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是什麼反應?

微百科noland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消息傳來,各國元首反應不同:

蔣介石喜上眉梢,羅斯福總統臉上也露出不易覺察的微笑,斯大林是笑逐顏開,東條英機心花怒放,丘吉爾喜極而泣,戴高樂將軍鎮定地說,“應做好解放法國的準備”……

但在歷史舞臺上和日本沆瀣一氣、同演納粹壞蛋的德國和意大利,卻表現得異常狂躁憤怒:

希特勒暴跳如雷,立即找來日本駐德國大使,質問日本在行動之前為什麼不通知德國。

墨索里尼則掀翻了沙發,在發給前線的文書中罵日本這“無腦的蠢貨”。

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了四年,其中一個小小事件為何讓當時各國的頭號人物有如此反響?尤其是希、墨二位的反應為何又是如此激烈和反常?

我們說,戰爭戰的是形勢,爭的是利益,“珍珠港事件”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改變了整個戰爭的形勢,使德、意兩國的利益大大受損。

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聽有書君為您慢慢道來。

先看1941年6月21日前後戰爭形勢的變化:

在歐洲的戰場,德、意軸心幾乎佔領中歐和西歐大部,只剩英國在苦苦支撐。希特勒原計劃先轉戰蘇聯,迅速滅蘇,然後反過頭來再對付英國。這個計劃的前提是不讓美國介入。

實際情況是,德、意兩國派出的550萬軍隊在在莫斯科受阻。希特勒多希望日本出兵西伯利亞,趁蘇軍也消耗巨大時對其形成東西夾擊之勢,一舉擊潰之。

然而日本偷襲珍珠港,恰恰解除了蘇聯東部受敵之憂,又引來美國參戰,斯大林就可以全心全意對抗德國,希特勒怎會不為此憤怒有加呢?

在意大利的北非戰場,英、意展開拉鋸戰,多虧德國派來了“沙漠之狐”隆梅爾將軍扭轉了局面。

然而到了1941年11月意、德聯軍重現敗局,正是墨索里尼尋求新增援的時候,日本在珍珠港的轟炸開始了,墨索里尼在清晨被這個消息驚醒,惶恐地對他的女婿說:

“這下子可完蛋了。”

再看利益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是結成了軸心和同盟兩大戰略集團,但國與國之間卻是各懷心事,各打各的小算盤。

美國什麼時候都忘不了做生意賺錢,所以他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忙於出售武器,大發戰爭財,根本無意參予進去。

這對德國和意大利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而日本對和蘇聯作戰不趕興趣,一是他打不過蘇聯紅軍,二是即便勝利了他也不願意去偏僻寒冷的西伯利亞分享果實。

對美日兩國來說,戰爭不可避免:之前日本在東南亞的戰爭觸動了美國的利益,美國對日本實行了禁運措施,所以發動太平洋戰爭是日本的唯一選擇。

眼見生米煮成熟飯,德、意兩國在暴怒之後不得不冷靜下來面對事實。

希特勒想:珍珠港事件對德國並非全是壞事,就在德、蘇對峙到僵持不下將兩敗俱傷時,日本的勝利及時鼓舞了德軍的士氣。

希特勒權衡再三,不想失去日本牽制亞洲的優勢,也就順水推舟,宣佈對美開戰。

揭開戰爭的某些真相,我們會發現戰爭實際上並無贏家。

戰後的德國認識得很清楚,反思得也就徹底。

而日本呢,仍執迷不悟,一步步想踏入戰爭的泥潭。


有書共讀


有人說希特勒很生氣,認為日本人把美國拖入了戰爭,狠狠的坑了德國一把。事實上,希特勒氣的,並不是日本引爆太平洋戰爭,而是這場戰爭太突然了。日本採取了“偷襲”的方式,而不是名正言順的宣戰,這一方面讓德國很難堪,德國沒想到日本會如此的出其不意,太不把大哥放在眼裡了;另一方面,德國的確沒有做好和美國的戰爭準備,雖然希特勒本人很清楚,美德兩國必有一戰,但他最希望的,是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的遠東地區,在拿下蘇聯後,再一起去對付美國。


日本人打破了德國的戰略,在某種程度上令德國進退失據,一下子引來了兩個強大的敵人。從這個角度看,日本人的確坑了德國,坑了希特勒。但是,德國很快也對美國宣戰,其實根據“軸心國”的規矩,日本主動挑起了戰爭,德國沒必要跟著一起摻和,只有當美國主動進攻日本的時候,德國才有援助日本的義務。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日本偷襲美國後,德國也對美國宣戰了呢?

