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救火一舉成名,嫁同行恩愛40餘年,阻撓兒子20年終當演員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影壇,有著太多令人難忘的影片,也有著太多人們熟悉的親切面孔。她們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經典電影,很多70後、80後幾乎是看著他們的電影長大的。一直到今天,人們腦海之中依然有著清晰的記憶。王馥荔就是其中之一。

王馥荔能成為一名深受人們喜愛的表演藝術家,與她家庭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而家庭中對她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父親。父親在金融行業工作,酷愛京劇,是40年代出名的京劇票友。王馥荔五六歲時,父親一有空就拉起京胡讓她吊嗓子,她那稚嫩的童聲伴著韻味十足的胡琴聲,曾給家庭帶來過無限的歡樂。

1961年,12歲的她便進入江蘇省戲曲學校學花旦,之後進入江蘇省京劇團,20世紀70年代西哈努克來南京觀看樣板戲《沙家浜》,但是飾演一號人物阿慶嫂的演員竟在當時失聲,情急之下王馥荔臨場救場,演出之後,王馥荔一舉成為了劇團中的當家花旦。


26歲因出演電影《金光大道》中的“呂瑞芬”,被全國觀眾親切地稱為“天下第一嫂”。而在1984年,王馥荔憑藉影片《咱們的牛百歲》獲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年後她又在《日出》中扮演翠喜,獲第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和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2015年,在電影《啟功》中,王馥荔飾演的章寶琛與啟功先生一直相濡以沫,一生相愛相伴,一同度過了人生幾十年風雨,兩人的情感關係也由最初的疏遠而隨著接觸的增多變得越來越濃。

在外人看來,十幾歲就登臺演出的王馥荔所獲得的獎項大大小小十幾個,似乎總是那麼順利,那麼幸運。在演藝圈取得成功的她,卻在兒子王驍很小的時候,就百般阻撓其進入演藝圈。

王馥荔看似一帆風順的演藝生涯背後,其實飽含著艱辛與不易,就能體會她反對王驍的演員夢是不願意兒子在這條路上走的太辛苦。可奈何王驍從小受到家庭的薰陶,耳濡目染中,他一直以來就特別想當演員。就這樣兒子王驍和媽媽磨了20年,28歲才當上演員。

拍《水上游擊隊》時王馥荔認識了同樣來自江蘇的南京前線話劇團演員王群,雖然電影夭折,但兩人由此萌生的愛情開花結果,和睦恩愛40餘年,如今“天下第一嫂”早已當上奶奶,膝下小孫女已經13歲了。

如今即將邁入人生的第七十個年頭,無論對家人還是工作,她都盡心盡力,不留遺憾,人到晚年過得很安心。丈夫是話劇導演,兒子也是演員,一家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創作,這是她最快樂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