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看創新③丨有事都能問 射洪爲全縣鄉村「聘請」法律顧問

改革看创新③丨有事都能问 射洪为全县乡村“聘请”法律顾问

改革看创新③丨有事都能问 射洪为全县乡村“聘请”法律顾问

“現在村裡面就有律師,真是太方便了,省得我去城裡來回跑了!”提起“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家住射洪縣玉太鄉花朝門村的53歲村民謝桂英直點頭。這只是射洪縣一村一(社區)法律顧問工作的一個縮影。據瞭解,射洪縣“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於2017年7月全面啟動,當年8月底建成覆蓋城鄉的法律服務新模式,受到了村民歡迎。

“之前,天仙鎮窯壩村有一個名叫陳雲中的中年群友,通過微信群向我諮詢,他收到一封郵件,內容是一家公司搞一次活動,通過搖獎,他的手機中了10萬元大獎,此項活動還有公證,但要求涉獎人員先按照指定賬戶交清兩千元稅款,然後將獎金匯入他的賬戶,他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辦。”

“針對中老年人容易上當受騙這種社會現象,我馬上回信釋明這是一起詐騙郵件,不能打款,並阻止了他的行為。”來自射洪縣平安街道辦事處的銀華社區的法律顧問楊詩偉說:“當時我沒有在社區坐班,幸好他通過微信群及時向我詢問,我才能阻止他這一行為。”

據瞭解,為了給群眾提供快捷方便的諮詢服務,射洪縣銀華社區各顧問單位建立微信群19個,近3000幹部群眾加入了微信群,將村(社區)法律顧問到村(社區)服務與在線服務結合起來,實現法律顧問信息化管理。

“我們平常都會在群裡面諮詢楊律師,而且平時楊律師都會在群裡面發一些關於法律方面的信息,大家都把這個微信群當做一個學習法律的平臺”該社區的楊阿姨說道。

基層管理新招推動村級事務治理

射洪縣玉太鄉各村(社區)簽訂法律顧問以來,法律顧問與村(社區)兩委一道,對近三年來的糾紛和案件進行了梳理,發現農村普遍存在子女贍養父母意識不強,很多子女生活水平高,住樓房、穿名衣、吃山珍海味,卻忽視父母的存在。父母住瓦房跑風漏雨、穿衣服衣不蔽體、吃粗茶淡飯,更有甚者父母找到村兩委,請求幫助解決。

為此,玉太鄉自主創新,成立了由村(社區)法律顧問、幹部、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員、部分“兩代表一委員”和部分威望高的“五老”人員組成的敬老理事會。該理事會對全村60歲以上老年人及其子女現狀進行摸底造冊,逐戶走訪,收集對子女不贍養老人的情況,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做子女的工作,督促子女和老人雙方簽訂贍養協議,既促進了孝老敬老文化發揚,又核算清楚貧困戶真實的收入。

“我們村7組獨居老人劉書清有4個兒子,每月都能收到其中三個兒子給的贍養費共600元,只有大兒子未給。我們掌握該情況後,及時對劉書清大兒何加富從倫理和法理上做工作,最終何加富每月定時向其母親支付贍養費150元。”來自玉太鄉花朝門村的村支書告訴記者。

據瞭解,去年底,花朝門村村兩委與敬老理事會通過村微信群和現場募捐等方式籌集1萬餘元舉辦新春團拜會,60歲以上老人免費就餐並先行入座,極大的激發了老年人的生活熱情,也促進了全村村風文明,為村級治理奠定了群眾基礎。

相互監督制約將工作落到實處

“每次法律顧問結束群眾法律諮詢後,都會填寫工作日誌,將提供法律服務的時間、對象、內容和結果詳細記載,並由諮詢人簽字確認。而且,縣上還對各法律顧問有考核,這個考核是作為對他們年度考核評優、工作經費發放和是否續聘的重要依據。”射洪縣司法局副局長陳波告訴記者。

據悉,為達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縣委政法委、縣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和縣法學會制定了法律顧問管理辦法,對法律顧問明確了工作任務、工作規範、考核制度及獎罰措施。 而為了將工作落到實處,縣司法局對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質量實行不定期回訪和檢查,並聽取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意見和建議及村(社區)的滿意情況。

截至目前,射洪縣515個村(社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為基層民主自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為推動法治射洪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改革看创新③丨有事都能问 射洪为全县乡村“聘请”法律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