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務虛會颳起「頭腦風暴」,李寬端講乾貨、出實招

全市务虚会刮起“头脑风暴”,李宽端讲干货、出实招

市委書記李寬端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上講話。

全市务虚会刮起“头脑风暴”,李宽端讲干货、出实招

8月9日至10日,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在東營賓館召開。

東營的發展目標定位: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

實現目標定位,要大力實施開放、融合、聚焦三大戰略。

開放戰略:

思想開放 市場開放

融合戰略:

產業融合 產城融合 油地校融合

聚焦戰略:

產業聚焦 區域聚焦 政策聚焦 資源聚焦

實現目標定位的途徑,就是推進四項重點任務,實施四項“三年行動計劃”。

實現發展目標,需要有強有力的動力和保障。

三大動力:

改革推動 創新驅動 投資拉動

三大保障:

思想保障 隊伍保障 作風保障

解放思想的最終目的是統一思想,務虛是為了更好地務實。

8月9日至10日,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召開。市委書記李寬端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建軍,市政協主席陳澤浦等參加。

這次務虛會,是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省黨政代表團赴蘇浙粵學習交流會、全省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的具體行動。會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部分縣區、市屬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緊密聯繫思想工作實際,緊緊圍繞制約東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影響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關鍵問題,在前期深入調研、認真思考、精心準備的基礎上作了發言。大家解放思想、提高站位、暢所欲言,分析問題、查擺原因、尋找對策,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有的重點談了建設高端石化基地問題;有的談了文化旅遊發展問題;有的提出,“雙招雙引”是一把手工程,培育上市企業就是招商引資;有的提出,做溼地就是做城市;有的提出,要整合涉農資金集中力量辦鄉村振興的大事;有的提出,要解決應規劃而未規劃、應建設而未建設、應開工而未開工的幼兒園問題;有的提出,只有把大交通做起來,才能提升東營的區位優勢;有的提出,要抓住國企改革、油田“四供一業”移交的機遇,統籌規劃、盤活資源,推動油地深度融合發展;有的提出,服務發展重要的是服務企業,支持企業就是支持發展;有的提出,要高度重視我市企業家隊伍建設;有的提出,要把讓人眼前一亮的幹部用起來;有的提出,要為敢於擔當、敢於作為的幹部兜好底線,等等。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現場氣氛活躍熱烈,民主氛圍非常濃厚,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閃光點。

李寬端認真聽取了大家的發言,並結合近期的調研和思考,從如何找準目標定位、如何實現目標、實現目標的動力與保障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

李寬端在講話中說,幹任何事情首先要找準目標定位。找準東營的目標定位,既要從歷史角度看東營,又要從優勢角度看東營,還要從問題角度看東營;既要放眼全省看東營,又要放眼全國和世界看東營;既要看上級對我們的要求,又要看市民對我們的期盼。綜合考慮東營的比較優勢、歷史地位、省委省政府歷年來對東營的發展定位以及廣大群眾對東營的期盼,我們可以把東營的發展目標定位為: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

李寬端指出,實現東營的目標定位,需要有具體的實施戰略和實現途徑。要大力實施開放、融合、聚焦三大戰略。一是開放戰略。思想必須開放,主動在省內外尋標對標,省內對標學習青島、濟南高新區,省外對標學習杭州、蘇州工業園,堅持整體對標與單位對標相結合,做到整體學習、系統學習、深入學習,學習先進地區的思路理念、工作方法、敬業精神。市場必須開放,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觀點,以開放為原則,以不開放為特例,所有市場都應開放,真正做到“法無禁止皆可入”。二是融合戰略。要深化產業融合,通過三次產業融合實現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通過產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深化產城融合,做好城市更新和“疏”的工作,使老城迸發新活力;通過緊湊式發展,合理配置資源,使新城成為創新、創業、創客、創投之城,把我們的城市建成居住之城、生活之城、工作之城。要深化油地校融合,通過找準問題破解難題、推進制度創新、積極搭建平臺、搶抓改革機遇、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深度融合,努力開闢全新的發展路徑。三是聚焦戰略。工業要發展,產業要集群;城市要發展,區域要聚焦。要堅持產業聚焦,按照以“四新”促“四化”和“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的要求,堅持工業為主、企業為尊、集群發展,研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精準施策,久久為功,集聚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堅持用工業化的理念推進農業現代化,以興辦工業園區的模式興辦農業園區,促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堅持政府做線路、企業做項目、政府和企業合力做市場,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要堅持區域聚焦,完善製造業空間佈局,明確主導產業,創新體制機制,有目標、有方向地推動園區發展,增強園區的吸引力、競爭力;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樹立組團發展、生態間隔、產城融合、精明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突出城市特色,保持城市風貌的整體性、文脈的延續性。要堅持政策聚焦,梳理、整合、強化支持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平臺建設、科技創新的政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政策,同時建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通過基金來引進項目、支持產業集群發展。要堅持資源聚焦,切實用好土地資源、社會資源和領導資源,為推動重點任務落實提供有力保障。

