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讓他擁有這種「美德」就夠了

廢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讓他擁有這種“美德”就夠了

我們這一輩人,小時候聽得最多的話,是什麼呢?

是爸爸媽媽呼喚我們的乳名,

還有兩個字:“聽話

小時候都覺得,被誇“聽話”,是一份很高的榮譽。不論是自己父母,還是別人,誇孩子“聽話”,一般都伴隨著由衷的笑容。這些笑容彷彿在宣告:你是一個合格的好孩子。

至於合格之上能打多少分,那得看有多聽話。分數似乎越高越好。

於是,不管天性調皮,還是原本就很乖的孩子,都在努力提高著自己的“聽話分”。

聽話,看著就像是一種優良品質,是一種“美德”。

01

聽話,真的是美德嗎?

一說到聽話,我就想起宏宏。

宏宏是朋友的孩子,最初見到時三歲還不到,特別活潑好動。用他家裡人的話說就是,像只“飛天蜈蚣”,滿世界上竄下跳。看到喜歡的東西,都要好奇一下,上去摸一摸。

後來朋友實在工作太忙,只好把兒子送到鄉下交給奶奶帶。

前一陣,再見到宏宏的時候,感覺完全像變了個人:

一看到陌生人,就往媽媽背後躲。從不主動說話,看到別的孩子在玩玩具車,他眼睛直直地盯著,滿臉羨慕。大人們都鼓勵他去一起玩,小朋友也過來拉他一起,可他還是一個勁地抱著媽媽不鬆手。

我看著有些心疼,一旁孩子的奶奶說,“這孩子原來特別調皮,天天上房揭瓦。在家裡管著他以後,你看現在聽話多了。”

我又嘗試著和他說話,他半天說不出話來。問他年齡,他支支吾吾地說“我今年五歲了”。邊上的奶奶立即大聲糾正,“你現在五歲半了,怎麼說這麼多次你都記不住!”

老一輩可能覺得,孩子就是要聽話。而聽話的孩子,是打出來、罵出來的。我一般不會去跟老人家爭論養孩子的問題,沒有意義。

但我有時真的會忍不住想問他們:真的是越聽話越好嗎?你們真的需要那麼聽話的孩子嗎?

02

還有一次,去朋友家。

吃飯的時候,孩子想自己夾豆子吃。但是因為用筷子還不太熟練,試了幾次都沒夾起來。媽媽一巴掌就打在孩子的小手上,罵他:“怎麼這麼不聽話?我怎麼教你的?夾不了的菜就不要吃,對別人多不禮貌?”

孩子“哇”地一下就哭了,怎麼哄都哄不好。

我很難過,事實是,有些孩子學用筷子就是比較慢,何況他家孩子才三歲不到,不熟練太正常了。夾不起來多試幾次,練習一下又有什麼錯呢?哪怕給他一小碗豆子,讓他用筷子夾著玩又能怎樣呢?

自己夾菜要穩穩地夾,這樣是在客人面前有禮貌。於是孩子也得這樣有禮貌,必須穩穩地夾。然後要孩子聽話,聽從這一套“絕對正確”的理念。

如果孩子的天性、個性和氣質,和理念不相符,就用打、罵等方式,逼他們就範。

最後,孩子都會變成宏宏那樣,倒是很“聽話”,可已經完全不像個孩子的樣子了。

廢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讓他擁有這種“美德”就夠了

也許在一小部分父母眼裡,讓孩子聽話,就可以減少教孩子的精力。然而像這樣,打壓,不間斷、沒有空隙的糾正,在心理學上,早已被證明是不可行的。

平時,為了讓孩子聽話,就一味批評、打壓。

孩子為了避免打罵,很多事都不敢嘗試,有不滿也不敢說。孩子本來能做好的事情,都會變得艱難而又陌生。深埋在心底的想法和情緒,只會在心裡慢慢累積、發酵。

至於今後,是一壓到底,變得自卑、懦弱,還是爆發出來,形成暴力傾向,誰也說不好。

畢竟,外界的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等到孩子性格徹底成型,再想去改,為時太晚。

為了帶孩子不那麼費勁,去追求這種“聽話孩子”的父母,都是不走心的,只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為人父母也是一種職業,而且是世界上,最需要走心的職業。

03

打罵孩子,讓他們聽話會毀了孩子。那麼,誇孩子“聽話”,是不是就對孩子好呢?

並不是。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的研究發現:

太過氾濫、隨意地稱讚孩子“聰明”、“聽話”等寬泛的特點,反而會讓這些優點,變成孩子的包袱。

孩子會把他的成功,都歸功於這些特點,從而否認他自身的努力。 在現實裡,為了不丟掉這些個優點,他會用更簡單、更舒服的方式來達成目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舒適區”。

關於“舒適區”,知乎上有個很火的問題:人是怎麼廢掉的?

