人的時候,不僅要順序相符,同時要重視介紹時的神態與手勢。在介紹一方時,應微笑著用自己的視線把另一方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手的正確姿勢是掌心向上,胳膊略向外伸,指向被介紹者,但介紹人不能用手拍被介紹人的肩、胳膊和背等部位,更不能用食指或拇指指向被介紹的任何一方。

(三)介紹他人時應如何陳述

在介紹他人之前,介紹人應先向雙方打招呼,使雙方有思想準備。介紹人在介紹雙方時語言應簡明扼要,並使用敬辭。在較為正式的場合,可以說:“尊敬的先生/女士,請允許我向您介紹一下,這是……”

在介紹中要避免過分讚揚某個人,不要給人留下厚此薄彼的感覺。在介紹別人時,切忌把複姓當做單姓,常見的複姓有“歐陽”“司馬”“司徒”“上官”“諸葛”“西門”等。

介紹,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熟識的第一步

當介紹人為雙方介紹後,被介紹人應向對方點頭致意,或握手為禮,並以“您好”“很高興認識您”等友善的語句問候對方,表現出結識對方的誠意。

介紹人在介紹後,不要隨即離開,應給雙方交談找到切入點,並有選擇地介紹雙方的共同點,如相似的經歷、共同的愛好和相關的職業等,待雙方進入話題後,再去招呼其他客人。當兩位客人正在交談時,切勿立即為其介紹別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