因為美德兩國,在“二戰”開始後矛盾重重,已經走到了“必有一戰”的地步。美國人心裡很明白,德國人的侵略野心很大,不僅要吞併歐洲大陸,還要入侵英國本土,直到吞掉整個大英帝國。這就讓美國失去了“大西洋屏障”,德國早晚會入侵美洲,而美國卻因為失去了前進基地,只能被迫防守,這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安全。美國在“二戰”初期,名義上“中立”,實際上卻在背地裡支持英國人,而且也和蘇聯人眉來眼去,美國也期望英國人和蘇聯人擋住納粹,將其困在歐洲大陸,以確保美國的利益。德國人焉能不知美國的如意算盤?既然美德兩國已經矛盾不可調和了,那就沒必要再裝了,不如直接撕破臉皮,硬碰硬的打一場。

德國人也在心底裡看不起美國,認為美國始終躲在後面數錢,不敢在陣前拼命。1917年,美國遠征軍大舉殺入歐洲之時,已經到了戰爭末期了,頗有趁火打劫的意味。因此,不僅是德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將美國人視為膽小鬼,彷彿除了撈錢,什麼也不會。1941年,日本和德國相繼對美國宣戰,德國人心想,日本不進攻蘇聯的遠東地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德國在東線戰場連連告捷,他們很自信的認為,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打垮蘇聯。德國人轉而支持日本,希望日本在太平洋困住美國人,為德國打敗蘇聯和英國爭取時間。

只不過,後來的歷史,令德國非常的打臉。日本偷襲美國,並不是為了充當德國的馬前卒,恰恰是為了維護其既有的利益,美日戰爭也早已經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這是德國人所忽略的,他們嚴重低估了日本開戰的決心,更低估了美國要消滅日本的決心。最終,太平洋戰爭越打越大,日本非但沒有幫上什麼忙,反而復活了美國的軍工體系,使其開掛似的生產,美軍的實力大大增強。德國人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在蘇聯,他們遇上了可怕的冬天,以至於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慘敗,也沒有攻下莫斯科,最終德國被迫轉攻為守。此時的德國,才開始抱怨日本人,為何不打蘇聯?但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

最嚴重的,是德國人也低估了美國的實力,美國不僅要暴打日本,還要出兵歐洲,進行“兩洋作戰”,這樣才符合美國的國際地位,否則顯得太過於小氣。原本德國人以為美國將和日本死耗到底,可沒想到美國拋出了“先歐後亞”的戰略,將重點放在歐洲。在此時,德國人如夢初醒,才將美國徹底看透。美國參與“二戰”,原本就是要搶奪世界霸權,此時大英帝國已經私下裡把自己的霸權位子給賣了,而美國正是接盤者。美國出兵歐洲,正是要拿走這個霸權,不可能坐視其落入德國人手中。1944年6月,美軍登陸“諾曼底”,再次殺入歐洲,從此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第三帝國的喪鐘被敲響了。

有人說日本人坑了墨索里尼,這又是怎麼一種情況呢?

意大利領袖墨索里尼,是希特勒的小弟,自然緊跟著德國的步伐,對美國宣戰。事實上,意大利經常坑隊友,然而這次也要被隊友坑。因為美國要殺入歐洲,必然要尋求前線基地,否則根本無法登陸。最佳戰略,當然是在法國登陸,因為只有在這裡,盟軍才能迅速站穩陣腳。但問題在於,德國人並不是傻子,他們怎會不知美國的想法?因此,德國人必然會在西線佈防,盟軍只有在時機成熟之時,才敢和德國硬碰硬。既然硬的的拿不下,那就拿軟的吧,意大利是出了名“豬隊友”和“戰五渣”,自然就成了最佳下手目標。

意大利恰恰又在給德國人看門,守護著地中海,德國在南線也吃了大虧,隆美爾都無力迴天,意大利也就成了美國人的盤中餐。1943年7月,英美盟軍發起“西西里登陸戰役”,僅用了1個月,就佔領了西西里全島,並準備以此為跳板,進攻意大利本土。果不其然,西西里被佔領後,意大利人聞風喪膽,墨索里尼也被迫下臺。1943年9月,意大利宣佈無條件投降,轉瞬間就把德國給賣了,加入了“同盟國”。


圖維坦


網上說,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暴跳如雷,大罵日本。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真實的歷史是—— 第一,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確實沒有告知德意這兩個軸心國盟友準確消息,但秘密地給予了極清晰的提示。 第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都大喜過望,很快對美宣戰。

希特勒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所處的局面和想法。

1,到1941年底,半年間,希特勒迅速戰勝蘇聯的計劃遭受了重大挫折。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統計,他的兵員損失達到了100萬人,這還只是德軍的損失數字,不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意大利部隊的重大損失。