李寬端強調,實現目標定位的途徑,就是推進四項重點任務,實施四項“三年行動計劃”。四項重點任務,一是項目建設,堅持發展以項目為導向,抓好項目考核,促進項目落地。二是“雙招雙引”,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一把手工程,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完善招商政策,創新招商方式,堅持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切實抓實抓好。三是營商環境,突出抓好政務環境和生態環境。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推進“放管服”和“一次辦好”改革,打造給企業以尊重、讓群眾更方便的政務環境;做好溼地和水的文章,打造“溼地在城中、城在溼地中”的獨特風貌,真正讓藍天碧水、大美溼地、文化生態成為東營的軟實力,創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生態環境。四是金融動能轉換,堅持超前謀劃、勇於擔當,綜合施策、積極作為,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使金融動能轉換和新舊動能轉換相得益彰。四項“三年行動計劃”,就是實施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金融動能轉換三年行動計劃、“雙招雙引”三年行動計劃、夯實基層基礎三年行動計劃,做到每年有任務、三年有目標,年年有變化、三年見成效。

李寬端指出,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需要有強有力的動力和保障。要激發改革推動、創新驅動、投資拉動三大動力。一是改革推動,堅持問題導向,營造改革氛圍,為改革者擔當,為擔當者擔當。二是創新驅動,要在制度創新、技術創新、金融創新等方面下功夫,特別是牢牢把握制度創新這個最根本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以制度創新推動改革發展。三是投資拉動,抓住當前機遇,認真研究用好國家、省裡出臺的政策,憑專業講話,及時解決影響項目建設的問題,以高質量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強化思想、隊伍和作風三大保障。一是強化思想保障。要在思想深處來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破除自滿的觀念,增強憂患意識;破除等靠的觀念,增強機遇意識;破除守舊的觀念,增強創新意識,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思想領先引領發展率先。二是強化隊伍保障。堅持在重點工作一線鍛鍊幹部,讓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幹部深入到“雙招雙引”、項目建設、金融動能轉換、拆違拆臨、維護穩定等重點工作一線,接受實踐鍛鍊,得到全面發展;要樹立“實在、實幹、實績”的用人導向,切實落實到選人用人的實踐中,真正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要建立“四看一聽”選人用人機制,全方位多渠道瞭解幹部,提高選人用人工作的科學性;要堅決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引導幹部專心安心做事,自覺接受組織的挑選。三是強化作風保障。要踐行擔當負責的作風、真抓實幹的作風、爭創一流的作風、幹事乾淨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李寬端強調,解放思想的最終目的是統一思想,務虛是為了更好地務實。對這次務虛會上提出的問題,要認真梳理研究,明確牽頭領導,組織力量進行調研,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使問題真正得到解決。

趙豪志圍繞推動工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作了發言。他說,工業是我市的立市之本。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市工業已經達到不小的規模,但是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要明確目標方向,加快產業集聚,推進整合重組,構築產業鏈條,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生產要素加速向骨幹企業、優勢產業和重點園區聚集,著力推動工業集群化發展;要強化創新驅動,推進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實行精準化招才引智,打造高素質企業家隊伍,著力培育工業新動能;要優化資本結構,組建產業基金,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利用好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著力推動工業可持續發展。

各縣區、市屬開發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縣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各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主要負責同志;市直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