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 陳堅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

“八年烽火起蘆溝,一紙降書落芷江”。歷時八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承受了日本法西斯的種種暴行,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築就了波瀾壯闊的抗戰史。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詩人們滿懷憂憤之情,以詩銘志,哀悼破碎的山河、祭奠逝去的先烈、抒發勝利的喜悅。抗戰詩歌是一部具體而微的抗日戰爭史,一部民族心靈史。

今天,小編從《詩壯國魂——中國抗日戰爭詩鈔·詩詞》一書中的上冊中精選以下抗戰詩歌,讓我們在閱讀中重溫並銘記那段血淚史,銘記勝利與和平的來之不易,勿忘國恥。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1945年,聽聞日本投降後熱烈歡呼的中國人民

祭黃帝文

毛澤東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鑑臨之,皇天后土。

尚饗!

原載《新中華報》第344期第3版,1937年

鸕 鷀

齊白石

大好江山破碎時,鸕鷀一飽別無知。

漁人不識興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

1944年

《齊白石全集》第10卷第41頁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平型關大捷》孫浩

題《八·一三紀事詩》第二冊

蔡元培

得讀仲仁先生八一三紀事詩第二冊,敬題一絕奉正

世號詩史杜工部,亙古男兒陸渭南。

不作楚囚相對態,時聞諤諤展雄談。

1940年1月29日

載香港《大公報》1940年3月24日

曉聞炮聲不能成寐

沈鈞儒

夜靜炮聲密,聲聲打入心。

國魂隨震盪,民意許追尋。

九國盟猶在,三邊寇日深。

書生願效死,撫枕動沉吟。

1937年10月16日

《寥寥集》第81頁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七七事變·盧溝橋》楊克山、崔開璽

《追悼一二八淞滬抗日陣亡將士》二首

黃炎培

怒角驚回歇浦潮,蟲沙小劫一軍驕。早知輕敵攻堅失,定悔行師襲遠勞。壯志更成秦博浪,威名終屬漢嫖姚。男兒報國輕生死,歌哭壺漿付大招。

由來神勇仗精誠,到處天陰殺賊聲。賢聖百年皆有死,英雄千古半無名。誰翻世界和平局,應博春秋義戰評。留取精忠好模範,嘉名十九錫初生。

注:恰“一二八”一個月後得孫,為紀念十九路軍,取名“十九”。

1932年5月27日

【雙調·殿前歡】題《全面抗戰大畫史》

于右任

噪昏鴉,中原滿地逞胡笳,沿江各口窺胡馬。切莫嗟呀,看神州,放異花!

一戰收功也,把血史,爭圖畫。更高呼:“中華萬歲!萬歲中華!”

《于右任詩詞曲全集》第196頁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太行烽火》 王迎春、楊力舟

滿江紅·挽張自忠將軍

邵力子

澒洞烽煙,聽鼙鼓、聲聲未歇。惆悵憶、將軍百戰,死綏壯烈。叱吒恍聞戈指日,光明共見心如月。嘆中原、父老望旌旗,同悲切。

寇患亟,仇待雪;歿猶視,恨未滅!問誰能、忍恝金甌殘缺。黃土萋萋宿草淚,沙場汩汩軍人血。是丈夫、皆應繼風徽,收京闕!

抗日戰爭勝利

謝覺哉

八月十五復仇節,八月十五勝利天。

伏屍流血五千裡,嘗膽臥薪一百年。

虎待全擒須掃穴,魚還未得莫忘筌。

拼將福祉貽孫子,嘉嶺山頭看月圓。

1945年中秋

《謝老詩選》第40頁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黃河大合唱——流亡·奮起·抗爭》 (局部)詹建俊、葉南

殺敵救國歌 四首選一

宋哲元

中國要自強, 齊心到戰場。

殺盡日本兵, 剷除狗財狼。

自從九一八, 尋釁在瀋陽。

佔了東三省, 熱河也遭殃。

強佔我平津, 又往上海闖。

進撓我南口, 察北也披猖。

得寸又進尺, 要把中國亡。

同胞須奮起, 人人都抵抗。

遙悼佟麟閣趙登禹兩上將(1937.7)

