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前不久舉行的市委六屆十次全會“點贊”深圳文化建設——“文化強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這是怎樣的堅實步伐?日前舉行的《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以下簡稱“2020方案”)中期評估會,亮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2020方案”配套的《重點任務分工表》列出的153項任務,所有項目均已啟動,其中已完成項目108項,佔比70%,已啟動待完成項目45項,佔比30%。

“2020方案”,放飛的是深圳在新時代的文化夢想。方案自2015年12月出臺之後,得到歷次市委全會的肯定,將其作為深圳宣傳文化工作的“總抓手”,吸引多個省市關注和借鑑。

夢想璀璨,正在成真!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表示,“2020方案”是一張展示城市文化願景的“規劃圖”“效果圖”,更是一張深圳文化如何創新發展的細緻“路線圖”“施工圖”。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致力於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謀長遠。深圳宣傳文化系統凝心聚力,“認準一個目標,實施一套方案,構建五大體系,一年幹幾件實事,堅持數年,必見成效”漸成共識,快馬加鞭,穩紮穩打,文化藍圖逐漸變成生動的文化福利,不斷滿足市民對美好文化生活的嚮往。深圳,正朝著打造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的目標自信邁進。

打基礎,“從無到有”夯實文化之基

作為“2020方案”第一個落地的項目,深圳首個英文門戶網站“EYESHENZHEN(愛深圳)”在2016年5月9日上線。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此前,一直以國際化城市作為奮鬥目標的深圳,還沒有一個專業的英文網。為深圳量身定做英文網站,是必須儘快做的“打基礎”的事。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兩年多的發展,“EYESHENZHEN(愛深圳)”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讓世界各國的人們在打開網站時感知一個充滿魅力的深圳,助推深圳在世界舞臺上的步伐邁得更大。2018年3月,該網站躍居當月“地方政府英文網站訪問量”榜單第一名。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第一個項目,取得了訪問量“第一”的成績,彰顯了“2020方案”所努力“打基礎”的各種項目對於城市文化發展的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尤其值得關注的,還有“深圳城市文化菜單”的制定和發佈,為實現“月月有主題,全年都精彩”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

去年5月,深圳首發城市文化菜單,成為國內城市裡第一份對標國際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單。這份具有“中國風格、深圳特色”又有“世界色彩、國際風範”的文化菜單為市民呈現了28個品牌文化活動。今年1月,2018年深圳城市文化菜單發佈,活動達30餘項。城市因文化而多彩,文化菜單帶來全年精彩的文化生活。其中,已舉辦兩屆的“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是一條以深圳為起點的音樂“新絲路”,更是一座聯結各國人民的“民心橋”;深圳設計周,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到全球頂尖的創意設計,環球設計大獎致力於打造設計界的“奧斯卡”。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注重基礎,工作利長遠’是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的一大特點。”市委宣傳部文改辦主任劉文斌介紹,從中期評估結果來看,該方案的實施還有其他四個特點。一是目標明確,工作有抓手。“2020方案”既有任務書又有時間表,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二是措施務實,工作有成效。“實”是“2020方案”最大的特色,方案所列各項目和舉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善於創新,工作有突破。153項任務每一項都是一個創新點、突破口。四是亮點紛呈,工作力度大。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大獲豐收等。

補短板,“由短至長”提升文化實力

8月4日晚,法超杯、豪友賽、中甲在深圳同時上演,有市民發朋友圈感慨:內馬爾、林書豪同時來深圳了,“文體之城”星光燦爛,選擇去看哪一場呢?

如此“幸福的煩惱”,源於深圳“2020方案”中“彙集超級賽事和明星隊伍群,建運動活力都市”的種種努力。

作為一線城市,深圳在體育方面卻有不少短板。可喜的是,兩年來,這塊短板在快速拉伸——重大賽事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提升,ATP、WTA深圳公開賽已成為深圳的高水平體育賽事;成功申辦2018年中國乒乓球公開賽、WTA年終總決賽,首屆世界無人機錦標賽落戶深圳;建設深圳八一女排、深圳馬可波羅籃球隊、深圳佳兆業足球隊等高水平體育競技隊伍;出臺《深圳市足球振興行動計劃(2016-2020年)》……“週週有賽事,月月有高潮,年年有突破”的賽事格局初步形成。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長期以來,缺乏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名家大師,一直是制約深圳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大瓶頸。

如何儘快拉伸學術文化“短板”?2016年12月,“深圳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名家計劃”正式啟動,以“天下英才為我所用”的氣度,通過柔性人才引進機制,吸引國內外優秀學者為深圳發展貢獻智慧。目前,深圳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名家庫首批入庫專家已達15位,張樹華、謝壽光、遲福林、巴曙松、王珺等國內知名專家加盟成為深圳發展的“智囊團”成員。