2,為此,希特勒指示他的外長裡賓特洛普迅速與日本商談,意欲催促日本從東面立即發動對蘇全面進攻。

3,希特勒此時,確實不想過早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

3.1,德軍參謀總部的男爵馮.福肯施坦少校的絕密備忘錄裡,記載了1940年夏末時希特勒的計劃——“元首現在正在忙於考慮佔領大西洋諸島的問題,其目的在於日後對美國進行戰爭。此間也已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希特勒不是不想對美國進行戰爭,只是選定什麼時候發動戰爭,這要安排在擊垮蘇聯之後。

3.2,因此,在1941年6月22日進攻蘇聯之前,希特勒專門對哈爾德著重談了“避免與美國發生任何事件”。後來,希特勒又對德國海軍多次擊沉美國艦隻大發雷霆。

此時的日本另有打算。

1,希特勒給日本派定的任務,包括打擊英國在亞洲、澳洲的勢力,同時將美國的注意力轉移到亞洲去。所以,他支持日本拿下新加坡和整個東南亞地區。

2,希特勒沒想到的是,日本從一開始就有自己的打算——在沒有摧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之前,日本不敢在東南亞對英國和荷蘭佔領地大舉進攻,更不用說對蘇聯開戰。

3,所以,日本野村吉三郎海軍上將於1941年2月任駐美國大使後,一方面做出和美國積極和解談判的姿態,一方面國內積極籌劃準備對美髮動戰爭。對於日本和美國私下的“眉來眼去”,希特勒異常反感,並指示裡賓特洛普儘可能的擾亂之。

偷襲珍珠港之前軸心國之間的“勾兌”。

1,1941年11月8日,裡賓特洛普突然接到東京的一項請求——希望德日簽訂一項規定兩國不與共同敵人單獨媾和的合約。日本沒有說明“共同敵人”是誰,納粹外長希望是蘇聯,於是他“原則”上同意了此請求。

2,11月23日,德國駐日本大使奧特給裡賓特洛普發來電報,報告說,種種跡象表明,日本將很快南進,目的在於佔領泰國和荷屬婆羅洲的油田,並說日本政府希望知道,一旦戰爭打響,德國是否將於日本患難與共。儘管納粹外長對日本不是馬上進攻蘇聯很是失望,但仍然相信日本是進攻英國和荷蘭佔領地而不是偷襲美國。

3,1941年11月25日是個關係重大的日子。

3.1,這一天,在柏林舉行了一個非常盛大而鋪張的簽字典禮——德、意、日三個軸心國家簽訂了一個條約,這個條約可以說是1936年三國簽訂的反共公約的延長版。但是,對於要求日本對蘇聯開戰,沒有任何約束力。

3.2,也在這一天,日本航空母艦特遣艦隊駛向珍珠港。

日本在偷襲珍珠港前夜拉德意下水。

1,此時,日本駐德大使已換為大島浩。12月1日,他接到東京命令,迅速請求希特勒在德國將與日本一起對美作戰的條約上簽字。

2,12月3日,日本駐意大使拜訪墨索里尼,正式要求意大利根據三國條約,在日本與美國衝突開始時,立即對美宣戰。同時,希望與意大利簽訂一個不單獨媾和的條約。墨索里尼聲稱,他“樂於”簽約,不過要在與柏林溝通之後。

3,12月4日夜間,這個條約得到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批准。

4,其實在11月30日,大島浩接到命令,讓他立即通知希特勒和裡賓特洛普,說英美兩國正計劃向遠東運送部隊,對此,必須採取反措施:“……秘密地告訴他們,日本與盎格魯一撒克遜國家間極有可能通過 某種武裝衝突,突然爆發戰爭。還要告訴他們,戰爭爆發的時間可能比任何人料想的來得更早”。這可能算是日本方面的一種心理自慰——莫怪我言之不預;同時也是謀求籤訂前述條約的鋪墊和誘餌。但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沒能揣摩透這個諱莫如深的伎倆。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德國發生了什麼。

1,12月7日黃昏,在“狼穴”,最早看到日本偷襲珍珠港電文的,是納粹黨新聞發言人奧托.迪特里希。他立即報告了希特勒。

2,希特勒聽到這個消息,“臉上現出了驚奇的神色。他精神振奮,非常激動地問:‘消息確鑿嗎?’希特勒一把抓起電文,不穿大衣也不戴帽子,大步朝軍方暗堡走去。看見他手裡拿著一 封電報,臉上帶著‘驚異’的表情,凱特爾和約德爾不禁目瞪口呆。凱特爾覺得,日美之間的戰爭頓時解下了希特勒心頭‘夢魘般的重負’。與赫維爾一起時,元首幾乎無法掩飾他的喜悅。‘我們不會輸掉戰爭了!’他喊道,‘現在,我們有一個3000年來沒被打敗過的夥伴!’”