最高讚的幾個答案,無一不指向:

人處於“舒適區”中,會沉溺於“容易獲得成就感”的事情。如果以後發現,短期的努力,無法帶來超額的回報,就會輕易放棄努力。

我管這種隨便誇孩子,最終讓孩子“聽話”的方式,叫做“習得性聽話”。在父母的強化練習下,孩子學會了這種“習得性聽話”。往後,他就只願意按照父母樂意的方法去做,保證自己能夠繼續保持“聽話”的狀態。

這樣一來,人生的路已經被堵死了。

兒童時期是最有創造力的時候,如果這時都不突破舒適區,以後就更難了。

很多人一輩子,就是這樣廢掉的。

04

所以說,要廢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呢?要他聽話就可以了。

當然,我們不能讓孩子毀在我們手上。不教他們聽話,那我們用什麼教呢?又該避開哪些雷區呢?

1、教孩子,需要更多元化的價值觀

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為,決定孩子成長方向的,往往是父母世界觀、價值觀的多元性。

如果父母是單一的價值觀,也就是,認準了一個問題的對錯,放到哪裡都用同一套想法。把自己的對錯往孩子身上套,把以前的觀念往現代生活上套。

父母以單一的價值觀,去看待、教育孩子,並不一定符合孩子的個性、氣質,也有可能和孩子的成長階段相矛盾。

說個很經典的例子,愛迪生小時候就被當成是“懶蟲”,認為他笨。

然而,在深層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創造性退化”,善於從事創造活動的人,有時候會發呆,沉溺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但這不妨礙他們有精彩的創意。

旁人覺得愛迪生很笨,只是他們從常規的學校學習的角度去看的。愛迪生的母親卻發現了孩子的創造力,並不斷鼓勵他的創造精神。後來,我們都知道,愛迪生一生的發明,一共有1300多種。

如果愛迪生的母親,也用“成績好才是聽話”這種單一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用打罵去糾正他。那世界上就少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所以,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就說:“當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單一的價值觀,只會抹殺孩子的天賦,我們需要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孩子。當我們覺得孩子不夠“聽話”時,不妨換種思路:

他這樣真的是不對的嗎?

她這樣做有沒有對她成長有利的價值呢?

他不調皮聽話,是不是因為我自己弄錯了什麼呢?

當我們以更多元化的價值觀去看待孩子,我們會發現孩子身上,原來有數不清的閃光點。

2、沒有孩子一定是不聽話的,不要分類貼標籤

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孩子委屈巴巴地,“我沒有不聽話!”

父母指著孩子罵,“你還敢頂嘴?你這樣就是不聽話!”

就是這樣,孩子不如父母的意,就給他歸到“頂嘴”、“不聽話”這一類裡面去,給他貼上標籤。這其實是一種“偷懶”的做法。

為什麼呢?

前面說到,父母是一種最需要走心的職業,因為當父母需要留心很多細節,要深入地考慮孩子的內心。而隨意地貼標籤、歸類,往往就只關心了孩子的表面特徵,卻把孩子的細節和個性模糊處理掉了。

然後,就把孩子當成“不聽話”這一類去理解。比起繁瑣地考慮孩子的方方面面,要簡單得多了。

然而,這樣偷懶是教不好孩子的。一個分類的方法,也許放到誰家孩子身上都能用。但我們畢竟是教自己的孩子,他們是獨一無二的,誰想自己孩子跟別人家一樣呢?

為了避免偷懶,我們需要問自己三個問題:為什麼?還有嗎?真的嗎?

比如,

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看到孩子這麼做了,還有什麼是我沒看見的?

這個行為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嗎?

像這樣,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意圖,走進孩子內心世界,我們才不會變成不懂孩子的父母,才能夠用最適合孩子的方式,幫助他們成長。

人都是有偏見,有盲區的,或許有的人可以一輩子保留他的偏見,對真相視而不見。

但當父母不可以,畢竟,孩子來到這世上,他們只能先仰賴父母,才能獲得成長的力量。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父母都是滿滿的偏見,孩子又怎麼長得正呢?

3、不要誇孩子“聽話”

不誇孩子聽話,我們又該誇他們什麼呢?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發現,表揚方式使用女性思維時,更為有效。

特點在於:具體、有細節、有針對性,而不盲目寬泛;注重當下和過程,而不僅僅關注結果。

比如,孩子拼好了一小塊拼圖,或是看圖找出了幾個不同,就表揚他:“這兩個地方特別像,寶寶一下就看出來了,太細心了。”

誇這些小地方,孩子往往會更開心。有時候誇到了孩子的“痛點”,他們甚至會開心得蹦起來。

孩子每完成一件東西時,要經歷很多困難。克服困難的這個過程,是他們成就感的來源。當我們關注這個過程,並給予表揚時,成就感就會成倍增長。

這樣的認可,會讓孩子繼續堅持“克服困難-獲得成就”的這種路線。形成良性循環,就不會拘泥於那些寬泛的特點,從而走出“聽話”的舒適區,邁向更廣闊的人生。

我們都不希望,我們的孩子,變成和其他孩子一樣,從一個模子出來,毫無個性,只知聽話。

我們都希望,我們給孩子的愛,是獨一無二的。這份愛,會讓他成長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哪怕在茫茫人海中,我們都可以驕傲地告訴別人:

你看,那顆閃亮著的星,就是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