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七招致勝,攻克湖北交通四大攻堅戰「重難點」

8月15日,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姜友生做客省政府網“在線訪談”,介紹湖北交通“三年四大攻堅戰”的相關內容,並針對網友反映的農村公路路面窄導致錯車難等問題一一解答。

為打贏湖北交通“三年四大攻堅戰”,工作“著力點”在哪?需要啃下哪些“硬骨頭”?

下面,這七個關鍵詞將告訴您答案!

“四好農村路”三年攻堅戰關鍵詞

访谈|七招致胜,攻克湖北交通四大攻坚战“重难点”

1

提檔升級

訪談中,有網友提到在農村錯車時,由於道路過窄,經常發生擁堵和糾紛,這樣的問題能否得到解決。

姜友生表示,“四好農村路”三年攻堅戰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實施提檔升級工程。這個問題正好可以用“提檔升級”來解決。

今後,按照路面寬度不低於5.5米、路基寬度不低於6.5米的標準,提檔升級3萬公里農村公路,讓這些公路能正常“錯車”;部分交通量小、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拓寬難度較大的特殊路段,可適當降低標準,但路面寬度不得低於4.5米;將農村公路向進村入戶延伸,完成1.3萬公里20戶以上通組公路建設任務,路面寬度原則上應達到4.5米以上,每年確保完成4000公里。

2

安全防護

道路越來越好,安全問題就更加不容忽視。

姜友生介紹,自我省2017年啟動公路安全生命防護"455"工程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實際推進進度比原計劃安排快。

湖北將用4年時間,建立省、市、縣、鄉(鎮)、村等5級聯動機制及責任體系,省級財政投入50億元,完善全省8萬公里國省道、縣道、鄉道及通客運班車村道的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根據目前推進情況,有望實現“四年任務、三年完成”,力爭兩年完成。

同時,改造現有通客車農村公路四、五類危橋,推動農村公路危橋比例逐年下降,消除安全隱患。

访谈|七招致胜,攻克湖北交通四大攻坚战“重难点”

3

新型管養

習近平總書記說,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

姜友生表示,我省將探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專業公司+農戶"等新型管養模式,實現"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

“路長制”是參照“河湖長制”設立的,目前是落實市縣鄉村行政首長負責制,地方政府發揮主觀能動性。推進縣鄉兩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率實現100%,落實機構及人員經費,有效維護農村公路路產路權。

同時,還將適時提高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省補標準。目前,我省將把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省補標準將由“7351”(即每年每公里縣道7000元、鄉道3500元、村道1000元)提高至“1525”(即每年每公里縣道10000元、鄉道5000元、村道2500元)。

幹線公路三年攻堅戰關鍵詞

访谈|七招致胜,攻克湖北交通四大攻坚战“重难点”

4

提質增效

姜友生表示,國省幹線公路的提質增效尤為重要。湖北準備著手一批高品質的國省幹線公路網,將對現有國省幹線提檔升級,對道路進行大中修。重點提升路面質量和安防水平,整治路域環境,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如停車休息區、購物、觀光點、公廁等設施。注重與沿線產業銜接,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

同時,還將選擇東西線G318、G316,南北線G107、G207等普通國道,開展以“暢、安、舒、美”為主要內容的提檔改善工程,全力打造美麗公路經濟帶。

5

建養一體化

“幹線公路三年攻堅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國省幹線建設最大的難題就是地方配套資金短缺。”姜友生介紹,面對幹線公路三年攻堅的最大難題,湖北將通過推進“建養一體化”著力解決。

我省鼓勵支持以市縣為單位,將納入部省“十三五”國省幹線公路項目庫的項目,特別是已安排項目補助資金計劃的項目,通過分區域或分類別“打捆”招標,由中標單位承擔項目設計總承包施工以及交工驗收後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養護服務工作。

“用明天的錢修今天的路,用企業的錢修湖北的路。”市縣政府依據項目建設及養護的績效評估情況,按照合同分年度支付建養費用,減輕了當下政府的資金壓力。

這種建設模式能充分發揮大型企業在融資、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建設進度。

高速公路三年攻堅戰關鍵詞

访谈|七招致胜,攻克湖北交通四大攻坚战“重难点”

6

政府督查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網絡已基本形成,其通車裡程和密度在全國位居前列。

姜友生表示,高速公路三年攻堅戰在落實各方責任方面比較明確。

省交通運輸廳負責行業統籌管理,代省政府承擔三年攻堅監督檢查、考核評比、發佈通報等日常工作,通過常態化、制度化的宏觀調度、監督檢查、督辦考核機制,促進項目按計劃推進。

市州政府是高速公路項目推進及招商引資的責任主體,按PPP、BOT等特許經營方式,引進社會資本投資建設。

省交投集團等建設主體負責資金籌措、計劃安排、施工組織、質量安全管理等具體工作。

另外,高速公路三年攻堅進展情況,已被納入省政府督查範圍。省政府將適時啟動約談問責機制,省交通運輸廳屆時將負責監督檢查、考核評比等工作。

水運三年攻堅戰關鍵詞

访谈|七招致胜,攻克湖北交通四大攻坚战“重难点”

7

以獎代補

減少船舶汙染物排放,是實現綠色航運的關鍵。姜友生介紹,自2013年以來,武漢、宜昌、荊州等地多個港口紛紛建立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設施。目前,全省已打造了第一條船舶油汙水及生活垃圾一體化轉運設備,若試用達到預期,將在全省推廣。

為做好港口、船舶的汙染防治工作,湖北安排專項資金“以獎代補”推進港口船舶防汙染。2020年全面完成各市州政府發佈的《港口和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設施建設方案》中建設任務。實施港口岸電建設工程,到2020年,武漢、宜昌、荊州、黃石港90%的港作船舶、公務船舶靠泊使用岸電,50%的集裝箱、客滾和郵輪專業化碼頭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建成武漢油品、化學品船舶洗艙站。

访谈|七招致胜,攻克湖北交通四大攻坚战“重难点”

縣縣通高速、組組通公路、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基本建成……讓我們共同期待,到2020年,這些美好的藍圖都將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