以上,摘自約翰.託蘭《希特勒傳》的原話。 託蘭繼續寫道:在珍珠港事件當天,絕望的報告源源不斷地從俄國戰場發來,迫使希特勒草擬了一項新的指示,這個指示於24小時後發出。接著,他便前往柏林,以親自處理珍珠港事件引起的後續問題。

3,珍珠港事件後,大島浩反覆找裡賓特洛普,請求德國向美國宣戰。12月9日,裡賓特洛普向希特勒報告,並表示不理睬日本的請求為好。希特勒則不這樣想,他說:“假若我們不站在日本一邊,那那麼,這個條約在政治上便已死亡,”他說,“但主要理由還不在於此。主要理由是,美國正在向我們的船隻射擊。在這場戰爭中,他們是個強有力的因素。通過行動,他們實際上已製造了一種戰爭狀態。”

4,希特勒向美國宣戰的決定並不是隨意做出的,也不是出於單純的動機。除了維護軸心國三國條約之外,還有分量重得多的理由:從日本得到的援助將大大抵消由美國參戰所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從宣傳角度看,得到一個強大的新盟友,將大大鼓舞人心,尤其是新近在俄國遭受挫折後。再者,立刻對美宣戰也是符合他的世界觀的。為何不在1941年便向人類生存的兩個主要敵人——國際馬克思主義(俄國)和國際金融資本主義(美國)這兩個世界猶太人滋生的怪物宣佈全面戰爭呢?

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在國會宣佈對美國開戰。 接著,意大利也對美國宣戰。

在整個過程中,墨索里尼的確是個“打醬油”的“混混”角色,不再詳述。

參考資料:約翰.託蘭《希特勒傳》;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理查德.博斯沃思《墨索里尼》。


一老沈一


日本偷襲珍珠港,沒有通知自己的兩個盟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應該是日本怕洩密,所以連自己的盟友都不通知了,那麼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知道這件事是什麼反應呢?

墨索里尼反應不知道,好像沒有這方面的資料,說實話意大利在二戰中確實有些打醬油了。最先北非戰場希特勒想參戰的時候,當時英國在北非才10萬軍隊,墨索里尼認為自己應該獨吞非洲戰場的成果,不讓德國參加。後來節節敗退,形式不容樂觀,於是向德國求援,隆美爾緊急坐飛機去北非,當時形勢非常危險,而德國裝甲師還沒有過去,於是隆美爾組織意大利軍隊在沙漠中建立防線,然後就看到意大利混亂的組織,給隆美爾的印象實在不太好,整個二戰隆美爾都非常看不起意大利軍隊,多次警告意大利軍隊不要逃跑。

那麼德國元首希特勒呢?這個網上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希特勒大罵“日本豬隊友”,感覺更像是狗血劇情

比較離譜,說的是希特勒勃然大怒,直接開罵“日本這個豬隊友”,還有希特勒知道美國戰爭潛力有多大,一直警告海軍避免與美國海軍發生衝突,不讓美國找到開戰的藉口,還有二戰就是為了統一歐洲,能夠和美國抗衡等等!這些消息是哪裡來的,我沒有找到根據,感覺也不大可能,當時美國確實已經崛起了,但是也就和英國、法國平起平坐的地位,這個感覺就有點像馬後炮編出來的。

第二種說法是“希特勒檔案”裡的,我複製了一段:

第二種說法我覺得比較靠譜,第一種說法中有一點是可以參考的,那就是希特勒儘量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不給美國參戰的藉口。但是要說當時的歐洲德國有多怕美國真的不至於,這個時期整個西歐已經在德國的掌控之下,當然蘇聯戰場打了敗仗,但是整個德國統帥部還是比較自信的,而且美國海軍必然會被日本牽制在太平洋,是無暇顧及大西洋的。而德國的海軍在41年正式最膨脹的時候,也是潛艇狼群戰術最囂張的時候,這時候的英國正為如何對付狼群絞盡腦汁,而德國人則認為他們的狼群現在可以給英國提援助的船隻致命一擊了,不用在束手束腳了,所以希特勒甚至認為和美國宣戰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讓德國沒有想到的是,就在1942年英國就找出了對付狼群的方法,而德國海軍“狼頭”鄧尼茨還醉心於自己狼群戰術死不悔改,德國的潛艇遭到空前的損失,從此大西洋德國海軍唯一的依靠喪失,丟失了海洋的德國註定將面臨雙面夾擊,走下個了末路。

對於這兩種看法,你們認為哪種更可信呢?