強弱項,“變弱為強”增強文化魅力

這是深圳文藝院團改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5月29日,深圳市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會成立。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出任理事會理事長,他誠懇地說,“作為企業家,我們不僅關心城市的經濟熱度,也關心公益的熱度和力度,要為深圳文化事業做出貢獻。”原華僑城集團總裁任克雷當選榮譽理事長,他表示,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城市、民族或國家文化內涵的“厚度”,常常是以交響樂團的水準來代表。深圳市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為深圳做了一件落地有聲、具有遠見的大事。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文藝事業取得引人矚目的成果。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深圳文藝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漸漸凸顯。尤其是對比國內先進城市,深圳文藝院團力量薄弱,管理體制不順,資源配置不合理,缺隊伍、缺人才、缺作品、缺影響的現象比較突出,亟待改革突破。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文藝院團,如何變弱為強?根據“2020方案”,深圳改革步履鏗鏘:成立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領導小組;出臺《深化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設立深圳交響樂發展理事會和基金會;組建深圳歌舞劇院,打造國內高水平的舞臺藝術隊伍;推動深圳粵劇團和深圳戲院融合發展,成立深圳市粵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等。事實證明,改革創新,是增強文化實力最有效的舉措。

在特區一體化進程中,如何儘快完善原特區外文化設施佈局,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讓更多市民盡享文化福利?深圳各區積極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同時強力推進“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建設,深圳書城龍崗城7月18日已開業,深圳書城灣區城已啟動設計招標,深圳書城龍華城已開工建設。不僅如此,“十分鐘文化服務圈”正逐步形成——建成街道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1個,完成86%的任務;建成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623個,完成96%的任務;建立市文化館聯盟,完善大型活動賽事及培訓交流聯動機制;區、街道、社區三級公共文化設施均實現免費開放、錯時開放,且均已達到免費開放時長標準;全市經常參與志願活動的文化志願者近2萬人……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基層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謀長遠,“行穩致遠”謀劃美好未來

7月26日,20名深圳新入戶市民來到大鵬新區,通過一天“授課+參觀”的有趣課堂,發現深圳之美。

“知道深圳今年幾歲,生日是哪一天嗎?”在“市民第一課”上,大鵬新區新市民文明素養主講講師愛琳講述了深圳改革開放歷程、創新創業精神、城市特色以及市民文明素養提升行動,引導新市民深入認識深圳這個大家園。

來了就是深圳人。如今,深圳新市民可以在全市113個派出所領到一份“深圳禮包”,包括《深圳市民生活指南》《深圳家書》等學習培訓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計向新入戶市民發放20萬份。

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深圳文明建設不止步,立足於長效機制建設,出臺《深圳市民文明素養提升行動綱要(2017-2020年)》致力於提升市民六大素養,推廣《深圳市文明過節工作暫行辦法》《深圳市大型活動文明提升工作指引》,提升文明管理精細化水平。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不謀長遠者,不足於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於謀一域。在文化創新發展中,深圳著眼長遠、著眼全局,多領域推進文化建設——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傳播能力。深圳國有文化集團改革穩步推進,報業集團“一主報融媒體多平臺”的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廣電集團形成“雙核心矩陣式多元化”發展模式;媒體融合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讀特、讀創、深圳ZAKER、壹深圳、掌上書城、全民閱讀等APP影響力不斷提升,數字書城與智慧書城建設穩步推進;形成“多媒一體化”政務傳播格局,近80家成員單位實現重點民生領域全覆蓋。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國際影響力。深圳組派深圳藝術團、深圳交響樂團等11支“歡樂春節”文化團組,分別在美國、西班牙、法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演出展覽和交流活動,多層次向世界展示了多彩的中華文化和深圳“時尚之都、創意之城”的文化魅力。打造“深圳設計”品牌,“設計之都”創意設計城市特質不斷凸顯。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文化產業。深圳積極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質量型內涵式發展;做強做大文化領軍企業,騰訊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華僑城集團和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文博會辦會辦展機制不斷創新,大力提升組展質量和專業化服務水平,盡展“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風采。最近,深圳首家“文化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文化創意特色銀行”啟動,為文化企業開通專屬綠色金融通道,做到“5個工作日放款,配備50人專業化團隊,給予500億元專屬額度”,為文創企業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文化設施。深圳結合城市未來發展需要,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品質配套、高效率運營,正加快推動規劃建設“新十大文化設施”、提升改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區”、規劃建設一批市級和區級文體設施項目,努力形成佈局合理、配套齊全、運營持續的高水平文體設施體系,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地標,更好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要,進一步提升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影響力。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亮出中期“成績單”!

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面向國際建設廣州、深圳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這是省委賦予深圳文化發展的新定位、新目標。

深圳,正在“2020方案”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行動方案》,打造“2020方案”升級版,展示深圳文化創新發展的新追求和新擔當。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深圳的文化創新發展,持續進行中,更美好的未來,就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