馬敘倫

援絕將軍死戰場,旁人漫道姓名香。

黃泉正是傷心地,不盡雲臺作國殤。

北門符鑰遣誰分,第一關中敵騎紛。

二十九軍無負國,一朝戰死兩將軍。

《馬敘倫詩詞選》第69頁

英 靈

董必武

泱泱古大國,眾志已成城。

勢必驅胡虜,人思返漢京。

鼠狐安敢阻,刀劍各爭鳴。

英靈如不昧,鴨綠奠三觥。

1939年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義勇軍進行曲》全山石、翁誕憲

答橫槊將軍

林伯渠

將軍百鍊挽時艱,東海歸來鬢未斑。

浩瀚襟懷揚子水,光輝旗幟井岡山。

陣前壁壘嚴民主,馬上刀環卻敵頑。

戰後餘情猶健爽,佳篇賜我一開顏。

1944年

太行春感

朱 德

遠望春光鎮日陰,太行高聳氣森森。

忠肝不灑中原淚,壯志堅持北伐心。

百戰新師驚賊膽,三年苦鬥獻吾身。

從來燕趙多豪傑,驅逐倭兒共一樽。

1939年春

書 憤

黃 侃

慟哭秋風忽一年,誰令遼海陷腥羶。

力微難挽沈淵日,劫盡真逢倚杵天。

此夜蒼濤掀大地,今時碣石抵窮邊。

受生何苦依茲土,欲向蒲團問宿緣。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華北地道戰》 王國斌、周景倫、徐冰

八月十日夜電傳倭寇乞降,十二日補賦

柳亞子

殷雷爆竹沸渝城,長夜居然曙色明。

負重農工嗟力竭,貪天奸幸侈功成。

橫流舉世吾滋懼,義戰能持國尚榮。

翹首東南新捷報,江淮子弟盼收京。

1945年8月

雨霖鈴

劉永濟

衰蘭歌絕,剩魂銷到,亂水悽葉。重湖萬點狂雨,驚夢裡、魚龍悲咽。綠冷蘅皋問幾,見湘靈芳褋。但萬里、千里關河,斷莽斑斑鬼雄血。

西風慣與愁腸結,向酒邊換卻清秋節。吟懷早是悽苦,爭忍聽、故山哀鴂。暗幌衰燈,往事紛紛眼底明滅。只賺取無限蒼涼,訴與殘宵月。

乙酉九月三日日本簽訂降約於江陵感賦

陳寅恪

夢裡匆匆兩乙年,竟看東海變桑田。

燃萁煮豆萁先盡,縱火焚林火自延。

來日更憂新世局,眾生誰懺舊因緣。

石頭城上降幡出,回首春帆一慨然。

臺兒莊大捷

李宗仁

戍樓拂曉角聲悲,誓砂倭奴去不回。

刀砍寇頭十萬顆,臺兒莊上祭軍旗。

1938.4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血戰臺兒莊》徐青峰

望海潮·挽張曙

郭沫若

武昌先失,岳陽繼陷,長沙頓覺孤懸。樹影疑戎,風聲化狄,楚人一炬燒天,狼狽絕言筌。嘆屈祠成礫,賈宅生煙,活受闍維,負傷兵士劇堪憐。

中宵殿待輜轓,苦飢腸轆轉,難可熬煎。白粥半鍋,紅姜一片,分吞聊止饞涎。南下複流連,痛幾番狂炸,奪我高賢,且聽《洪波》一曲,抗戰唱連年。

1940年8月29日

就義詩

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1934.11.24

詠 史

張恨水

盜寇可憐侵臥榻,管絃猶自遍春城。

書生漫作長沙哭,只有龍泉管不平。

舊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間偶談時事,嗒然若失,為之銜杯不飲者久之。或問昔年走馬章臺,痛飲狂歌意氣今安在耶,因而有作

郁達夫

不是尊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數東南天作孽,雞鳴風雨海揚塵,

悲歌痛哭終何補,義士紛紛說帝秦。

1931.1.23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抗日戰爭中受難的中國女性》 於文江

無 題

茅 盾

偶遣吟興到三秋,未許閒情賦遠遊。

羅帶水枯仍系恨,劍鋩山老豈割愁。

搏天鷹隼困藩溷,拜月狐狸戴冕旒。

落落人間啼笑寂,側身北望思悠悠。

1942秋

滿江紅·悼左權同志

葉劍英

敵後堅持,捍衛著、自由中國。試看那、欃槍滿地,漢家旗幟。剩水殘山容我主,穿溝破壘標奇蹟。問伊誰,百萬好男兒,投有北。

崦嵫日,垂垂沒;先擊敗,希特勒。會雄師踏上,長白山雪。風起雲飛懷戰友,屋樑月落疑顏色。最傷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

得逖生書作,次公權韻(1940)

朱自清

見說新從海上回,一時幽抱為君開。

綵衣逶迤歸親舍,絮語依微傍鏡臺。

豈肯聲光閒裡擲,不辭辛苦賊中來。

匹夫自有興亡責,錯節盤根況此才。

題西南劇展

田 漢

壯哉西南戲劇兵,浩歌聲裡請長纓。

恥隨豎子論肥瘦,爭與吾民共死生。

肝腦幾人塗戰野,旌旗同日會名城。

雞鳴直似鵑啼苦,只為東方未易明。

1943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烽火硝煙中的不朽詩篇

袁行霈 主編,趙仁珪 執行主編,《詩壯國魂》,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