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里的他舉薦包拯迷途知返,歷史上卻僞造天書阿諛奉承!

《開封府傳奇》作為央視八套黃金檔熱播的電視劇,在今夏獲得收視和口碑雙佳的成績,一再刷新我們對老版包拯的認知,雖有違歷史,但情節大膽創新。劇中有個可憐可嘆可恨的人物王延齡,一開始大家都認為他是純臣,畢竟北宋初年的丞相在影視劇中向來是忠君愛國的,但這個王丞相隨著劇情的發展,給人亦正亦邪的感覺。縱觀北宋歷史,在宋真宗和仁宗兩朝都做過丞相的王姓大臣,只有王欽若,劇中王延齡的人設也符合此人。

《開封府》裡的他舉薦包拯迷途知返,歷史上卻偽造天書阿諛奉承!

《開封府》裡的他舉薦包拯迷途知返,歷史上卻偽造天書阿諛奉承!

《開封府傳奇》裡的王延齡,剛開始出場給人一種當世大清官的感覺,行事作風也很正派,比起桀驁不馴的張德林,宋真宗更加信任他。包拯入京後,斷的第一個案子關於真假皇子,讓王延齡看到他的才華並想將其收為自己的門生,但被包拯拒絕。儘管如此,他依然在真宗面前舉薦包拯,可見行事公允。然而好景不長,他結黨害人的事漸漸顯露出來,劉娥當政時期,他甚至和張德林分鼎而立,成為朝廷文臣勢利最盛。為了讓孫女當皇后,他將尚在稚齡的孫女送入宮,結果反而累了孫女丟了性命。此後,王延齡爭權奪利的心不再強烈,最後還權宋仁宗,告老還鄉,也算是迷途知返。

《開封府》裡的他舉薦包拯迷途知返,歷史上卻偽造天書阿諛奉承!

《開封府》裡的他舉薦包拯迷途知返,歷史上卻偽造天書阿諛奉承!

王延齡的歷史原型王欽若,在宋真宗和仁宗兩朝同樣身居高位,不過權柄從來沒有凌駕在皇權之上。王欽若,他是北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契丹與宋相爭時,他是主和派代表,政治觀念與名相寇準相對立。宋真宗是個比較迷信的皇帝,他喜歡仙道之說,王欽若為迎合皇帝所需,不惜偽造天書,深得真宗信任,在真宗年間任過樞密使、宰相。宋仁宗繼位後,王欽若改任秘書監,併兼任很多官職,最高復位丞相。王欽若此人,雖然喜歡迎合皇帝,但也不是毫無作為,由他主導編纂的《冊府元龜》很出名,可見是個有才華的人。宋仁宗天聖三年,王欽若病逝,朝廷予以追贈加諡,諡號文穆。

《開封府》裡的他舉薦包拯迷途知返,歷史上卻偽造天書阿諛奉承!

《開封府》裡的他舉薦包拯迷途知返,歷史上卻偽造天書阿諛奉承!

很多人都說王欽若偽造天書的行為有失厚道,不像是個正人君子,可縱觀歷朝歷代,如果不是當權皇帝有這樣的想法,臣子又如何敢這樣行事?而且宋真宗年間的奇恥大辱“澶淵之盟”簽訂時,王欽若都頂在前頭,完全符合“重文輕武”觀念下文臣的應有姿態。王欽若縱然對社稷沒有大功,也沒有大錯,而電視劇裡的王延齡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