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的城市!農村進城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改革開放後,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農村窮苦的生活環境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紛紛進城,尋求出路。有的年輕人勤學苦讀,考上大學,離開農村,在城裡工作,定居城市;有的年輕人早早輟學,早早背起行囊,隨打工潮湧進城市,追逐夢想,為城市建設添磚增瓦。

“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的城市!農村進城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筆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除了過年之外,村裡幾乎都沒有年輕人在家。那這些年輕人在外打拼都過得好嗎?最起碼從我的瞭解上來看90%都不怎麼理想。而且主力軍是8090後,很多人覺得8090後是新一代的年輕人,但在偏遠的農村大部分8090後並沒有多少的文化,大多數人是小學初中畢業就完事,大學生一個村就沒兩個。因為文化的缺失導致思維受限,出門大多數人乾的也是體力活,髒活累活。就算到今天一部分人已經實現買房買車,但是工作收入依然不穩定,加上還要供房貸、車貸,農村人大都會生兩到三個孩子,可想而知這個壓力有多大?

“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的城市!農村進城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大部分人以為幾年的打拼後,所處的城市會從陌生逐漸熟悉,但是現實是在偌大的城市,他們始終是打工者。哪怕你熟悉這裡的每一幢大樓,瞭解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最後殘酷的現實告訴他們,他們只是過客,不會是主人翁。

雖然中國的窮富階層分級並不明顯,但其實你的工作,生活,人脈圈子等已經決定了你的處境。而且我可以這樣大膽的講,在城市的農村年輕人如果到現在都還沒有一份固定穩定的工作收入,那麼日子將會越來越難,因為以後的工作崗位會越來越少。有的人說可以自己去做點生意,別天真了一直在做生意的人現在都危機重重,何況你還沒有做過生意。我身邊出門打工幾年讚了點錢,就去開店,半年把幾年讚的錢都賠光的例子太多了!

“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的城市!農村進城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現在農村經濟在發展,國家也重點扶持農村農業板塊。城市壓力大,那麼作為農村的年輕人該不該回到農村創業呢。挺難的。首先城裡有房貸,有孩子要養。選擇回到農村就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收入。只能種地。而這些自小出門打拼的年輕人沒有接觸過種地,什麼時候下種,一畝地下多少種,稻苗什麼時候抽芽,要注意什麼,他們統統不知道!幾乎又是從零開始,這樣能種好地,得到高產嗎?城市裡面的工作也會丟掉。所以這個抉擇太難,風險也太大。真的不是你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的城市!農村進城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如今的農民子弟是既回不去生養的農村也融不進生活的城市。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吃著城裡人不願吃的苦,卻始終沒有安全感? 大家有什麼想法嗎?留言說下你的觀點,給正在彷徨的農村年輕人提些建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