狗刨電競


41年,囂張的山本五十六力排眾議,率領日本空軍像頭野山豬一樣橫衝直撞襲擊美國珍珠港。



美國除了兩架航空母艦事先撤走外,全被山本帶的野山豬大隊給拱了。


消息一經傳出,希特勒先發怒,然後暗自爽了一把, 墨索里尼無感,已經習慣了打打醬油,雲淡風輕,準備先看看風找時機想著如何體面地投降。

日本歡呼。全國上下為勝利大喜過望。美國震怒。羅斯福緊鑼密鼓宣戰。蘇聯、英國、中國大喜過望,比日本還高興。尤其英國丘吉爾。

個人覺得日本也並非無腦,是分析過德國與日本戰爭形勢進攻的珍珠港。

所有的資料都說希特勒狂罵日本是“豬”,讓原本就已經進攻受挫的德國三面樹敵。


納粹那時北上斯大林格勒戰役受挫,希特勒因為一戰見識過美國的厲害,一直對美國是能忍則忍,不好招惹,命令德國所有軍隊看到美國無論如何挑釁不可與之交戰,怕的就是德軍在與蘇聯敵我均衡膠著的情況下又與美國結下樑子,增加一個大塊頭對手。但是希特勒冷靜下來馬上覺得日本有意幫他忙,感到慶幸。
因為希特勒知道美國早已躍躍欲試二戰,羅斯福已屢屢向美國國會請戰而不得,暗中給中英輸送大量軍備與物資,遲早經不住英國、中國的軟磨硬泡,進入戰場只是很短的時間問題,十分被動。


與其被動在與蘇聯膠著交戰,不知何時、何處被其突如其來咬上致命一口,不如現在日本主動攻擊美國,拉他進來,這樣日本就可以先暫時牽制美國讓德軍沒有擔驚受怕的後顧之憂,一心歐洲戰場。

希特勒馬上明白過來,其要做的就是以最快速度拿下斯大林格勒後攻佔莫斯科。


不過其萬萬想不到同盟軍來的如此之快,艾森豪威爾出其不意率領同盟軍諾曼底登陸,讓德軍三面受敵,全面潰敗而墨索里尼在二戰全程就是打醬油的,將慫慫一窩。他在攻打非洲時,德軍有意速戰速決幫他又怕希特勒搶他資源讓德軍走開,自己去又被英國揍得屁滾尿流,無奈又厚著臉皮求助希特勒,希特勒派陸軍元帥沙漠之狐隆美爾前去助陣。


隆美爾總算是見識過了意大利大頭兵的厲害:簡直一群烏合之眾。每個大兵把吃飽飯看得比戰爭勝利都重要,有的軍隊擁有絕對優勢情況下被英軍小股部隊一包抄,二話不說,舉手投降,扔槍扔得乾脆利落,條件是要英軍給他們提供意粉吃。



隆美爾只能每次開戰時站在最前面登高大呼,“等打敗了英軍,意粉會有的,不許投降!!!”我們翻閱隆美爾回憶錄就知道,其全程極其看不起意大利甚至墨索里尼,一直把他們當笑話看。
果然

珍珠港戰役剛打響,墨索里尼在準備了很久後,看到美國確實參戰直接宣佈無條件投降!投降!!!

剩下的就是德國與日本面對來自蘇聯、美國、中國、英國還有法國的聯合國軍隊的進攻了。

珍珠港打響,此時最高興的是英國的丘吉爾。

因為之前英國幾乎全線潰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面臨亡國危機,丘吉爾一邊演講鼓勵軍隊、國民頑強應戰,一面思前想後把要美國拖進來緩解戰爭壓力而不得,得知消息後大喜過望說“我們贏了!”,馬上遠飛美國與羅斯福、斯大林商議其構思了很久的聯合作戰戰略。


三巨頭馬上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並組建由各國調派軍隊以艾森豪威爾為統帥的反法西斯同盟軍。

本打算先從美國國內輸送大量物資、軍備與空軍支援中國戰場、英國戰場,勝利後與中國北上聯合蘇聯與另一路繞過大西洋與英軍匯合的同盟軍一起夾擊納粹。可惜的是這一偉大構想還沒來得及實現,艾森豪威爾兵貴神速諾曼底登錄,德國抵擋不住來自大西洋岸邊諾曼底聯合國軍與蘇聯夾擊,全線潰敗,率先比日本投降。

此時緩過神來的蘇聯“北極熊”馬上騰出手來,派軍隊南下中國東北進攻並大敗日本關東軍。而此時美軍大兵在歐洲戰場鞭長莫及,命令空軍派出轟炸機在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以威懾日本,原子彈爆炸兩個城市瞬間隕滅。



日本天皇裕仁迫於國際戰場孤立無援的形勢與美國原子彈威力於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二戰最終以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勝利宣告結束!


不書公子


希特勒當時大罵日本愚蠢,因為他是不願得罪美國的,而且他曾再三要求日本不要開罪美國,道理不用講。但是既然日本已經幹了,後悔也來不及了,希特勒還是在公開的演講中違背己願,稱讚日本做的好,他說對付美國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宣戰是最正確的方式,是盟國一次偉大的勝利。對於希特勒的稱讚,日本國內樂開了花,除了山本五十六憂心忡忡之外,其他人都歡呼雀躍。隨後日軍大舉南下,在菲律賓打得美國抱頭鼠竄。戈林走進希特勒辦公室,把日軍戰報通報了元首並問是不是我們要發起一場大規模宣傳戰來為日本助興並鼓勵一下德國的士氣?希特勒回答道:沒必要,首先如果日本取得了最後對美國的勝利,德國遲早會和這些羅圈腿眯眯眼的日本人發生衝突,其次,日本雖然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海軍但美國的國力太強,贏面較小。有人說德國被動對美宣戰是希特勒糊塗了,其實他一點也不糊塗,希特勒當時認為,美國的戰略重心不會是亞洲而是歐洲,日本的冒失行為等於讓德國買單,德國如果以為可以避免同美國發生戰爭才是愚蠢的。因此他立刻下令德國三軍尤其是海軍不惜一切代價摧毀美國的運輸船和一切美國目標。希特勒說,如果不能在同美國的戰爭初期就發起雷霆閃電,那麼就再也沒有任何機會可以擊敗美國,日本的海軍畢竟比德國規模大,希特勒有時也會寄望於日本能拖住美軍甚至擊敗敵人。儘管如此,相對弱小的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戰績超過了只會吹牛的日本海軍。鄧尼茨的群狼戰術幾乎把美國通往歐洲的海路掐斷,讓盟國遭受巨大損失。但日本除了佔領幾個小島之外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急於求成的日軍拼命尋找與美國海軍決戰的機會。隨後日本終於如願以償,他們派出了四隻航母艦隊,一千餘架戰機與美軍決戰中途島。這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此戰之後希特勒又一次憤怒大罵日本,他認為他早就知道日本不行,他說豬的智商都要比日本人高。眾人散去後,希特勒呆坐在沙發上,他已經意識到戰爭可能將會徹底失敗。果然,美國並沒有急於攻擊日本,而是把重兵屯於英國,諾曼底登陸後,強大的德軍依然打贏過無數次英勇漂亮的戰爭,但是面對雙線作戰大勢已去。德國投降的消息並沒有讓日本醒悟,由此可見日本當時多麼愚蠢,日本民眾的瘋狂讓戰爭一直持續到連吃兩顆原子彈,蘇聯摧枯拉朽的進攻後,天皇宣佈投降。題外話說一下,在一部日本動畫片裡,一名小姑娘在戰爭期間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全力支撐著家庭,甚至在轟炸中失去左臂,儘管如此,她依然是以驚人的樂觀和毅力照顧著家人,直到有一天,她在地上撿到當時的報紙才知道日本戰敗的消息,仰望星空,她淚如雨下,她憤怒的高喊,為什麼會戰敗?日本怎麼可能會被打敗?不可能啊!從這部電影情節我們必須清楚,大部分日本人是不服的,直到今天他們仍然死不悔改。其實,暫且拋開恩怨情仇不提,日本再也沒有任何機會打贏任何戰爭,但是如果他們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就永遠不會真正的對戰爭反省,也就永遠會幻想著發起第二次珍珠港式的偷襲。只有愚蠢的國家才會支持日本,也只有愚蠢的盟友才會被日本坑,希特勒就是一個祭品,他被日本斷送而不是蘇聯。


飛翼點通


軸心國協議涉及德國、意大利、日本三國,但意大利基本是從屬德國的。所以本文重點討論德國的反應。

1、 首先,根據戰後對納粹高層審判掌握的信息,希特勒和德國納粹高層在事前並不知道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是在事後才被告知.

2、 其次,在日本襲擊珍珠港時,軸心國協議倒沒有強迫德國和意大利立即對美國宣戰,但如果美國對日本發動反擊,則德國和意大利出於防禦需要對美國宣戰

3、 當時德國面臨的外交環境如下:

1) 美國:二戰以來德國和美國的關係不斷惡化,儘管美國表面上維持中立國的地位,但實際上通過各種變通手段(包括租借法案、基地驅逐艦協定、大西洋憲章、美國從英國手中接管對冰島的軍事控制等)支持英國對抗德國。美國護送開往英國貨船的驅逐艦實際上已經和德國潛艇交火。羅斯福只是礙於國內各種反對力量,沒有辦法說服國會同意與德國走到宣戰的一步。但英美特殊的關係已經使得美德關係極為惡化。希特勒認為,與美國的交戰純粹只是時間問題,勢必要發生。不過,德國並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對美國開戰。另外,德國也樂於見到美國腹背受敵

2) 蘇聯:德國在1941年6月對蘇聯發動侵略,即巴巴羅莎行動。在1941年12月初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幾天,德軍已經在莫斯科城下折戟,遭遇了首次失敗。閃電戰已經失敗。蘇德戰爭進入持久戰。德國樂於見到日本在東邊對蘇聯發動進攻,使得蘇聯腹背受敵,減輕德國的壓力

3) 英國:德國在更早之前對英國發動的不列顛之戰已經宣告失敗,暫時放棄了對英國本土的進攻。但英國是制約德國的極重要的軍事力量。德國非常希望看到日本進攻英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主要是新加坡——藉此轉移英國在歐洲戰場的注意力和資源傾斜

4、 希特勒對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是感到欣慰的,他認為日美必有一戰,日本要獲得勝利,就應當採取這樣的偷襲和宣戰手段。這個方法是高明的。希特勒自更早之前對日本是輕視的,認為日本的科技和軍事進步都有賴於雅利安文化的發展,但伴隨戰爭發展,越來越認可日本。在知曉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他表示,“這個國家在過去三千年都未被佔領過……有這樣的盟友我們不可能輸掉這場戰爭。”(摘自英國二戰史學家Ian Kershaw的著作)

5、 有說希特勒對日本未通知德國就進攻美國很生氣,這個說法不對。確切的說,德國確實沒有做好準備馬上跟美國開戰,而且希望美國能夠中立,不要參戰。但在短暫的分析後,希特勒馬上決心支持日本。理由如下:

1) 希特勒非常憎惡美國對英國的援助。認為德美戰爭不可避免。另外他知道日美戰爭也不可避免。根據軸心國協議,如果日美開戰,則德國和美國也要隨之開戰,所以,是不是對美國宣戰只是時間問題。這樣,反正都要開戰,還不如就順勢採取主動,直接對美宣戰,這樣能夠拉近和日本的關係

2) 看到日本成功珍珠港後,希特勒對日本的軍事能力感到滿意;他也因此進一步高估了日本的軍事實力的。另外,希特勒一直都低估了美國的經濟能力及軍事生產能力。日本的加入使得希特勒認為美國是可以打敗的

3) 希特勒希望通過對美國宣戰,拉近與日本的盟友關係,最終說服日本從東邊進攻蘇聯。這一點到最後也沒有落實。日本的策略是南下,不是北上。日本還在努力維護與蘇聯的關係。在這個問題上,希特勒最終沒有辦法影響到日本

4) 希特勒樂於看到日本對英國等同盟國國家在亞洲的領地發動軍事打擊,將這些國家愛的資源傾斜轉到亞洲。這一點從結果來看是達成了的。在後來幾個月內,日本給英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予以沉重打擊

6、 基於以上理由,德國在1941年12月11日即偷襲珍珠港後四天正式對美國宣戰。希特勒在德國議會發表了激烈的講話抨擊美國

7、 戰爭是遲早不可避免的。對於羅斯福而言,德國宣戰讓他卸掉一塊大石:不用再去遊說美國國會同意和德國開戰了。不用再遮遮掩掩打扮成中立國的樣子,可以放手對抗納粹了

8、 意大利在過程中就是個小跟班。但之前,日本一直希望進一步加強軸心國協議的內容和內涵,曾經也找過意大利做德國工作。


兔主席


但是我對此非常懷疑,事實上希特勒結合一戰的歷史和經驗,應該知道美國不可能完全中立和置身事外。而實際上,當時的美國已經是準參戰國,1941年3月11日,羅斯福簽署《租借法案》,美國成為了“民主國家的大兵工廠”。而且美國的志願者們在政府的暗中支持下,成立了諸如“飛虎隊”這樣的部隊直接參戰。雖然,偷襲珍珠港的具體方案和準確時間,德國人未必知道,但是美日開戰希特勒一定知道,而且會支持,因為到1941年,美英已經開始調停中日戰爭,並威脅日本將對其進行禁運,日美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日本無論是採取北進戰略對蘇宣戰還是南下攻打英美殖民地,對德國而言都可以起到戰略支援的作用。同時,希特勒從骨子裡是蔑視美國的。

有關的希特勒檔案說,當日本人1941年12月在珍珠港偷襲美國海軍後,希特勒的大本營裡又重新鼓起了勇氣。大家忘記了德軍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敗北。德國向美利堅合眾國宣戰。在一次午餐時,大家的交談內容就圍繞著美國人戰鬥力進行。哈爾德根據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驗開玩笑地推論,美國軍隊無法同普魯士軍官抗衡。他說美國軍官是穿軍服的商人,只知道逃命。他們的戰術不值一提。 幾天後施蒙特來到林格的房間裡,像平時一樣找他喝上一小杯燒酒。不一會兒希特勒也來了,他有時來林格這裡用他的收音機收聽輕音樂。希特勒聽林格彙報前線的最新消息,坐在寫字檯旁,要他的眼鏡。報告裡講德國潛艇擊沉了美國的船隻。“您來讀,施蒙特”,希特勒對他的軍事侍從副官說道“您看,對美國公開宣戰對我們多麼有利。這下我們可以放開手腳打了。” 希特勒強調,這下美國人就被牽制在了太平洋戰場上,德國潛艇就有希望更有效地破壞美國對英國的供應。 希特勒身體靠後,講了些十分看不起美國人的話。他指出,美國的汽車在國際比賽中從未贏過。美國的飛機雖然樣子好看,但它們的發動機毫無價值。他認為這就證明了,備受稱讚的美國工業是被過分高估了。它沒有別的本事,只是被過分的高估了。


公開出版的二戰意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日記中記錄了珍珠港事件之前的1941年12月3日,日本駐意大利大使要求墨索里尼接見了他。日本駐意大利大使求見墨索里尼的最終目的,是日本與美國一交戰,要求墨索里尼根據軸心國條約,立即向美國宣戰,並事後不能與美國單獨媾和。由於德意日三國同盟,而且外交上意大利一直追隨德國,齊亞諾沒有馬上答覆,而是等到12月5日,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派人給齊亞諾送來了日本參戰和保證不單獨媾和的三國條約的計劃才同樣回覆了日本大使。這說明,希特勒批准了該計劃,並且也保證了日本與美國交戰之後,德國不會與美國單獨媾和,換句話說日本進攻美國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與慫恿。齊亞諾12月8日的日記顯示:此時珍珠港事件已經爆發。對於日本進攻美國,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非常高興。這說明希特勒一定對此也非常滿意。墨索里尼同樣高興,他一直堅持劃清美國與軸心國的立場,甚至當時的意大利國王都非常高興。12月11日,德國與意大利主動向美國宣戰。並於同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正式簽署了針對美英兩國的聯合行動協議。協議表示,德意日三國對美英兩國聯合作戰,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古風93814281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都暗暗叫苦,心想這回日本算捅馬蜂窩了,美國這麼大的塊頭也敢惹,日本人真的清酒喝多了,太歲頭上也要動土。按理說:美國自稱民主國家的兵工廠,明目張膽地支持英國和蘇聯,明顯地和軸心國過不去,日本教訓了美國,德國和意大利應該高興才對,但他們知道美國的實力,美國的工業產值在1900年就超過了英國,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老大,因為國內有孤立主義的思潮,所以對國際商務不是很上心,自顧自地蒙聲發大財,

現在歐洲、亞洲已經打得不可開交,美國仍舊作壁上觀,雖然暗中幫助英國和蘇聯,但也沒有和軸心國撕破臉。

這次日本對美國不宣而戰,就直接把美國推向了軸心國的對立面,又多了一個對手,還是體量超大規模級的,能不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心裡窩火,據史料記載;當天希特勒聽到這個消息後,希特勒暴跳如雷,連茶杯都摔掉了,大罵日本人蠢笨如豬,直接就問候天皇裕仁的母親了。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還沒有起床,當他聽到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以後,他對報告他消息的女婿齊亞諾外相惶恐的說,這下子可完蛋了!

蔣介石在12月8日凌晨4時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後,當天上午就召開了緊急的國民黨中央常委特別會議。興奮異常的蔣介石講道:我國對日宣戰,已無問題。會議決定向美國建議,成立中美英等國軍事同盟,並由美國領導。中華民國第二天正式對日宣戰。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中國已經獨立抗擊日本侵略者達10年之久。現在終於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浩蕩揚子江


1941年的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對美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進行了大規模的投彈轟炸,造成美國4千多人員傷亡,8艘戰列艦有4艘被擊沉,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傷。這一震驚世界的偷襲事件發生後,作為第三帝國盟國的希特勒,大吃一驚,後是破口大罵。因為,希特勒深知美國的軍事工業有多麼強大,儘管,在德國入侵歐洲之後,尤其在轟炸了英國倫敦後,美國對英國的暗中支持,希特勒心知肚明,他調遣德國潛艇加緊在英國周邊海域的活動,以切斷英國來自於美國的補給,也決不與美國正面交鋒,免得自己招惹上美國這個強大對手後在歐洲腹背受敵。所以,日本轟炸了珍珠港,讓當時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人民憤怒了,其實,給了早想參戰,而無法說服國會的羅斯福以宣佈參戰的理由。羅斯福總統宣佈同時向第三帝國的同盟國開戰,本就是二戰中鬧笑話一般的意大利,直接宣佈投降。德國,在拉開了東西戰場後,人員、裝備,本來就很緊張,舉步維艱,現在又要應對美國這個強敵,加速了失敗的到來。日本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在贏得偷襲的短暫勝利後,再也沒有了原來橫行東南亞的好日子了。



二戰末期,美國,將兩顆原子彈投在了日本的軍工重鎮廣島、長崎,迫使日本天皇宣佈投降!


不是日本偷襲美國時,希特勒、墨索里尼罵日本天皇蠢豬,攤上這麼個只知蠻幹,沒有智商的豬一般的隊友,實在是希特勒的悲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